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新能源車銷量排行、2021年9月新能源車銷量排行
國慶長假期間,各家車企紛紛曬出了自己的9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戰報。
從成績單上來看,正值“金九銀十”之際,多家車企銷量呈上漲之態。其中,比亞迪依然以碾壓級優勢登頂國內市場榜首;以廣汽、吉利、長安等為代表的自主車企們也聲勢漸長;在造車新勢力中,理想銷量仍傲視群雄,蔚來、小鵬等品牌銷量排位卻再度變換。
傳統車企電動化漸成規模
隨著電動化轉型進程的逐步落地,傳統車企旗下的新能源車型和新能源品牌也已經成為了新能源汽車市場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轉型最為成功、徹底的比亞迪既是“創一代”的杰出代表,也是“創二代”的孵化溫床。9月份,比亞迪銷售287454輛。其中,乘用車售出286903輛,同比增長42.8%;騰勢汽車9月交付13156輛;海外出口28039輛,同比增長262.4%。
截至到9月,比亞迪年內累計銷量已經超過了207萬輛。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年初曾定下“保守300萬輛”的銷量目標,如今看來已經出現曙光。
吉利新能源汽車銷量沖到了傳統車企前列,9月新能源銷量達到53692輛,環比增長約14%,同比增長約37%,創歷史新高。其中,新能源銷量占整體銷量比例突破31%。
從各細分品牌來看,主打大眾純電市場的幾何品牌9月銷量達到了19053輛;主攻高端市場的極氪品牌9月銷量達到12053輛;5月底首款新車剛過上市的吉利銀河系列上量最為迅猛,9月銷量達到13080輛。
不過吉利旗下品牌也并非全都跨入了萬元俱樂部,其中睿藍汽車表現較為普通,9月銷量為3517輛。但9月21日睿藍新款車型睿藍7宣告上市,價格區間為11.77萬-17.37萬元,成為了20萬元內唯一搭載激光雷達的車型,有望令睿藍汽車銷量上升。
脫胎于廣汽集團的廣汽埃安銷量一向亮眼,其9月份成績單也不負眾望,共售出51596輛,同比增長72%;1-9月累計銷量350986輛,同比增長93%。
值得一提的是,廣汽埃安品牌旗下新車昊鉑SSR將于10月9日的昊鉑品牌之夜完成上市和交付,其品牌高端化之路再次向前踏出了堅實的一步。
長安汽車9月表現也較為突出,9月銷量突破50000輛,達到50990輛,環比增長27.09%。
從其銷量構成來看,繼8月份銷量破萬后,深藍汽車9月再創新高,銷量達到17370輛,14個月累計銷量突破10萬輛。其中,深藍S7上市2個月連續交付破萬;剛剛上市的長安啟源A07全域下定10032輛,帶動長安汽車銷量高速增長。
談及近期的爆款車型,售價5萬-8萬元的純電小車五菱繽果也不能忽視。憑借著精致的造型和極高的性價比,五菱繽果9月銷量達到24650輛,410km版本上市6天便斬獲了2300銷量,成為了10萬元內五門純電車領域的新黑馬。
除了以上品牌或車型,在已公布銷量的傳統車企中,脫胎于東風汽車的嵐圖品牌雖然銷量與以上車企有較大差距,但作為銷售均價突破35萬+的新能源豪華品牌,嵐圖汽車銷量已經突破“生死線”,開始穩健發展。
9月,嵐圖汽車共交付5010輛,環比增長24.97%,同比增長98.89%;1-9月,嵐圖累計交付新車27462輛,同比增長102%。按照規劃,今年嵐圖汽車的銷量目標為4萬-6萬輛,年內完成率為68.66%-45.77%。
造車新勢力:產品決定命運
相比于擁有品牌號召力和強大體系力、正在穩步轉型的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近期的發展則仿佛被摁下了加速鍵:推新速度快、產品換代快、頭部更換快。
去年,造車新勢力還是“百家爭鳴”的階段;今年,理想汽車已經成為了絕對“頂流”。9月,理想汽車共計交付新車36060輛,同比增長212.7%,創單月交付新高,連續4個月單月銷量達到3萬輛并呈逐月增長態勢。截至2023年9月30日,理想汽車今年第三季度累計交付量為105108輛,同比增長296.3%,全年累計交付量已經達到244225輛。
