許昌城市規劃展覽館(許昌市城市規劃展覽館)
最近幾天
大家都在討論新“三城”的創建
從2001年開始創“三城”(國家衛生城、國家園林城、優秀旅游城)
“十一五”期間提出的“四城”同創(全國文明城、國家衛生城、國家森林城、國家環保模范城)
“十二五”以來進一步明確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龍頭地位
再到如今創建新“三城”(崇德向善之城、文化厚重之城、和諧宜居之城 )
從“垃圾滿地、滿眼灰色”到“開窗見景、推門進園”
從創建文明城市到建設城市文明
許昌16年的創建歷程可謂是克難攻堅并收獲滿滿
10多項“國”字號金字招牌攬入懷中
市民素質的更大提高
居住環境的更大改善
……
這一切均是不斷努力實施文明城市創建的結果
對于新“三城”的創建
大家紛紛表達觀點
有人說:許昌就是個“好人城”
有人說:許昌的人文精神為城市增添了很大魅力
更有人說:是堅持以人為本才讓市民生活得更好
許昌的文明創建工作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前不久,《河南社會治理發展報告(2017)》發布,許昌居民獲得感指數位居全省第一,滿滿的獲得感正是民眾對城市的最大肯定。
但我們還清醒的看到,許昌的城市公共服務能力與先進地區相比還有差距,創建新“三城”,恰恰是彌補城市短板、回應百姓呼聲的需要。
那么,新“三城”的創建又有哪些不同
我們一起來看
你我崇德向善 蓮城就是一個“好人之城”
市區衙前街出現了一面千米長的漫畫墻,漫畫墻上的卡通人物形象地宣傳了文明道德、社會主義榮辱觀、健康知識等。(牛書培/攝)
許昌好人凝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
“近年來,我市圍繞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緊扣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精神文明建設融入群眾的社會生活,不斷提升公民的文明素質和社會的文明程度,營造了崇德向善、誠信包容的良好氛圍。”市文明辦主任劉明君說,自2011年以來,我市廣泛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誠信標兵、善孝之星、優秀志愿服務群體、美德少年、文明校園、文明家庭等評選表彰活動,涌現出一大批道德模范、文明標桿。
典型人物的先進事跡傳遞著道德力量,凝聚了崇德向善的正能量,為建設崇德向善的文明許昌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撐。
崇德向善能提高居民的幸福感
“人生活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快樂和幸福,但快樂和幸福的最重要支持因素不是金錢、地位、名譽,而是和諧的社會關系和善行義舉。”市心理咨詢師協會秘書長牛敏認為,我們只要對他人真誠、友愛,關懷、體貼,理解、包容,就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并最終獲得幸福。這些經過論證的理論,與我市目前提出的建設崇德向善之城非常契合。
“崇德向善是構建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力量,而公益事業更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每一個公益事業參與者都扮演著重要角色。”許昌雷鋒團團長劉冰說,許昌雷鋒團中有學生、農民、警察、工人等,他們把關懷帶給社會,傳播了愛心和文明。這種愛心最終匯聚成一股強大的暖流,促進社會和諧。
建設崇德向善之城需要每位居民的參與
“如今,越來越多的市民加入志愿服務隊伍,將文明和愛心傳播到千家萬戶,營造了濃厚的志愿服務氛圍,讓每個生活在許昌的人都真切地感受到城市的溫度。”何東亞說,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團市委將積極動員廣大青少年,激發其投身志愿服務的熱情,傳遞社會正能量,引領社會新風尚。
“建設崇德向善之城是一個長期而細致的工作,每一位市民都應該參與進來。”郭瑞全說。
來看看許昌近年來涌現的道德標桿
全國道德模范
第二屆孝老愛親類吳新芬(禹州市)
第三屆見義勇為類劉興元、劉賀龍(鄢陵縣)
河南省道德模范
第三屆孝老愛親類黃小朋(禹州市)
第四屆孝老愛親類趙枝妮(長葛市)
