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儀表盤投影導航模糊—大眾儀表盤投影導航模糊怎么調
編者按:對于需要被關注的群體來說,“常常被看見”這件事很重要,因為看見是幫助和理解的前提。
近日,新榜編輯部對話了“2022黃河獎-我是創益人數字公益創意大賽”多位獲獎公益機構與創作團隊,推出「創益」系列內容,用他們的故事與思考,探討在內容行業發展的新階段,如何輸出直擊人心的、有實效的公益內容,也希望你與我們共同討論。
本文為第5篇,也是本系列最后一篇,帶大家走進中國“阿甘”們。
“我覺得我已經不算是志愿者了,這就是我的好朋友們嘛?!?/p>
視頻中,彭小康一邊接受采訪一邊回頭對樂隊成員笑,說了一句岳陽當地的方言,“到穴位”(正宗/頂級的意思)。
2019年,彭小康在湖南岳陽接觸到心智障礙青年(下文簡稱“心青年”),畢業于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的他發現,很多心智障礙者對音樂、繪畫等非語言類的藝術表達形式極其感興趣,于是他決定在當地組建藝術團。
漸漸地,他與四位熱愛音樂的青年,組成了一支“心青年樂隊”,并由他擔任樂隊主理人。他們的相處像朋友一樣,平時認真排練磨合曲目,工作之余也會嬉笑打鬧。
如果沒有社交媒體的曝光,心智障礙青年玩音樂似乎永遠是一個小眾公益議題。
2022年3月,北京市曉更助殘基金會(下文簡稱“曉更基金會”)和杭州自在空間工作室把他們的故事拍成了紀實短片。7月,名為《我有一幫心朋友》的作品發布在微信視頻號后,截至目前播放量超219萬。
這條視頻不僅讓更多人關注到心智障礙青年這一群體,還獲得“2022黃河獎-我是創益人數字公益創意大賽”(下文簡稱“‘黃河獎-我是創益人’大賽”或“‘我是創益人’大賽”)視頻組的金獎。
這條作品是如何誕生的,內容和公益又擦出了哪些火花?我們和《我有一幫心朋友》的幕后創作團隊聊了聊,視頻背后的故事。
從音樂到公益,走進“樂隊的夏天”
“還記得你說家是唯一的城堡,隨著稻香……”
曉更基金會 ,贊 1.6萬
視頻開頭一段《稻香》,聲音悠揚、曲調優美、現場伴奏準確,如果只聽聲音,很難發現這支樂隊的與眾不同。
這是一支由四位心智障礙青年組成的樂隊,成員有小時候學過架子鼓的張明秋、有鋼琴基礎的陳泰燃、總愛模仿明星開演唱會的萬士城和對節奏敏感的黃實。彭小康既是樂隊的主理人,也是湖南岳陽市憂樂心智障礙者家長互助中心的理事。
從第一次演出因為成員怕狗而無法正常進行,到漸漸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首支“心青年樂隊”,跟隨彭小康的視角,觀眾看著他們一起玩音樂、參加演出,了解到“心青年們”同樣有著成年人該有的情緒和社交需求,他們也想出去玩,想逛街和喝奶茶。
彭小康在片子中提到,樂隊成員的專注度是很高的,平時令人惱火的刻板行為(指常見于孤獨癥人士中的重復學習行為和強迫性思維,比如說喜歡研究地圖、國旗、公眾汽車線路等,每天重復相同的話術和固定的儀式等等)應用在藝術領域反而是優勢,在樂隊練習時,“不用你監督他會一直重復”。
曉更基金會議題傳播及籌款總監陳婧劼告訴我們,心智障礙青年是社會上最被邊緣化的一個群體,當大眾談到他們時,往往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不會去關注到他們是如何面對“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等問題。
“實際上,他們有著普通人存在的一切需求,比如教育、就業、出行、獨立居住、交友和社會文體娛樂活動等,他們也有興趣愛好,也需要通過自己的能力獲得尊重,但這些權利和需求很多往往沒有被滿足,甚至是沒有被關注到的?!?/p>
據統計,中國有1200萬-2000萬的智力及發展障礙者,統稱為心智障礙群體,包括傳統智力發育遲緩、孤獨癥(自閉癥)譜系障礙、唐氏綜合征、腦性癱瘓伴隨智力障礙等先天性功能發展障礙人群。