值得注意的是,9月27日,理想第50萬輛汽車正式交付,共歷時46個月,成為了中國最快達到50萬輛交付量里程碑的造車新勢力。
除了一騎絕塵的理想汽車,先前被稱為“二線新勢力”的零跑汽車也在9月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力壓蔚來、小鵬,共交付15800輛,環比增長11.35%,同比增長43.13%;今年1-9月,零跑汽車累計交付88827輛,同比微增1.40%。其中,C11系列貢獻突出。
蔚來汽車9月銷量位于造車新勢力第三名,共交付15641輛,同比增長43.79%,但環比下滑19.08%;年內累計交付109993輛,同比增長33.43%。
為了重振銷量,蔚來汽車正計劃推出較為平價的走量車型。在9月21日的2023蔚來創新科技日上,李斌透露,蔚來全新入門品牌阿爾卑斯將在2024年下半年推出,并支持全新NIO Phone所提供的多項“車手互聯”功能。
雖然落后于零跑、蔚來,但小鵬汽車9月銷量漲勢喜人,共交付15310臺。從1-9月銷量分布來看,小鵬汽車今年銷量成績正在穩步提升,有望在年內月銷突破2萬輛。
能夠繪出這道上揚曲線,一要歸功于小鵬今年以來進行的一系列自我調整,如銷售渠道的變革,與大眾、滴滴合作等;二要歸功于其近期推出的兩款“頂梁柱”車型。其中,小鵬G6上個月交付量達8132臺,占整體銷量比例超50%。剛剛上市不久的2024款小鵬G9同樣勢頭迅猛,上市72小時訂單量便突破了8000臺。
此前,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表示:“下個月小鵬G6產能爬到1萬輛,我們相信G9的產能會比G6爬的更快。G9已經優化了整體供應鏈,我們希望達到小鵬歷史上自己最快的交付速度。”
在以上品牌之外,同為頭部新勢力的哪吒汽車銷量出現下滑,9月交付13211輛,環比增長9.15%,但同比下滑26.63%;1-9月,哪吒汽車累計交付97770輛,同比下滑12.07%。
目前,還有AITO問界尚未公布具體銷量。但據其官方表示,自9月12日問界新M7上市自9月30日,累計大定達到30000臺。
優勝劣汰,市場走向良性循環
從目前已公布銷量數據的品牌現狀來看,中國新能源汽車整體市場仍保持著高速增長的趨勢。同時,伴隨著市場的逐漸成熟,市場也正加速進行優勝劣汰,營銷所帶來的輿論迷霧正逐漸散開,產品力成為了消費者購車時最重要的衡量標桿。
望向當下市場,其競爭已顯現出殘忍的一面。9月10日,威馬汽車官方微博宣布:“經過深思熟慮,威馬汽車自愿終止與Apollo出行在港交所的RTO進程。目前威馬汽車仍是Apollo出行的重要股東,未來將繼續支持Apollo出行的發展。”在此則公告發出后,威馬本就渺茫的港股上市希望徹底宣告失敗。
9月11日,二手車經銷商開心汽車宣布已正式和威馬汽車簽署非約束性并購意向書,計劃增發一定數量的新股并購其股東持有的100%股權。
作為曾與“蔚小理”齊名的造車四小龍之一,威馬累計融資超過350億,銷量也曾有過輝煌時刻。但因產品落后、管理不善,這個龐然大物倒在了這個9月。
難以適應時代發展的合資企業也已顯現頹勢。同樣在9月,有日媒報道稱,日本三菱汽車決定停止在中國生產汽車,并已開始與廣汽集團最終協商此事。據傳,廣汽埃安將接管廣汽三菱工廠,改造其生產線并升級為廣汽埃安的第三工廠。
有業內人士表示:“三菱之所以退出中國市場,一方面是因為市場競爭加劇,另一方面是因為難以適應已經到來的新能源時代。”目前,三菱旗下僅有阿圖柯一款新能源車型在售,幾乎沒有什么市場水花。
小鵬和問界的經歷證明了產品才是決定成敗的標準。今年上半年,小鵬和問界兩大品牌銷量均不見起色,但在小鵬新G6和問界新M7上市后,以強大的產品力實現了逆風翻盤。
跳出9月,縱觀2023年,愛馳汽車、雷丁汽車、天際汽車等品牌已消失在了競爭之中;豐田、本田等傳統合資霸主也正在加速尋求轉型;奔馳、寶馬、奧迪等依靠品牌效應仍能保持銷量地位,但也紛紛加速轉型電動化……時代之劇變是對身處其中的每一個企業的考驗,如果始終不溫不火的發展,將難以走到下一個 “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