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買車貴還是便宜-十月份買車貴還是便宜點
自今年初開始國內汽車市場一直是“降降降”,價格戰可以說是一輪接一輪,那么,到底什么時候才是買車的好時機呢?現在買車會不會被割韭?下半年汽車還會不會再降價?
直接給結論,我覺得下半年汽車還會更便宜,主要有五點理由。
首先,是主機廠的銷量壓力。
從7月初主流汽車品牌半年銷量目標達成率來看,任務完成超過40%的不過區區4家,完成任務最好的理想汽車也不過半年完成48%左右的年度目標,其次是廣汽集團達成了目標的44%,就連勢不可擋的比亞迪也僅完成不到42%,像上汽和長城只完成了年度銷量的30%左右,絕大多數車企下半年任務極重。
這其中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廣汽豐田、上汽通用、長城汽車,還有東風本田和廣汽本田幾家廠商上半年還出現不同程度的銷量下滑。
不止是主機廠,經銷商的日子也不好過:龐大汽車黯然退市,包括中升、永達等大型零售集團在內的上市公司,營業額和利潤都大幅縮水。一汽豐田、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等傳統經銷商的虧損面同比快速增長,還有去年盈利狀況非常好的廣汽豐田和豪華品牌,也有大量經銷商加入虧損大軍。
為了達成目標,讓銷量數據更好看,或者說直接止損,從主機廠到渠道商層面,下半年降價進一步刺激銷量都勢在必行。
其次是庫存增長。
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價格變化的機制取決于供求關系,供大于求,售價就會下調。
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6個月,其中有4個月經銷商庫存系數維持在1.7以上的高位,5個月都在以上,比如5月份經銷商庫存系數達到了1.74,也就是說當月庫存數量是當月銷售數量的1.74倍,大量庫存車擠壓,市場供給量明顯多于需求量。盡管6月庫存系數降至1.35,但是7月、8月作為傳統銷售淡季,相信庫存還會進一步擠壓,9月之后降價趨勢明顯。
再者細分市場的競爭不斷加劇。
就以目前最火的15萬級插電混合動力SUV市場為例,半年前基本是比亞迪宋PLUS DM-i一家獨大,但現在隨著吉利銀河L7和長城梟龍/梟龍MAX的加入,插混SUV已經掀起了一波價格戰。1.5T發動機配3擋DHT的銀河L7已經在13萬左右起售,6月銷量直接逼近萬輛,哈弗梟龍上市首月也破了6千月銷,如果接下來銷量還能漲,相信比亞迪宋PLUS DM-i或許也會在價格上讓步。
還有10-15萬A級插混家轎,下半年隨著吉利銀河L6的上市,壓力同樣會給到秦PLUS DM-i。
這樣的競爭不僅是在插電混合動力市場,在燃油車領域,CR-V、RAV4、探岳的市場被比亞迪、深藍等新能源品牌不斷擠壓;雷克薩斯、凱迪拉克、沃爾沃等二線豪華品牌同樣被蔚小理等新勢力打壓的很慘,下半年降價求生是最為行之有效的方式。
更大的變量來源于特斯拉。
特斯拉在20-30萬級新能源汽車市場一向掌握著定價話語權,特斯拉什么時候降價?降多少?時刻牽動著各大品牌。
去年10月,特斯拉調整Model 3的價格,讓風生水起的小鵬P7銷量直接腰斬;今年1月特斯拉的大降價,又把剛剛上市的哪吒S逼到死胡同。無論比亞迪、小鵬,甚至是BBA“34C”都要緊盯特斯拉。
6月底,特斯拉大幅度調整了歐洲市場的售價;7月初,特斯拉把美國市場售價折扣擴大到4120美元,Model 3的最低售價僅有28620美元,折合人民幣20.67萬元,比中國市場23.19萬元起售價足足便宜了2.5萬。
同時,三元鋰電池的原材料碳酸鋰二季度以來不斷降價,三季度以后它的價格將會穩定在15萬元/噸左右,加上其它原材料價格也在走低,一向標榜“成本定價”的特斯拉下半年大概率會再次打開降價窗口。再加上今年上半年在中國市場,特斯拉僅僅交付了89萬輛新車,被比亞迪遠遠甩開,下半年特斯拉降價已經箭在弦上,屆時整個汽車市場又將掀起一波降價潮。
最后是宏觀層面的調控。
7月21日,發改委聯合各部門印發了《關于促進汽車消費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從優化汽車限購、加強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建設、降低新能源汽車購置成本、加強汽車消費金融服務等層面擴大內需,激發消費者的購車熱情,尤其是優化汽車限購政策,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短期內會刺激消費。
所以,從以上幾點來看,今年下半年無論燃油車、插電混合動力,還是純電汽車,不管是面向大眾的經濟性汽車,還是高端豪華汽車,大概率都會迎來新一輪普降,如果你真的有購車需求,不妨再等一等。
當然了,早買早享受,譬如這么熱的天氣,有輛車出門,顯然要更舒服。如果你有實際用車需求,天涯君還是勸你早買早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