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氏莊園是怎么敗落的;牟氏莊園怎么衰敗的
東北地區的環境和膠東地區的環境有很大的區別,東北地區的冬天格外漫長,氣候寒冷,盡管物產豐富,但是并不適合居住,所以地廣人稀。膠東地區人一旦在東北地區長時間定居,就會產生水土不服的問題,引發一些疾病,尤其一些風濕類疾病。直到現在,大家都可以看到東北人因為氣候問題都大量遷移到海南一些地方,享受冬日陽光。李緒堯多年在東北地區經營商號,東北的氣候自然對他的身體造成很多傷害,加上時局動蕩,商號經營費心費力,可以說掙錢是在刀尖上舔血。
琴棋書畫磚雕
1910年李緒堯積勞成疾,患了半身不遂,行動不便,言語也不太清楚,和人交流都有一些困難,不能夠再費心勞力打理買賣,遵照醫囑,只能夠安心靜養。無奈之下,李緒堯只能將在東北的買賣交給大掌柜張萬順管理,自己在兒子的陪同下從東北回到棲霞老家靜臥養病。當時慈禧太后,光緒皇帝先后去世,辛亥革命爆發,清王朝覆滅,中國陷入了軍閥爭戰的混亂局面,各種苛捐雜稅多如牛毛,李家的買賣在當時也受到了巨大沖擊,李氏家族一直惴惴不安。
高中魁首磚雕
李緒堯回到馬陵冢,氣候、環境的改變確實對他的身體帶來很多好處,病情明顯好轉。本來李緒堯在名醫的治療下,安心調養一段時間,可能就沒有太大妨礙。但是國內環境的不穩定讓他憂心忡忡,尤其他很不放心自己在東北和其它地區的商號,當時東北地區已經兵荒馬亂,瘟疫流行、交通不便,通信也時斷時續。兒子盡管每年到東北巡查一下各家商號,但是又擔心家里老父親的安危,往往各地走馬觀花看了一遍,就又急匆匆地返回馬陵冢。
大掌柜張萬順倒是每年能夠派人將一些利潤送到馬陵冢的家中,然后告訴李緒堯現在社會動蕩,瘟疫流行,買賣難做,一年忙活下來,掙得不多。李緒堯聽聞后心情很是煩躁,但是商號大都在東北,自己鞭長莫及,對于大掌柜張萬順也是“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沒法及時獲得當地商號的信息。想著自己這幾年病重,各大商號全靠張萬順一人支撐,自己在時張萬順非常老實本分,勤懇能干,應該不會做出什么出格的事,說不定自己還應該感謝人家在東北給自己支撐經營商號。好在兒子還能夠每年巡視一下自家的商號,應該沒有什么大問題,但是總是又感覺那里不對勁,心情很是煩悶。
獅子滾繡球
在焦躁不安中,李緒堯病情惡化,幾年后不幸病故,李家因此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為李緒堯最后歲月中行動不便,兒子李永進要在家里盡孝忙前忙后,顧不上東北商號的經營,全靠大掌柜張萬順主持工作。張萬順天天看著商號巨額的賬目流水,久之,逐漸開始打起了商號錢財的主意。張萬順得知李緒堯已經病危,兒子李永進因此無法到東北巡視,李家對東北各地的商號出現權力真空,于是張萬順開始利用手中的權力侵吞商號的財產。不久,李緒堯病故,李永進忙于父親的喪事,更是忽視了東北各個商號的情況。
張萬順于是趁著李緒堯的喪事,李家無暇顧及東北商號的空檔,憑著多年來自己掌握的權利,迅速將李家的許多商號變賣或者更名,毫無顧忌地把李家商號的所有的財產據為己有。等到李緒堯喪事結束,李永進趕到東北處理自己家的商號,發現自己家的商號要么關閉,要么已經被張萬順賣掉更名了,已經一無所有,反倒欠了大量外債。想著找到大掌柜張萬順算賬,張萬順早就攜款逃之夭夭。聽到李永進來到東北,許多債主都找上門,追著李永進討要欠款,并且派人時時刻刻盯著他,防止他跑了。李永進無奈,只好派人送信回馬陵冢,讓家人將家里的大量土地變賣,這才將東北的欠款還清,李永進才得以返回馬陵冢的家里。所以至今馬陵冢村還流傳著“死了一個李緒堯,富了一個張萬順”的閑話。
獅子滾繡球高浮雕
經過這此變故,李家元氣大傷,據說李永進在東北處理完商號諸事務,還清債務回到馬陵冢,家中只剩下60畝地。不過李家多年在商海中浸淫,應該還有一些其它家底,因為村中很多老人說:“盡管不再見李家在外邊再做買賣,但富貴依舊不減當年,看不出對他們家有什么影響”。當時時局不穩,莊園內依舊雇傭著大量的家丁看家護院,并設有炮樓晝夜巡邏,以防止盜匪闖入,沒有絕對的經濟實力,僅靠60畝地那恐怕是癡人說夢。其實李緒堯盡管家道中落,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還有兄弟李緒塤、李緒田沒有受到這次事件的沖擊,李氏家族維持李氏莊園的安全和體面還是能夠做到的。總之由于時間太久遠,知情者早都故去,一切都難以考證了。
