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慶觀的建筑結構,延慶觀的由來
2023-11-05 09:24:52
開封鼓樓始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 鼓樓上懸掛的"聲震天中"和"無遠弗屆"的牌匾,每個字約1米見方,皆為楷書,甚見筆力。
1928年,馮玉祥二次主豫時,將第一層樓改為“中山圖書館”,上層改為“消防隊”和“新聞聯合會”,四外走廊作為火警瞭望臺。樓頂中央加蓋一座尖塔式的四方樓,四面裝有巨型自動鐘。
1940年2月。開封市中心的鼓樓,自動鐘旁邊搭著腳手架,似乎是在維修
鼓樓上的牌匾。上面的“聲震中天”沒有動,下面的已將“中山圖書館”改為“通俗圖書館”
鼓樓街
開封玉皇閣,又叫通明閣,位于延慶觀內,始建于元太宗五年(公元1233年),已有近800年的歷史。該建筑坐北朝南,通高18.25米,分為上、中、下三層,全部是由青磚、青石和琉璃瓦件砌成,整個建筑不施梁木,結構嚴謹,富于變化,是一座無梁式的亭閣建筑。它集漢蒙文化于一身 ,其精美和巧妙的造型非常罕見。
1940年2月的開封延慶觀玉皇閣
玉皇閣下的水缸,似乎是個作坊
勞作中的當地婦人
玉皇閣前的騾車
一名小販
本篇插圖均拍攝于1942年2月,從中可以讓我們一窺六朝古都的昔日風采。
更多各地老照片,敬請右上角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