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草寺名稱的由來_淺草寺為什么有名
淺草寺,又名金龍山淺草寺,是許多國人去東京的必到之地。在東京這座現(xiàn)代化摩登城市之中,這所來自推古天皇時期所建造的寺廟,到底有什么獨特之處,能成為到東京旅游必去的景點呢?
俯瞰淺草寺全景
淺草寺的建造頗有些神秘色彩,如中華佛教的達摩東渡一般,相傳,在推古天皇三十六年(公元628年),有兩個漁民在宮戶川捕魚,撈起了一座高5.5厘米的金觀音像,附近人家就集資修建了一座廟宇供奉這尊佛像,這便是淺草寺的由來。
淺草寺雷門
據(jù)歷史資料的記載,位于日本東京都臺東區(qū)淺草二丁目的淺草寺是東京現(xiàn)存寺廟中歷史最悠久的,因為供奉的佛是觀音,所以又稱為圣觀音宗,又被日本圣觀音宗定為總本山,導致在日本,觀音菩薩也被稱為,“淺草觀音”。
淺草寺主要分為雷門,寶藏門,本堂,五重塔,二天門,淺草神社等建筑組成。從入口到內(nèi)里,融合唐代建筑風格,朱紅色建筑在藍天白云下,襯托的十分鮮艷。
01 松下幸之助和風雷神門
雷門是表參道入口之門。左面的是風神像,右面的是雷神像,正式名稱為“風雷神門”,通稱為“雷門”。門內(nèi)置有實業(yè)家松下幸之助于淺草觀音祈愿之后病愈,作為報答而寄贈的大燈籠。作為進入淺草寺的第一道大門,也是游客去日本拍照的勝地。
02 本堂的觀音
本堂是本尊觀音像供奉之地,故又稱觀音堂。淺草寺流派源自中國的臺州,屬天臺宗,內(nèi)陣中央為本尊安置間,由于秘藏本尊像不作公開,只會在毎年12月13日會舉行的開扉法事,與有特別儀式需要開扉的時候,信徒可以到此參拜“お前立ち”像。由于有求必應的靈驗,淺草寺也一直香火不斷。
03 供奉舍利子的五重塔
五重塔,重建前的塔于慶安元年(1648年)建成、與本堂同樣于關(guān)東大地震時倒塌?,F(xiàn)在的塔于1973年(昭和48年)重建。和佛教建塔供舍利子的緣由一樣,基壇內(nèi)部有收納供養(yǎng)靈位牌的靈牌殿、塔的最上層置有斯里蘭卡傳來的舍利子。
04 江戶時期的商店街 仲世見
在雷門和本堂中間有一條名叫“仲世見”的小道,和一般文化古城必定有一條古色古香的商業(yè)街一樣,這讓先路君想起了杭州的清河坊,成都的寬窄巷子,南京的夫子廟還有西安的街。
短短300米的小道上,匯集了京都90多家各色小食和販售紀念品的攤販,在古老的江戶時代建筑之下,人們仿佛能見到時光流逝所帶來的微妙變化。
除了建筑的歷史悠久之外,常駐在仲世見的店鋪也有許多百年老店。
做為江戶時期德川幕府的官方朝拜場所,淺草寺一直興盛著。透過五重塔看著遠處高聳入云的天空樹,你會發(fā)現(xiàn),在東京這座高度現(xiàn)代化的城市中,存在著這樣一座古代遺風之作,和日本人的性格是多么的相似,遵循著舊時的風俗,又能吸納新的理念,或許這就是日本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