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電混動車型推薦(插電混動汽車推薦)
上周回答了一個提問:“特斯拉三連漲,有什么其它平替車型?”我推薦了三款價位相近、我們也在去年通過長測或自己購買幫大家已經蹚過了坑的電動車。節目反響還不錯。在節目結尾時我說:“我們可以放寬下眼界,為啥總執著于純電動車呢?其實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也是一個很不錯,甚至可能是更適合普通中國家庭的解決方案?!?/p>
現在正值百花盛開之季,很多人也想不負春天大好時光,開上車去自駕游,可是選擇燃油車實在油費貴??!這時候,插混車型或許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我其實在近期節目里聊過很多次:去年不但是電動車熱鬧的一年,更是插混車型特別活躍的一年,粗略統計,去年登場的插混車型有接近20款,并且在“純電續航里程、價格、虧電油耗”這些插混車型的傳統瓶頸方面都有巨大的質的突破。所以,不但我個人非常的看好和“安利”它們,前幾天看到一個統計數據,2021年國內插混車型銷量的同比增長達到了171.2%,這個增幅比純電動車還要高,所以“群眾的眼光也是雪亮的”。
其實我們可以把它和純電動車簡單對比一下。首先,電動車最吸引我們的兩個地方是什么?
一個是節省燃料開支,對吧?另一個是能上綠牌,尤其是在一些限牌城市能上牌。那么這兩點,那些純電續航超過60公里的插混車型也都具備,沒問題。
第一個,就是它沒有電動車的“里程焦慮”,用電用油隨意,長短途由你,特別是長途自駕,完全和燃油車一樣,說走就走。
第二個,它們的行駛特征和質感更接近燃油車,其實更符合多數人的用車和駕駛習慣。電動車們雖然整天在宣傳起步有多快,百公里加速有多猛,但如果你真正深度開過電動車,感受也許并沒那么美妙,比如初段太沖,后段又無力,車不好控制,乘客也不舒服;比如高速行駛時,加速無力,偏偏耗電量還猛增,眼看著續航里程往下掉,這此問題,插混都沒有。
第三個優點,可能很多人沒意識到,就是性價比高。其實現在許多新款電動車,因為大電池的成本、以及新勢力們瘋狂燒錢炒作所造成的溢價,性價比并不高。你可以隨便對比一下,比如10萬出頭,你已經可以買到挺不錯的插混車了,比如一直斷貨的比亞迪秦PLUS DM-i,但10萬出頭的電動車,你去淘淘看?不是老款,就是產品很湊合。
再比如像榮放RAV4、CR-V這些全球經典SUV的插混版本,也就是25萬左右,這個價格,你別說連特斯拉的門檻都夠不著,哪怕去買一臺新勢力們的SUV,可能還是個低配版。
那么,插混車型有不足嗎?當然有,一會再說。我先兌現上期節目的承諾,推薦幾款我都親自開過,且覺得不錯的插混車型:
推薦的第一臺車,比亞迪的宋PLUS DM-i,這臺車我去年底在福州到泉州間,做過兩天的跨城際長測。先從它的大亮點說起,那就是比亞迪的DM-i超級混動技術。
它把插混車型的純電續航一下提升到110km的級別,我們實測了整車不充電的虧電油耗也到了5L/100km以內,而且最厲害的是,還控制住了成本和價格,大大縮減和燃油車的價差。
具體到宋PLUS DM-i這臺車,它的外觀是大家熟悉的比亞迪家族設計語言--Dragon Face 3.0,“大嘴式”進氣格柵看起來很霸氣;車身側面偏運動風,通過上下線條來塑造低趴感。它全系標配235/50 R19的大尺寸輪胎,這一點還蠻厚道的。
它的車體和空間都不小,車身長寬高為4705mm/1890mm/1680mm,軸距為2765mm,基本和國人熟悉的途觀L差不多大。值得一提的是,后排的乘坐體驗高于它的價格,坐墊夠軟也夠長,能較好地承托住大腿。此外,因為全景天窗的加持,削弱了一點點頭部空間的不足,讓你不會感覺到壓抑。
內飾部分以實用性為主,12.8英寸可旋轉中控大屏功能足夠豐富,車機系統的流暢度也不錯,滿足日常所需功能,甚至還支持在線短視頻等各類APP。
在駕駛感受方面,經過漢斯團隊的調校,宋PLUS DM-i偏向舒適取向,如果你跑高速變道或者過彎時可能會覺得懸掛偏軟,有些側傾;但日常行駛的話,它更有家用車的舒適性,這樣的懸掛調教會過濾一些震動。另外,我當時還反復切換它的EV純電和HEV混動模式,都很好開很順暢。
