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入逆水寒地圖_逆水寒手游大相國寺在哪個地圖
舍得花好幾個億去打造開放世界地圖,而且是縱向距離超過1000多公里的超大地圖,卻不舍得做一個自動尋路,這聽上去是不是有點邪門?
做出這樣操作的游戲,就是網易旗下的武俠開放世界手游《逆水寒》,不過看完下面的文字,你就知道網易為啥這樣安排了。
絕大多數時候,自動尋路這一游戲機制,都是玩家們很嫌棄的設計。使用這種機制的游戲,要不然就是內容不夠,擺明了想騙錢。但隨著開放世界游戲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地圖也變大,做任務可能要走好半天,讓一些玩家甚至期待起了自動尋路,比如《原神》的玩家就曾經有過類似的迷思。
考慮到《原神》玩家大多數時候只能靠角色雙腳跋涉,不動手的自動尋路似乎也能算是一種優化體驗的設置。而《逆水寒》手游作為后起之秀,在這方面做出了更仔細的考慮。在沒有自動尋路的前提下,也能讓跑路體驗變得有趣。
在前段時間的推文里。《逆水寒》手游官方透露了兩個重要細節,首先是自家游戲地圖的尺寸有了個預估,從地圖系統里能看到,這款游戲的地圖最南邊,大概是中國江西省,像是三清山、桃溪村等地方。而最北的區域,大概是河北省滄州,在地圖上大概1000多公里的縱向距離,這么大的地圖,跑路交任務的過程自然會更加耗時。
第二個細節,就是官方宣布游戲里沒有自動尋路,不過官方設計了一套非常出色的輕功系統,用來給玩家進行快速移動。這個系統可以達到“海陸空”三位一體的移動體驗。玩家在地面上可以攀爬建筑;到了水面上可以體驗“水上漂”。
這種移動方式沒有體力條限制,可以隨時隨地自由使用,讓玩家短途距離移動更有趣,同時也更高效 。甚至還能通過按鍵交互的方式在空中無限制飛行,累了還能選擇一個點,直接掛靠在建筑上休息。
輕功體系固然優秀,可對于跨越城市區域的移動方式來說,還是顯得不夠現實。為此,官方根據不同區域的文化習俗進行設計。比如在塞北的區域,玩家可以騎馬馳騁,一路在馬背上移動并欣賞風景;在三清山則可以騎鶴,體驗仙風道骨;在經濟繁華的區域還可以乘坐馬車,下江南時還能坐船,一邊移動一邊觀賞景色。
看到這里你可能覺得,這個設置和自動尋路不是差不多嗎?其實不然,官方所說的快速移動功能是需要先手動探索,等經歷足夠冒險以后才能開放的,這和很多3A游戲的設計思路不謀而合——一方面增加前期的樂趣,一方面降低后期的重復體驗。
除了各種景外,官方還在開放世界地圖里藏了許多驚喜。玩家就算迷路的時候也可能闖入支線。比如說被推到河底以后,解鎖一些秘密通道,甚至還有各種隱藏在角落神功等待玩家探尋。
甚至官方還表示,玩家哪怕什么都不做,只是在野外探索,也能獲取資源和招式,在游戲里混得不錯——開放世界內容豐富可見一斑。
不得不說,《逆水寒》手游的開放世界設計思路,確實是教科書級別的,也是讓人更加期待這款游戲真正上線以后的表現了。不知道大家看完這些情報以后,有哪些想要討論的呢?一起在評論區里說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