李氏莊園大廳
1946年5月,棲東縣委、縣政府及相關部門自藏家莊鎮遷駐馬陵冢村李氏莊園辦公,李氏后人被趕出莊園。李永進的妻子和其一子二女因為歷史問題,被趕到村邊一間破草房里居住,接受改造和批斗。因為李緒堯是膠東地區赫赫有名的商人、地主,據說當年下葬時棺材內有豐富的陪葬品,為很多人所覬覦。在批斗李氏家族的過程中,村民自然想更加徹底一些,于是,1958年,在李緒堯死后多年,一群村民和學生打破了墓地的沉寂。
經過一番努力,人們終于將李緒堯墳墓前臉砸開,本來以為能夠找到寶藏,大發一筆橫財,結果卻讓人大失所望。因為李緒堯是當地的豪富人家,死后據傳有豐富的陪葬 ,自然是盜墓賊的首選目標。盜墓賊在李緒堯下葬后不久,就偷偷挖開了墳墓的東南角來到墓室,砸開棺材,將里面的陪葬品盜掘一空。這讓想著發財空忙活了一頓的村民頓時垂頭喪氣,最后將尸骨拋棄。后來有人感覺在李氏家族墓地挖出來的這些棺材木料不錯,棄之可惜,于是將一些棺材板運回來,賣給一個村莊做了小學的門窗和板凳,總算有了一些收獲。
李緒田東南大院
李氏家族的后人成為當地批斗的對象,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惶惶不可終日。后來國家號召人們前往東北開發支援北大荒,李永進的兒子和大女兒響應國家號召,于上世紀50年代末前往北大荒,自此和自己的母親,妹妹天各一方,他們再也沒有回過家鄉。李永進的小女兒只能和她的母親相依為命,在別人異樣的眼光中艱苦度日,嘗盡了人間冷暖,閱盡了世態炎涼,20多歲時嫁入鄰村。據說出嫁這么多年她只回過一次馬陵冢,還是因為戶口問題。
當我和一位記者想采訪老人時,老人對我們的到來也很是不解,立刻質問我們你們到底是干什么的?想著干什么?都現在了你們還要沒完沒了的反攻倒算?我們祖上的事情跟我有什么關系,我又沒享受他們一分錢的好處。旁邊一位老人跟我們說其實你問她也白搭,因為當時她還小,根本不記得什么,什么東西都問不出來。
無窮的創傷并未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去,而是在老人心中凝結成一個永遠也揮之不去的陰影,可見這位老人至今沒有走出當年的陰影,已經活在套子里。反觀牟氏莊園,盡管莊園里面沒有一位真正的牟氏直系家族成員,但是里面許多人都以牟氏后裔自居,通過在牟氏莊園里面和游客擺拍、賣簽名,過的有聲有色,有滋有味。看樣子經濟發展能夠改變一切,也能夠讓人忘記一切。這位當年金枝玉葉的大家小姐,現在因為丈夫身體不好,為生計所迫也只能在60多歲依舊到苗圃地給人家嫁接的樹苗抹芽。讓人感慨世事之無常,人生之坎坷。
垂花門
1953年9月。棲東和棲霞兩縣合署后,原棲東縣所有部門遷出莊園,李氏莊園由藏家莊糧管所接手管理和使用。由于莊園里的建筑是住人的,不太適合當糧倉,因此修建新糧倉也就迫在眉睫。修建新糧倉需要大量木材,而當時當地缺的就是木材,怎么解決這個問題?于是糧管所的工作人員盯上了李氏莊園。于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視莊園為封建余孽的人們拆掉了李緒堯莊園大院中的那座精美絕倫的二層大樓。因為它是實木框架結構,有大量的木材,是新建糧管所最佳的采木場,根本就無人關心它的藝術價值,許多華麗無比的金漆木雕,大量精美絕倫的石雕、磚雕,隨即委地,變成齏粉。莊園其它大院也相繼被翻身分到房產的村民重建或拆除,李氏莊園遭到嚴重破壞。
李氏莊園內院
1984年,藏家莊糧管所遷出以后,關于李氏莊園所有權的問題就產生了很大爭議。村里認為當年莊園是借給糧管所用的,所有權應該歸村里。糧管所認為當年是國家劃撥給糧管所的,所有權就是糧管所的,與村里無關,于是雙方展開了拉鋸戰。許多人都認為李氏家族是當地的豪富人家,這些富戶都會在自己房子的某個角落藏一些錢財,以防自己的不備之需,不遠處的牟氏莊園就是很好的例子,曾經多次發現藏在莊園角落的銀元寶,人們認為李氏莊園定然也會有這種寶藏。