版本推薦方面,首先比亞迪的DM-i車型我都推薦110公里的長續航版本,另外這種城市家用SUV,四驅其實可以省掉,所以就有16.58萬的旗艦版和17.58萬的旗艦PLUS版可選,我推薦后者,貴了一萬塊,但多了好幾項主動安全和駕駛輔助裝備,包括車道偏離輔助、前方碰撞預警、L2級自動駕駛輔助、360°全景倒車影像等,還升級了全液晶儀表盤,蠻值的。
第二臺車,廣汽豐田威蘭達高性能版。豐田RAV4車系的經典和國內受歡迎程度不用我啰嗦,豐田的TNGA平臺以及雙擎混動技術的優越性我們之前在節目里也聊過N多次了,但今天要選它,不只是因為這些。
威蘭達的插混版本,除了用2.5升發動機加一顆134KW的電動機共同驅動前輪之外,還額外增加了第二顆電動機來直接驅動后輪。這樣不但使得它的動力表現強于之前的任何一款威蘭達,而具備四輪驅動。所以官方的稱呼,不管它叫威蘭達插混版,而叫威蘭達高性能版,此外,這臺車的NEDC純電續航也可以做到87公里。
作為高性能車型,它的機械素養確實不錯,系統綜合最大功率為225kW,在急加速時有較為強烈的加速感受。此外,因為電機的幫助,低速更激進,開起來很輕盈。轉向手感也很細膩。
在外觀方面,威蘭達高性能版延續了普通版威蘭達的基本設計,但配備的高性能專屬19英寸雙色輪轂成為它的身份標識之一。
它的車身尺寸為長寬高4665x1855x1690mm,軸距為2690mm。乘坐空間體驗的話,后排以172cm的中等身材男士坐進去,腿部有2拳以上的余量,頭部因為有掏空設計,也帶來1拳多的富裕。
作為高性能版,它搭載了12.3英寸全液晶儀表盤,駕駛模式、駕駛輔助系統、續航里程等都顯示其中,看起來很有科技感。美中不足的是,中控大屏反應有點慢。
這款車目前有三個版本,一個兩驅版,兩個四驅版,推薦中間的版本,也就是四驅的入門版,叫四驅勁擎版,28.28萬元的價格,你看,比漲價前的特斯拉model Y還便宜。另外大家知道,廣豐威蘭達和一豐的RAV4榮放就是姐妹車,所以我的推薦也適用于RAV4的插混版本,但后者的四驅版價格更貴一點。
第三臺車,我小糾結了一下,最后選了領克09的PHEV插混版本。它的車體夠大,外觀符合領克家族旗艦車型的身份。前臉夸張的進氣格柵和青蛙眼式日間行車燈,看起來很年輕。
在車身尺寸方面,它的車長5042mm/軸距2984mm,但是空間的實際乘坐感受,較于緊湊,不太符合這個尺寸該有的縱向空間。不過,舒適配置比較足,開放了香氛系統以及14揚聲器的Bose音響系統。六座版本第二排為獨立座椅,高配第二排帶有座椅加熱功能,舒適性都很不錯。
當你進入車內后,領克09的做工用料達到該有的質感,車內集成了六塊屏幕,功能以實用性為主,各司其職,分工非常有條理。比如空調溫度調節,依舊為旋鈕操作,盲操方便也不影響安全駕駛。
領克09有6座或7座的布局,非常符合國內二胎家庭,城市“奶爸”們的需求。另外,尤其是和沃爾沃相同的2.0T發動機加愛信8AT變速箱,說它是換殼版的沃爾沃XC90,也不是沒有道理。
更主要的是,09的插混版并沒有采用和領克其它插混車型一樣的前驅串聯方案,而是直接用上了和沃爾沃T8系列類似的發動機前驅、電動機后驅的方案。這意味著它的動力相當猛,最大功率317匹,峰值扭矩659牛米,百公里加速5.6秒!作為沃爾沃T8車主,我可以告訴你,真的很爽!
而且讓我們沃爾沃T8車主眼饞的是,它的純電續航居然能做到60公里。我的車可是連50公里都不到。值得一提的是,PHEV車型同標準滿電滿油每百公里油耗2.8升,低電量狀態每百公里油耗7.8升。版本推薦,選31.59萬的6座入門版本就可以了,如果你喜歡7座再加2萬元。
我覺得主要兩個方面:
第一點,技術的成熟度問題。目前的幾種驅動方式,傳統燃油機經過100多年的發展,已經非常成熟和完善,電動機結構相當簡單,問題也不大。而插混技術,卻正是一個百舸爭流的階段,你可以看到各家的方案、理念和技術區別很大,哪家更好也沒有定論。所以有踩坑和當小白鼠的可能性,因此,我建議你選擇比較成熟,銷量較大,經過了市場驗證的產品,或者再等個半年一年看看。
第二點,雖然我一直覺得混動技術是未來的大勢,是目前燃油車的歸屬和終極形態,但未必就一定是插混。如果你的城市不限牌,你充電也不方便,其實不用充電的非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也就是HEV可能更適合你。它們的價格更低、產品更成熟,你不用整天考慮去哪充充電,而且同樣非常非常的省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