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選購注意事項;輪胎選購注意事項有哪些
目錄
一、輪胎功能簡介
二、輪胎的發展史
三、輪胎參數
四、購車參考
1、輪胎寬度選擇建議
2、輪胎厚度選擇建議
3、輪胎品牌建議
4、備胎與補胎工具建議
正文
一、輪胎功能簡介
汽車輪胎是汽車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直接與路面接觸,和汽車懸架共同來緩和汽車行駛時所受到的沖擊,保證汽車有良好的乘座舒適性和行駛平順性;保證車輪和路面有良好的附著性;提高汽車的牽引性、制動性和通過性;承受著汽車的重量,輪胎在汽車上所起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輪胎
二、輪胎發展史
回顧歷史,跟隨時間的“車輪”看看車輪是怎么滾滾向前演繹人類汽車歷史的進程。
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商朝,車輪直徑大約在 130厘米左右,有了輻條,約18~24根。
來源于汽車博物館(等比例復制)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西周,與商朝相比,變化不大。
來源于汽車博物館(等比例復制)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秦朝,車輪出現的最大變化是輻條變細,同時數量增加,這可能是經過大量戰爭驗證后改進的。
來源于汽車博物館(等比例復制)
公元前202~220年,漢朝,車輪表面開始噴漆,同時車輪表面不再是光滑的,而是增加了“輪胎花紋”。
來源于汽車博物館(等比例復制)
960年~1278年,宋朝,車輪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車輪“輪胎壁”變厚,輻條數量大幅減少。
來源于汽車博物館(等比例復制)
1644年~1911年,清朝,輻條數量增加,車輪壁出現了增大摩擦力的凸起,盲猜是為了應對泥濘路況。
來源于汽車博物館(等比例復制)
1845年,英國,羅伯特發明了第一個空心輪子,這個算是充氣輪胎的“測試版本”。他的方法是用皮革和涂膠帆布制成輪胎,然后用壓縮空氣充入彈性囊,彈性囊里面也可以填充馬毛,這樣可以緩和運動時的振動和沖擊。不過,這樣的發明并未應用到實際中,但是這篇以《馬車和其他車輛的車輪改良》為題,獲得了英國政府的專利。
鐵制輪子的汽車乘坐體驗感是什么樣子的呢?一位海軍上校在1886年第一次乘坐汽車后,在日記本上寫下這樣的話:“這是我第一次嘗試不用馬拉的交通工具,汽車在高低不平的花崗巖路上行駛,車子的劇烈顛簸讓我忍不住聯想起藥水瓶上的說明——服前請搖勻。”連海軍上校都難以忍受的顛簸,并非完全是花崗巖的罪過,因為他乘坐的汽車是鐵輪子。
1888年,英國,約翰鄧錄普為了讓兒子能夠更舒服地騎自行車才制成了橡膠空心輪胎,把充好氣的橡膠管套在木質輪圈上,并在橡膠管表面又涂上了一層橡膠,使輪胎更耐磨、更不怕扎。在1894年大批量使用橡膠充氣輪胎的希爾德布蘭德與沃爾米勒牌摩托車憑借良好的性能(相比實心輪胎)和沒有車檢的賽規,鄧錄普的兒子順利的拿到了比賽的第一名,也讓這種充氣橡膠輪胎得到了人們的重視。
鄧錄普其實是一名獸醫,沒錯,一位獸醫改變了汽車的輪子:
這位獸醫放棄了自己的本行,為了他的汽車輪胎新發明,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輪胎制造廠,開始生產橡膠充氣輪胎。1894年后,許多大批量生產的摩托車就已經開始正式使用這種全新的充氣輪胎了。之后,隨著技術的發展,橡膠充氣輪胎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不過當時的輪胎是白色的,也就是橡膠的本色。白色輪胎,無論輪胎強度還是抗撕裂性,基本都不理想,容易老化,所以使用壽命很短,只有五六千公里。
1895年,法國,隨著汽車的出現,第一批汽車輪胎樣品也在法國生產出來。這批輪胎是使用平紋帆布制成的單管式輪胎,雖然有胎面膠,但并沒有輪胎花紋。
