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哪個博物館最值得去、武漢博物館需要門票嗎
這幾天的武漢是個什么情況,不用我多說了。
以前,我們用“熱鬧”來形容人多,后來我們用“人從眾”來形容人多,看看這幾天密密麻麻的人群,我們還能造出一個什么詞來形容?
4月29日的江漢路步行街
反正我快詞窮了。
這幾天,長江云新聞記者也沒閑著。我們搞了一個評測,采訪了100位外地游客,“武漢游”能打多少分?
武漢的景點逛也逛不完
WUHAN
TOUR
來自湖南長沙的大學生劉佳斌利用這個假期和女朋友來武漢玩。他們已經在漢口江灘、黃鶴樓、戶部巷、江漢關鐘樓、長江大橋、武漢地鐵5號線車頭處等多個網紅打卡點拍照留念。
兩人向記者坦言,“武漢的景點比長沙多,尤其是適合年輕人玩的時尚街區更多,更適合打卡。”
劉佳斌和女友在江漢關拍照
誰說不是呢!江漢路首當其沖,武漢天地、楚河漢街、廣埠屯、光谷步行街、武商夢時代……各有特色。
楚河漢街是游客們喜歡逛的商圈之一
在湖北省博物館,越王勾踐劍都快得“密集恐怖癥”了。來看它的人,已經不能用“里三層外三層”來形容了。很多游客對記者說,非常想看這把劍,因為人太多,排隊都排出了場館外,最后只能放棄。
孝感的張先生準確預判到省博進不去,于是果斷去了張之洞與武漢博物館。“我出門比較喜歡逛博物館,武漢的博物館在全國來說都是比較多的,中山艦博物館、武漢革命博物館,我都準備去看看。”張先生說。
去東湖的人也不少。4月29日上午,在杭州讀大二的小梁和3位同學就以“特種兵旅游”的方式開啟了一趟武漢行,第一站就到了東湖。小梁告訴記者,早就聽聞東湖風景區風景秀麗,來到這里果然名不虛傳。“很漂亮,而且很大,空氣很清新,我甚至覺得比杭州的西湖還要好。”
游客在東湖綠道騎自行車
來自河北滄州的閆先生帶著妻子和兩個孩子在江漢關拍照。10年前,閆先生曾來過武漢旅游。“大江大河大武漢,我就喜歡這種大開大合的城市格局。我一直希望能再來武漢,在長江邊走走,帶著孩子坐輪渡,看看長江。”閆先生特別喜歡老漢口的歷史建筑,他說這么集中、保存這么完好的近代歷史建筑群,在別的城市很少見。
游客們在湖北省博物館門前拍照打卡
閆先生說:“10年前,武漢只有一兩條地鐵,到處都是工地,灰比較大,尤其是交通很不方便。這次,我和媳婦感覺,武漢交通真方便。地鐵線路幾乎覆蓋了所有景點。東湖、黃鶴樓、戶部巷、江漢路,到哪都很快。”
武漢的另一種交通——長江輪渡也很招人喜歡。早在五一之前,“特種兵”占領武漢輪渡的新聞就沖上熱搜。輪渡主打的是個“情調”,往甲板上一站,滾滾長江東逝水!河南來的李小姐,白天和朋友在江漢路逛吃逛吃,到了傍晚日落,藍調時刻,花幾塊錢坐上輪渡去武昌,再去糧道街和戶部巷吃一波。
這次長江云新聞派出了10個記者,把武漢吃喝玩樂的地方都去了一遍,關于武漢的景點,滿分10分的話,大家基本都給出7分以上,很多人打出了9分、10分。
小眾景點,主打的就是意想不到!
