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榨油坊的前景如何-開一個榨油坊需投資多少錢
益加益榨油機
要是說起山西省忻州市靜樂縣鵝城鎮王端莊村,大伙恐怕和筆者一樣,對這里的風土人情很是陌生的咧。
筆者在網上搜索得知,鵝城鎮王端莊村是國家深度貧困縣——靜樂縣一個典型的貧困村、忻州市脫貧攻堅重點幫扶村。這里由于旱坡地偏多、產業支撐薄弱,全村貧困程度始終較深,因學、因病、缺勞力、缺資金、缺技術使該村半數人家陷入貧困的泥淖。全村耕地5162.7畝,有226戶89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18戶390人。
王國清參加表彰會
王國清就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娃,父母為人本分,從小對他的教育很中式,一直要求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父母的善良、樸實、勤儉的傳統品德在他身上有著明顯的烙印。父母的潛移默化的教育使得他從小就一股倔勁,一股對未來幸福生活的向往。
幸福的一家
為村民謀利益為集體求發展
1997年退伍后,王國清始終保持著軍人的優良品質,時刻想著村民的切身利益,一心尋思著帶領當地村民脫貧致富。主動帶領一批年輕人組建一支的裝修隊伍,親自到周邊的城市攬活。這批年輕人在他的精心指導下都成為了裝修技術人才。他帶的徒弟王利生跟筆者說,“我在師傅的幫助下進步很快,從實際裝修中學到不少東西,每個月的收入也有幾千元。我的理想就是繼續努力學好真本領,代替師傅將這只支裝修隊伍帶向致富之路。”
正當隊伍逐漸壯大,收入增多的時候,王國清卻在2002年回到家鄉王端莊村開起了幼兒園,這是為什么呢?王國清對筆者講,“我們村里人呀?就是由于吃了沒有知識的虧。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我要將改造家鄉,造福鄉里的種子埋在孩子們的心中。要讓周邊的孩子在農村也能受到正規學前教育。為此,我把這幾年的積蓄都填在這里,難得的是我媳婦一直支持我。”
響應政府號召
2009年當胡麻花開滿山坡的時節,王國清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在脫貧致富浪潮里乘勢而上,通過“三支力量”的幫扶,把投資重點定了下來。一是開辦榨油坊,實現自己的創富規劃;二是利用榨油坊產生大量的麻渣作為飼料,開辦山羊養殖場,形成了一條完整的農業加工產業鏈。
脫貧靠勤勞,不能“等靠要”。王國清認為勤儉持家、勤勞致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面對貧困,沒有誰的幸福生活是等來的、要來的,必須自身“造血”。
家鄉盛產優質胡麻,當地的百姓很早就以胡麻榨油。壓榨的胡麻油風味獨特,芳香濃郁,油質清澈,是一種高級食用油,有抗衰老、美容、健體的功效。
給村民打油
壓榨好的油
但是,高效質優的胡麻榨油機哪里找呢?
這沒有難倒王國清。當時,央視七套《致富經》欄目就報道過益加益榨油機幫助村民脫貧致富的故事。作為有心人王國清就及時聯系了益加益,詳細的詢問了榨油機的性能和如何學習壓榨技術。
滿山遍野的花兒
其實王國清早就了解到,益加益榨油機可對多種油料作物進行壓榨,都能得到好的出油效果。不過,這時的王國清到給益加益出了一個難題。他從榨油坊的前景出發,為了及時掌握多種油料的壓榨技術和油坊的經營方法。他提出先和益加益的技術老師一起去為購機的客戶。
王國清他勤奮好學,每一次的壓榨他總是沖在前頭,拿出了軍人沖鋒陷陣的勁頭。不多時,他不僅僅圓滿學習到了對于菜籽、茶籽、花生、大豆、芝麻、油葵、胡麻、核桃等多種油料作物的壓榨,還與益加益服務人員學會了榨油機的維修和榨油坊經營的技巧。
現在,王端莊村王國清榨油坊生產的胡麻油、菜籽油、花生油、小磨香油、黑白芝麻醬、自產羊肉遠近聞名,并通過電商平臺銷售到了全國各地,年純收入超過了七萬,還開上了小汽車,走上了一條致富的康莊大道。
王國清榨油坊的成品油
致富不忘鄉親
致富不忘鄉親,王國清富裕了,村里的鄉親都上門取經學經驗,他毫不吝嗇,傾囊相告。在他的感染下,鄉親們紛紛在村里搞起了養驢、養豬、養雞、養鴿、豆腐加工、粉條加工、特色種植等產業。
如今,把胡麻油加工和養殖業做大做強,帶領鄉親們都走上致富的快車道成了王國清最大的心愿。他在不斷提高食用油加工和養殖經驗的同時,為王端莊村樹起一面致富帶頭旗,起到了先鋒模范作用。
王國清說,只要自己有對幸福生活的渴望,就一定沒有過不去的河、爬不過的坡、邁不過去的坎。他現在已瞄準新目標,在這個新時代,加滿油,把穩舵,鼓足勁!創辦村里第一家家庭農場,承包村里的荒地搞綠色種養結合模式,為更好的明天奮斗,繼續當好村里勤勞致富的帶頭人。
獲得脫貧致富典型的王國清
獲獎證書
2018年3月的一天,靜樂縣召開表彰大會,授予王國清2017年度“脫貧致富先進典型”稱號。
幸福都是從奮斗中來的!或許,這就是王國清帶給我們的啟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