1910年,輪胎生產開始使用英國的伯利密爾發明的簾布,這一成就除改進了輪胎質量,擴大了輪胎品種外,還使外胎具備了模制的可能性。隨著對輪胎質量要求的提高,簾布質量也得到改進,棉簾布由人造絲代替。1913-1926年,因發明了簾線和炭黑輪胎技術,為輪胎工業發展奠定了基礎。輪胎外緣的標準化,制造工藝的逐漸完善,生產速度比以前提高了,輪胎的產量與日俱增。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輪胎技術一直不斷地改進與提高,如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轎車胎由低壓輪胎過渡到超低壓輪胎;40年代開始輪胎逐步向寬輪輞過渡;40年代末無內胎輪胎的出現;50年代末低斷面輪胎問世等等。
1934年10月,上海大中華橡膠廠在生產自行車輪胎的基礎上開始試生產汽車輪胎。先是采購日本的設備在神戶試車生產,翌年轉回國內正式建立車間,生產出國內第一條汽車輪胎,定名為“雙錢”。產品有30×5和32×9兩種規格,日產量7~9條。
1839年美國固特異輪胎公司發明硫化方法,查理斯·固特異成為橡膠硫化過程的發明人。
1946年,法國米其林公司首創的子午線結構輪胎,這種子午線輪胎的設計可以提高輪胎使用壽命的30~50%,油耗也可降低大約8%,還提升了舒適性能,降低了滾阻,被譽為輪胎工業的革命。子午線輪胎(radial tire)是輪胎的一種結構形式,區別于斜交輪胎,拱形輪胎,調壓輪胎等。子午線輪胎的國際代號是“R”, 俗稱為“鋼絲輪胎”。
18世紀50年代末,人造絲又被強力性能更好、耐熱性能更高的尼龍、聚酯簾線所代替,而且鋼絲簾線隨著子午線輪胎的發展,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1964年,上海大中華橡膠廠在試制鋼絲斜交輪胎成功之后,開始探索研制全鋼子午線輪胎。在既無資料又無現成設備的情況下,技術人員憑借一張子午線輪胎成型鼓的照片,自行設計和試制子午線輪胎的成型鼓,一邊試制,一邊不斷改進。經過多次試驗和改進,終于試制成功中國第一條“雙錢”牌全鋼子午線輪胎。
1982年,上海正泰橡膠廠從德國麥茲勒引進的年產50萬條乘用子午線輪胎二手設備生產線。在北京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回力”牌轎車子午線輪胎成功投產,并順利通過認證,為上海大眾汽車廠的桑塔納轎車配套。
三、輪胎參數
輪胎型號:標記大多形如:215/70R15,這些數字的含義分別是:215表示輪胎斷面寬度,單位是mm,一般輪胎的寬度在145-285mm之間,間隔為10mm;70是扁平比,即輪胎胎壁高度和輪胎斷面寬度的比例,70代表70%,一般輪胎的扁平比在30%-80%之間,正常情況下,普通轎車不應使用扁平比>75%的輪胎,豪華轎車和高性能跑車推薦采用扁平比<60%的輪胎;R是英文Radial的縮寫,表示輪胎為輻射層結構,15是輪輞的外徑,單位是英寸。
生產日期的識別:可以通過觀察輪胎的外壁,每條輪胎都印有生產日期,通常位于外壁上。仔細觀察,會發現一組字母和數字,其中最后橢圓形內的4位數字即代表輪胎的生產日期。這4個數字中,前兩位表示輪胎的生產周數,后兩位表示年份。例如,如果數字為"1621",則"16"指的是第16周,"21"指的是2021年。因此,該輪胎的生產日期為2021年第16周,即2021年4月。
四、購車參考
1、輪胎斷面寬度選擇建議
從汽車各種網站搜尋某個車型參數配置時,經常會標注前輪規格與后輪規格,215/55 R17,其中215為斷面寬度215mm,斷面寬度直接影響制動性能,制動性能的關鍵因素之一是輪胎與地面的基礎面積,即接觸面積大一些, 抓地力表現好一些。寬胎比窄胎舒適性、過彎性能要好,但加速性、節油性能不如窄胎,每款車出廠時都會根據實際車輛的重量等因素選擇合適的輪胎寬度。
參數配置中的輪胎標準形式
對于輪胎斷面寬度的選擇,節油性和安全性中,我想安全性要排第一位,故輪胎斷面寬度建議選擇大于195mm為宜。
PS:輪胎斷面寬度≠輪胎寬度,但是可以認為二者同比例,由于汽車參數配置中不標注輪胎寬度,故我們只能以輪胎斷面寬度分析做參考。
2、輪胎高度選擇建議
輪胎高度又稱為斷面高度或者輪胎胎壁高度,偏運動的車型往往輪胎高度比較小,這樣的車子在過坑時一定要減速,否則車胎很容易損壞,發生鼓包情況。本人開過215/50 R17輪胎規格的車子,發生兩次60km/H過坑造成前輪輪胎鼓包的情況。
如果輪胎的扁平比≤50,那么開車的時候就要格外注意不能高速過大坑了。
3、輪胎品牌建議
從汽車參數配置上是看不出來使用的輪胎品牌的,也就是我們喜歡一款車,可以暫時不用糾結輪胎的品牌!如果對駕駛性有特殊需求,則可以根據每個輪胎品牌的特點去更換輪胎!