WUHAN
TOUR
5月2日下午,黃鶴樓公園宣布停止售票。沒辦法,游客太多了。
在武昌江灘,長江大橋下面,游客從早到晚來往不斷。
知名景點人太多的時候,小眾景點是不錯的選擇。
游客在歸山景區看導覽牌
5月2日,在漢陽龜山公園,兩個年輕小伙正在路邊的指示圖上看游覽路線。這兩人是從成都來玩的大學生,其中一個姓李。小李說,黃鶴樓人太多了,他們在網上看了看攻略,轉道來了龜山公園,這里人少,可以近距離看到龜山電視塔。還能看到武漢長江大橋、黃鶴樓、楊泗港長江大橋、鸚鵡洲長江大橋。
站在龜山公園遠眺鸚鵡洲長江大橋
從龜山公園東門出來,走上四百米就到了南岸嘴江灘公園。這里絕對是個鮮為人知的寶藏景點。不要門票,公園綠道都有,近距離看漢江、長江交匯,還能隨便玩沙子。
南岸嘴江灘公園,人少不要錢
在武昌,如果在黃鶴樓和糧道街擠到懷疑人生,那不妨去紫陽公園逛逛。5月1日下午,長江云新聞記者來到這里,發現除了一些本地的市民帶娃來這里玩水,還有一些外地游客在這兒游玩。
從天門來的一對情侶告訴記者,他們上午剛去了辛亥革命博物館,中午在附近的泛悅匯商場吃了飯,看到這里有個紫陽公園,就想進來看看。“進來一看沒想到這么大,而且環境很好,人也不多。我們準備下午在這里休息一下,然后再去糧道街找吃的。”
紫陽公園是親水好去處
長江云新聞記者探訪發現,除了以上提到的幾個地方,很多游客還去了月湖、晴川閣、漢陽江灘等小眾景點。
這些地方人少,環境好,非常適合穿插在那些知名景點的行程中間,用來安靜的休息一下。
武漢的小眾景點,在武昌、漢口、漢陽都有分布,主打的就是一個意想不到。
碳水之都?太片面了!
WUHAN
TOUR
說起武漢的小吃,熱干面、豆皮和小龍蝦占了大頭。然而實際情況比這三樣精彩百倍。
5月1日晚上9點,記者在萬松園雪松路餐飲美食街看到,排隊、叫號、人流如織、座無虛席……五一假期,不少餐館的煙火氣正在加速升騰。
萬松園某龍蝦店門口
來自上海的游客何先生和朋友在經典的湖北菜館夏氏砂鍋排隊40分鐘,他告訴記者,在等的時候,朋友已經去排隊買了著名的阿寶生煎包和無骨鳳爪了,“前面還有20桌,等久點沒關系,就是要吃到武漢特色小龍蝦。”何先生說。
萬松園矮子鍋盔門口的排隊人群
在矮子餡餅的售賣窗口,服務員熱情的說道:“后面排隊,大概半個小時可以吃到嘴。”在并不寬敞的走道,光顧矮子餡餅的隊伍已經排了數十米遠。
萬松園小吃攤前食客不斷
在水塔街,不算寬敞的巷子人山人海,水塔街必吃榜的酥餃、芝麻糊、烤雞等攤位前排起了長隊。
水塔街商鋪門口的排隊人群
來自云南的蘇小姐,是個十足的吃貨,剛放下行李箱,就加入了“特種兵”大軍。來到武漢的短短半天里,她和同伴已經在山海關過了早,又從happy站臺一路吃到了水塔街,這會兒肚子滿滿當當,準備歇會兒再戰。
“燒賣、糯米包油條、雞冠餃、糊湯粉都挺好吃的,整體感覺價格挺劃算的,想吃的東西太多了,但是胃已經裝不下了。”
號稱“全球最大純商業體”的武商夢時代,在這個五一假期迎來了大量的外地游客。負一樓的楚風漢味美食街打造了一個沉浸式美食社交空間,引進了一大批餐飲老字號和地道武漢風味,如蔡林記、德華樓等。
來自西安的大學生游客小張告訴記者,白天她和同伴到武漢各個熱門景點打卡游玩,晚上想找個地方填填肚子歇一歇,在這里不僅能夠一站式吃到熱干面、糊湯粉、三鮮豆皮等武漢本地特色美食,還能買到各式各樣的商品,為她們的“特種兵”式旅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極具武漢本土特色的楚風漢味美食街
有的城市被戲稱為美食荒漠,但來武漢的人大多贊嘆:好吃的太多!如果按照滿分10分來算,大多數游客都對武漢美食給出了8分,9分,甚至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