為了幫助更多“心青年”,曉更基金會在2018年成立了,這是一家發源于融合中國心智障礙者家長組織網絡項目、由心智障礙者家長和行業組織共同發起的公益基金會,以促進心智障礙群體及家庭的福祉,改善群體生活品質和彰顯生命尊嚴為目標。
在電影《阿甘正傳》中,主人公阿甘是一名智商僅為75的心智障礙者,他總是在不知疲倦地奔跑,最終在跑步和橄欖球等領域取得了非凡的成績。
在現實世界中,有很多“心青年”像阿甘一樣,在某個領域天賦異稟卻未被發掘。
“融合中國成就阿甘夢”項目作為曉更基金會品牌項目,致力于更好地促進心智障礙者平等地參與社會及融入社會。自2018年上線開始,已經在騰訊公益平臺籌款4年。
為了幫助項目更好地募捐并讓更多人了解心智障礙青年,曉更基金會緊鑼密鼓地籌備起公益短片,把內容制作交給了長期合作的杭州自在空間工作室,于是便有了開頭提到的這條6分11秒的《我有一幫心朋友》短片,并用這條作品參與了“黃河獎-我是創益人”大賽。
視頻號播放超219萬
如何讓“心青年”被更多人看見?
截至發稿,《我有一幫心朋友》在視頻號播放量219萬,點贊量1.5萬[1] ,上千人轉發收藏,是曉更基金會視頻號目前數據表現最好的一條,還獲得了“黃河獎-我是創益人”大賽視頻組的金獎。
這條視頻能成為爆款,堅持“內容為王”和錦上添花的“廣告曝光”二者缺一不可。
在內容上,一個好的選題,往往對作品是否成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選擇拍攝心青年樂隊,最大的原因是這個故事的基調是快樂的。”
這條片子的導演吳昊告訴我們,在接觸心智障礙群體和他們的家人之后,會發現家長們身上難免會有沉重感,這種負擔會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而逐漸加重。
在自在空間創始人蘇家銘看來,好的公益內容往往能為觀眾提供能量而不是消耗能量,“當你在網上刷到一條視頻,在講一個小孩很可憐,過幾天你又刷到另外一個可憐的小孩兒,這種不斷強化‘慘’的標簽其實是讓觀眾不太舒適的。如果換個內容方式,今天看到男孩需要籃球,下次刷到他已經在操場上打籃球了,這樣的內容是更有力量和延展性的”。
為了避免陷入困難敘事,吳昊采用了紀錄片的風格,沒有刻意煽情,以彭小康的采訪為主線,講述了一群青年熱愛音樂的故事。
他帶著2位攝像花了一周時間跟蹤拍攝,在拍攝過程中,他們感受到彭小康和樂隊成員們舒服自在的相處模式,“你不會覺得他是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在幫助人,而是真正把心智障礙青年當成朋友對待,這一點是最打動我的”。
后期制作同樣耗時一周,自在空間用快節奏的剪輯方式,把能夠制作成幾十分鐘長視頻的內容壓縮到了7分鐘以內,吳昊說,“歡快的節奏往往更能傳遞出正向的情緒”。
評論區中,觀眾紛紛被心青年樂隊積極的氛圍所感染,有網友說:“這視頻讓人看得好開心呀?!币灿芯W友留言:“這就是心青年該有的樣子?!边€有人表示,要學習心青年身上樂觀堅強的精神。
陳婧劼說,在曉更基金會的后臺留言里,有心智障礙用戶留言:“要是以前也有這樣的組織和老師就好了。”
當然,酒香也怕巷子深,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僅僅依靠“內容為王”是遠遠不夠的。
對比曉更視頻號的過往視頻,《我有一幫心朋友》能夠成為賬號的第一條爆款,背后也離不開“黃河獎-我是創益人”大賽和承辦方之一騰訊廣告在傳播資源上的助力。
“黃河獎-我是創益人”大賽為不同的獎項獲得者提供了不同程度的資源獎勵,以《我有一幫心朋友》獲得的視頻類目金獎為例,獎勵不僅有8萬元現金,還有180萬的廣告金可通過騰訊廣告在騰訊全域場景進行廣告投流,幫助內容獲得更大曝光。
這意味著,除了賬號原有粉絲能在視頻號里刷到這條內容,還會有源源不斷的用戶在微信朋友圈、公眾號、騰訊視頻和騰訊新聞等場景看到“心青年樂隊”的故事。
多方共創,擦出了哪些公益火花?