從銷量的角度看看輪胎的競爭格局:
近期,美國《輪胎商業》正式發布了2023年度全球輪胎75強排行榜,從銷售金額來看,真的是差距甚遠,排名第一的是法系的米其林,一個輪胎品牌一年額達282.60億美元,接近2000億人民幣。此外,美系、日系和德系也都進了前五名。自主品牌前十只有兩款上榜,分別是中策橡膠和正新橡膠!
建議:品牌不用糾結,整車廠使用的輪胎品牌我們改變不了,購車后如果開著不舒服再更換。不過從個人開車來看,國外和國產輪胎差不多,都能夠滿足正常使用!本人原車是錦湖輪胎,第7年更換的三角輪胎,用車感受差別不大,三角輪胎偏軟些,直接導致冬季都沒有換雪地胎!
4、備胎與補胎工具建議
參數配置表中,備胎規格要仔細看,關于備胎,當你還在糾結備胎是不是全尺寸的時候,很多車企已經把備胎取消了,比較介意的一定看好了!
1)備胎
備胎規格——非全尺寸
隨車備胎
備胎即備用輪胎,目前一般都是非全尺寸的了,備胎上常會標識50和80兩個數字,非全尺寸備胎一般都會有50或80的兩個數字,50是英里,80是公里,意思是備胎行駛不能超過50英里/小時或80公里/小時的速度,因為非全尺寸備胎比較窄,所以有限速要求。(英里≈公里)。
2)補胎工具
什么是補胎工具?
補胎工具俗稱補胎液,又稱補胎套件或補胎器。需要使用時要先搖一搖,之后將噴頭旋緊在氣門嘴上之后按壓噴嘴,補胎液便會通過氣門嘴注入到輪胎內。隨后只需要開車行駛就行,汽車行駛的離心力作用下,補胎液會均勻覆蓋在輪胎內側,在輪胎里形成一層保護密封膜填補漏氣,起到補胎的作用來。
比亞迪隨車補胎套裝
看看比亞迪秦的用戶手冊中怎么介紹的:
來源于比亞迪秦用戶手冊
來源于比亞迪秦用戶手冊
從以上說明可以看出,補胎器適合補胎面上直徑6mm以內的孔洞。注意三個關鍵詞,①胎面,意味著胎壁就不建議了,因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輪胎轉起來后補胎液受到離心力可以均勻的覆蓋在輪胎內側(多數會覆蓋在胎面),輪胎壁能夠覆蓋上多少補胎液這個事情不受控;②直徑6mm以內:太大了補胎液補不了;③孔洞:必須是扎釘子之類的孔洞,如果是長條口就不行了。 總之使用場景還是有一些限制的。
使用方法:
充氣達到1.8~3.2kPa→拔下補胎套件→1min內駕駛車輛讓輪子轉起來,速度小于80km/h,距離不超過10km→再次連接氣泵并觀察胎壓,如胎壓大于2.2kPa,則可以低于80km/h的速度形式→若胎壓低于2.2kPa,需要重新補胎→如果胎壓低于1.3kPa,則補胎失敗。
建議:
對于選擇備胎還是補胎工具,各有利弊。對于整車廠,肯定喜歡使用補胎工具,因為相比備胎是可以降成本的。
從個人的角度一定是優先選擇備胎,畢竟補胎工具的使用工況有一定的局限性,且使用起來也不是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