第五屆敬業奉獻類燕振昌(長葛市)
第五屆孝老愛親類宋梅花(襄城縣)
近幾年我市榮登中國好人榜名單
2015年見義勇為類趙笑功(鄢陵縣)
2016年誠實守信類胡清臣(市食藥監局)
2016年孝老愛親類王美榮(長葛市)
2016年誠實守信類孫長栓(襄城縣)
2016年助人為樂類楊景堯(長葛市)
2016年敬業奉獻類時軍霞(建安區)
2016年誠實守信類蔡瑞云(魏都區)
2017年見義勇為類張樂卡(襄城縣)
2017年孝老愛親類張文亞(鄢陵縣)
2017年孝老愛親類呂曉素(長葛市)
弘揚厚重文化 用人文精神增添城市魅力
6月6日,許昌職業技術學院舉辦第二屆傳統工藝展演展示活動。禹州市褚河鎮薛莊村泥塑藝人薛明智展示自己的泥塑作品。(資料圖片 牛書培/攝)
建筑風格提升城市品位,避免城市“千城一面”
“建筑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建筑的靈魂,通過建筑風格來提升城市品位再合適不過。”8月8日上午,在魏源項目現場,建筑工人蔣建偉得知許昌要建設文化厚重之城的消息后嘖嘖稱贊,這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內涵的有力舉措。
蔣建偉說:“許昌是三國歷史文化名城,通過曹魏古城開發建設,將豐富的三國歷史文化以直觀的形式展現出來,宏偉壯觀,彰顯了城市特色,提升了城市品位,避免了城市‘千城一面’。”
人文精神是城市發展最重要的“軟實力”
“城市人文精神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凝聚了一座城市的歷史傳統、精神風貌、社會風氣、價值觀念和市民素養等。許昌人文精神與整個城市發展相融合,能更好地展示曹魏古城的歷史文化底蘊,增強許昌的‘軟實力’,從而為建設‘文明許昌’提供理論支撐。”許昌職業技術學院中原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主任張蘭花教授說,人文精神是城市發展最重要的“軟實力”,只有增強“軟實力”,才有“硬實力”的強大。
此外,市民的人文意識和素養如何,直接決定著城市形象是否亮麗。
而今,通過創建文明城市,許昌市民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觀,文明和諧之風處處體現,整個城市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吸引眾多外地人前來,而且屢次登上央視。這證明了注重人文精神建設對增添城市魅力和促進城市發展的重要性。
用書香生活打造城市氣質
“城市文化生活是城市氣質的基因。許昌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是三國文化之鄉、蠟梅文化之鄉、陶瓷文化之鄉,在千百年的沉浮變遷中,城市文化得以延續與承接。”許昌市圖書館辦公室主任陳猛說,我市深入開展文化建設提升活動,用人文精神增添城市魅力,用書香生活打造城市氣質,在全市掀起了全民閱讀的新高潮,讓書香浸潤蓮城,彰顯“魅力許昌”的文明之光。
許昌市群藝館副館長、曲藝家協會主席蔡偉京說:“城市現代化,不僅僅體現在林立的高樓和現代化的廣場,還體現在生活在這座城市中的人們享受文化的便利與精神的富足。文化厚重之城的創建,將推動我市文化建設再上新臺階。”
我們來瞧一瞧許昌部分文化地標
曹魏古城
(資料圖片)
曹魏古城項目是市委、市政府繼三大水利項目建設之后,在中心城區建設上的又一重大決策部署。根據規劃,總投資70億元的曹魏古城將以“文”為魂,以“水”為脈,“樓榭重重再現帝都繁華,古巷深深重諳三國風采”。
該項目建成后,將與護城河相得益彰,“碧水環繞、方城格局、中軸對稱”,形成“一環碧水繞蓮城,千年古韻滿魏都”的城市形象。一座有歷史記憶、有文化傳承,居者心怡、來者心悅的宜居宜業宜游之城,已如畫卷般在人們面前徐徐展開。
許昌“三館”
(資料圖片)
2006年以來,我市樹立了“建筑就是文化景觀”的理念,把城市文化建設與推進新型城鎮化緊密結合在了一起,提煉出了最能體現地方人文精神的文化元素,然后物化到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因此,許昌“三館”、許都公園等一批既有人文之美又能展現許昌現代氣息的文化地標相繼亮相。