因為“黃河獎-我是創益人”大賽,心青年樂隊、曉更基金會和自在空間工作室,三個團隊在公益這個領域發生了化學反應。
對于心青年樂隊而言,這條短片為他們的生活帶來了切實的變化。
“彭小康和心青年樂隊在岳陽獲得了更多關注。來自全國各地的視頻創作者想拍關于樂隊的紀錄片,一些當地政府活動會點名邀請心青年樂隊出席進行表演。”陳婧劼說。
在曝光量之外,更重要的是,《我有一幫心朋友》打破了外界的“刻板印象”,讓觀眾看到了任何群體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在社會上獲得認可。
對于公益組織,內容作為一個杠桿,撬動了社會大眾的關注,吸引了更多人了解并參與到公益項目中來。
在評論區中,不少網友都表示,“希望以后能夠去做志愿or看他們演出”,有超過1700人對視頻進行了轉發。
在網友的互動和轉發中,心智障礙青年這個小眾公益議題突破了原有的圈層,越來越多的觀眾通過短片走進心智障礙群體,參與到公益活動和捐款中來,形成了一個正向循環。
“可能大部分人身邊很難見到心智障礙者,大部分心智障礙者家庭也是抱團取暖、參加社群自身組織的一些社區融合活動。但是通過視頻號的傳播,有更多的泛公眾會關注到他們身邊的這個群體?!?/p>
陳婧劼說,“融合中國成就阿甘夢”項目在騰訊公益平臺上的聯合籌款和聯合傳播模式,能讓關注心智障礙群體的公益資源更聚焦,社群可以利用私域進行關系型籌款,比如把視頻故事轉發給親朋好友,將融合的理念通過一圈一圈的關系漣漪進行傳播。
對于內容機構和平臺來說,公益內容的邊界和影響力在不斷擴大。
吳昊認為,短視頻相比與其他形式,能減輕觀眾的“壓力”,用一條視頻把一個點講透,用戶能夠消化內容之后,公益內容的傳播力才能進一步擴大。
官方數據顯示,今年“黃河獎-我是創益人”大賽視頻組參賽作品的全網累計播放量已達3.62億,在不同平臺和創作者的參與下,內容觸達了不同圈層,小眾的公益故事被更多人看見。
今年是“我是創益人”大賽走過的第六年,這個大賽把公益組織、廣告公司和視頻內容創作者等多方聯系在了一起,通過“公益+科技+創意”的社會化共創機制,讓公益變成人人可參與又可持續的事業。
就像因《我有一幫心朋友》而參與到心智障礙青年公益活動中的網友們,他們在參與公益的同時,也從心青年追逐音樂夢想的熱情中獲得了鼓舞。
“心青年的人物弧光能照亮觀眾,每一個公益故事里面都有能量,這樣的公益內容是可持續的?!碧K家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