我早年參觀的時候,村民還神秘兮兮地告訴我寶藏應該在這,應該在那,總之大家掘地三尺,反正沒有什么發現,莊園反倒受到破壞。其實這個時候莊園外觀還是非常氣派的,保存得非常完好,但是因為盛傳莊園藏有寶藏,人們覺著地底下都已經掘地三尺沒有發現,那么按照古代藏寶的規律,屋頂一定應該有寶藏,于是就以莊園屋頂漏雨為由頭,對屋頂揭瓦維修。結果一番折騰,也沒有發現什么寶藏,但是破壞的屋頂卻修不起來了。因為李氏莊園的屋頂很講究,都是雙層仰合瓦,屋脊更是講究,當地人沒法復原。于是大家就將屋脊馬馬虎虎地換成現在的脊瓦,屋頂雙層仰合瓦變成單層仰瓦,單層仰瓦不夠就覆蓋的稀疏點,形成莊園倒座房瓦不遮頂的惡果,最終造成了莊園屋頂漏雨嚴重。
被嚴重破壞的屋頂
盡管許多古建筑幾百年過去都完好無損,看上去非常堅固,這要有個先決條件,就是屋頂不能夠漏雨,一旦漏雨,建筑就會受到很大損害,直至倒塌。古代建筑都是磚石土木結構,在古代,房屋主要結構部分都是木材,外面部分主要是磚石壘砌,內部主要就是土坯,屋子里面也都是用粘土抹墻,要是不漏雨,房屋就很結實;一旦漏雨,土坯就會變得疏松、坍塌,造成房屋墻壁開裂,地基沉降,而且土坯漏雨后不容易干,里面的木構件就會受潮腐朽,造成房屋結構損壞,最終坍塌。李氏莊園經過這次折騰后屋頂漏雨嚴重,不過這是公家財產,沒人過問,最終對建筑結構造成極大危害,變成危房。
李氏莊園一片殘破的內院
后來糧管所終于放棄了這處房產,村里接手,不過村子也沒有對其維修,而是將它的部分房間承包給村民開商店,于是莊園外墻上開了很多門,損壞更加嚴重。最后村里直接將莊園后半部分賣給私人,成了一家工廠,前面因為是文保單位,不能夠買賣,村里才作罷。
1991年11月16日,李氏莊園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4年4月30日,李氏莊園升格為煙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12月27日,李氏莊園又升格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盡管李氏莊園保護級別在不斷提升,說明大家認可了它獨特的藝術價值、文化價值和濃郁的地方特色,不過保護二字卻從未提到日事日程上來,特別在特殊年代里中人們為了破四舊,砸掉了屋脊上的鴟吻、垂獸、走獸,使得房屋漏雨問題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決,后面那次美其名曰的換瓦對屋頂更是一場浩劫,使本來的雙層仰合瓦變成只有單層的仰瓦。因為漏雨,房屋木構件腐朽嚴重,墻皮開裂、地基下陷,整個莊園完于有名無實的保護中。
李氏莊園殘破不堪的內院
據我估計,若不趕緊大修,起碼要好好換換瓦,不出三五年它就能整體垮塌。那時我們就只能在塵封的記憶中,在別人傳奇的描述中,個人空洞的想象中和些許陳舊的照片中去領略這座精美絕倫的莊園風采了。
現在,李氏莊園倒座房終于重新更換了屋頂瓦片,但是屋頂與原來的莊園屋頂大相徑庭,沒有了原來的氣勢。
梧桐葉落秋風老,人去臺空鳳不來
賞析山東省煙臺市福山區馬陵冢李氏莊園的歷史、建筑與裝飾藝術之三
參考文獻:
1.梁思成著 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圖解,清華大學出版社
2..潘谷西 何建中著《營造法式》解讀,東南大學出版社
3.孫大章著《中國古代建筑史·清代建筑·第五卷》,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4.眭謙著《四面圍合》——中國建筑·院落,遼寧人民出版社
5.韋明鏵著,張錫昌攝影《說廳》,山東畫報出版社
6.劉楓著《門當戶對》——中國建筑·門窗,遼寧人民出版社
7.湯德良著《屋名頂實》——中國建筑·屋頂,遼寧人民出版社
8.樓慶西《雕梁畫棟》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9樓慶西《千門萬戶》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0.牟日寶 劉明久《牟氏莊園三百年》中國文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