充滿現代化元素的許昌博物館、許昌市城市規劃展覽館、許昌市圖書館,總建筑面積為5.27萬平方米,其中許昌博物館為2.14萬平方米、許昌市城市規劃展覽館為0.89萬平方米、許昌市圖書館為1.31萬平方米、公共服務面積為0.93萬平方米。2011年5月18日,許昌博物館、許昌市城市規劃展覽館、許昌市圖書館在經歷兩年多的建設后同時開館迎賓。一座城市文化新地標在東城區聳起,一個提供文物參觀、規劃展示、圖書閱覽等文化服務的大型公共文化設施開始服務市民和游客。
宜居是以人為本 讓市民生活得更好
芙蓉湖在2015年9月6日完成了蓄水。如今,一泓清水滋潤著湖岸青草,景色醉人。(牛書培/攝)
“許昌模式”令人驕傲
清潩河兩岸美麗的環境、齊全的健身設施,許都公園北門附近智能的“TDM-惠民端”,街頭的免費兒童游樂場……這些隨處可見的設施,無不體現著一個“宜居之城”該有的實力。
市民李愛琴說:“和諧宜居之城,我的理解是市民都很文明,沒有打架罵人的,而是互相幫助、鄰里和諧。在這方面,每個市民都得‘建設’自己。”
在文峰游園帶孫子的63歲市民宋迎福說:“我眼睜睜地看著許昌發展成這樣。我的經驗是,不管建設啥城,市民都得出把力。”
城市建設要提升規劃品位,城市管理精細化正當時
由鄭州大學社會管理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精心打造的《河南社會治理發展報告(2017)》指出,和諧宜居之城應當具有良好的居住環境、人文社會環境和生態自然環境,既達到一定程度的經濟發展水平,又保證為居民提供綠色、和諧的生活環境。
在城市空間上,應根據總體規劃和功能分區,做到既突出個性又整體協調。在城市建筑上,突出地域特色,精心保護歷史建筑,打造城市建筑特色,提高單體建筑設計水平,增強建筑立面裝飾美感。
為解決“千城一面”的問題而努力
在城市精細化管理方面,許昌市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為和諧宜居之城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今年以來,市數字化城管中心共受理垃圾暴露、綠地臟亂、無照經營游商、非法小廣告、道路破損、道路不潔等各類城市管理案件224211起,結案221969起,結案率為99%,按期結案率為86%。智慧城市建設方面,今年4月,10臺智能終端設施“TDM-惠民端”在許都公園和科技廣場附近正式投入使用。“許都通”實現加載公共自行車、充電樁、公交車等服務功能,目前已制發150余萬張。
今年1至6月,我市3個省控河流出境斷面總達標率為100%,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持續保持達標率100%。在電代煤、氣代煤工程方面,截至6月底,完成省定半年目標任務的165%,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拆改任務完成省定半年目標任務的111%。
創建所帶來的成果有目共睹
許昌的城市榮譽稱號
中國優秀旅游城市(2004年)
國家園林城市(2006年)
國家森林城市(2007年)
國家衛生城市(2009年)
全國文明城市(2015年)
其他國家級榮譽
中國三國文化之鄉:2006年9月,經中宣部批準,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許昌為中國三國文化之鄉。許昌擁有豐富的三國歷史文化遺產,至今仍保留60余處。
中國陶瓷文化之鄉:2006年9月,中國文聯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受中宣部委托,將禹州命名為中國陶瓷文化之鄉。
中國蠟梅文化之鄉:2006年,鄢陵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蠟梅文化之鄉。如今,鄢陵蠟梅已走進美國林肯紀念館、中南海紫光閣。
中國大禹文化之鄉:禹州僅其地名就讓人產生豐富的聯想,更有古鈞臺、禹王鎖蛟井等古跡遺址,流傳著大禹神話傳說。2008年1月,禹州被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命名為中國大禹文化之鄉。
中國文化之鄉:襄城縣的種煙歷史超過400年,是中國三大烤煙發源地之一,曾被毛澤東主席命名為“王國”。2008年,襄城縣被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命名為中國文化之鄉。
未來的大美許昌的未來
需要我們每一位許昌人的出份力
眾人拾柴火焰高
未來我們的家鄉會越來越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