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海馬s7發(fā)動機好不-2011年海馬s72.0發(fā)動機
本文是駕仕派的原創(chuàng)文章,來自撰稿人密斯特張。
海馬S7是不太好看懂的一部車——從2015款到“2015 改款”到最新的2017款,三年大變了兩次前臉和內(nèi)飾。另外,在自主品牌緊湊級SUV普遍“以大為矛”的背景下,2017款S7在長度和高度上分別減少了50mm和15mm,盡管車身寬度增加30mm,但與海馬賣得最好的車型海馬S5在尺寸上的優(yōu)勢進一步收小了,且不說海馬S5的2.63米軸距比海馬S7的2.619米還要長一些。
老款
而拋開海馬S5,與市場上眾多10-12萬元區(qū)間的自主品牌SUV相比,海馬S7的空間規(guī)格優(yōu)勢也不大,在自主品牌SUV新產(chǎn)品動輒4.5、4.6米車長的情況下,海馬S7的車身長度僅有4.48米,在數(shù)據(jù)上已是底氣不足。另外在動力上,海馬S7同樣是在做減法——2017款棄用了不太賣得動的2.0L動力,收縮產(chǎn)品線后全系搭載1.8T渦輪增壓動力,匹配6MT和6AT兩種變速箱。
有趣的是,目前看這次改款卻大有救活這款車型的跡象。在原車系銷量已經(jīng)萎縮到每個月幾百臺的時候,今年1月、2月、3月銷量分別達到1600臺、1700臺和2800臺,趨勢良好,尤其是在海馬S5今年一季度出現(xiàn)銷量下滑的背景下。
至于海馬S7為何能有這次的小陽春——或還是歸功于動力配置上的優(yōu)勢、全新的換妝,以及低門檻的售價。
一方面,2017款海馬S7對前臉設(shè)計的大幅改動比較成功——將缺少特色并已顯老氣的直噴式隔柵換為網(wǎng)狀設(shè)計,而隔柵上的海馬LOGO融合感更好,此外鍍鉻圈與開眼角的前大燈設(shè)計、銀色的前包圍外線條營造出立體感,同時在材料和色澤上也都更精致。可以說前臉經(jīng)過這么一改是把外觀給改活了,整體氣質(zhì)升級頗大。
而內(nèi)飾上,比較點睛的部分是中控屏幕,晃眼一看是一塊“特斯拉”樣式的大豎屏,實際上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下部分只能控制空調(diào),不能作為其它功能的顯示,這是海馬使出的“障眼法”,目的當然是營造科技感和高級感。其實最新的福美來也是這么干的,我第一次試用時簡直把我“雷”到了。而其它的形象工程也有一些,比如內(nèi)飾中還可以看見不少的搪塑軟材料和鋼琴烤漆,堆出不少高級感來。
老款
整體上看,海馬S7這個內(nèi)飾水平在10萬級里還是算挺好的,最起碼看著比較高檔,只不過作為海馬的旗艦產(chǎn)品來說,和自主品牌一線的設(shè)計水平和裝配水平相比已經(jīng)有些差距了——海馬汽車今日的品牌形象很大程度上是在吃老底,這兩年自主品牌提升迅猛,設(shè)計、零配件、新工廠工藝等等普遍有所提高,海馬如果不想落后的話可需要下功夫了。
而海馬S7的目前最大優(yōu)勢當屬動力性能,且在放棄2.0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后這個亮點更集中了。其最大功率188馬力(138千瓦),最大扭矩230牛?米/1800-4500rpm,是1.8T較為主流的水平,并在一干自主品牌緊湊級SUV的動力提供中屬于上乘。另外,無論是海馬S5搭載的CVT變速箱還是海馬S7搭載的6AT,也都會比較受“談雙離合色變”的保守人群擁護。
最后,2017款海馬S7的另一大改變是,1.8T動力結(jié)束了沒有手動擋匹配的局面,增加了兩款手動擋車型,以前是低動力配手動變速箱,現(xiàn)在是高動力配手動擋,這樣做的好處也十分明顯——
就1.8T車型來說,實實在在的降低了近2萬元的價格門檻,幅度不小,會受到成熟消費人群的歡迎——說白了就是能吸引三四五線城市的大叔們“買買買”。另外1.8T自動擋車型也有一定的降價,可見海馬利用這次改款“救回”S7是在價位上也認清了形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