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布朗克斯(布朗克斯之子)
一場大火打破了美國紐約的寧靜。當地時間1月9日,紐約一棟公寓樓發生火災,造成至少19人死亡,其中包括9名兒童,另有32人被送往醫院,數人情況危急。
這是30年來,紐約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火災。紐約州州長凱西·胡赫爾稱,這場火災帶來了“一個悲傷的夜晚”。
發生火災的公寓/美聯社
【1】“每層樓都發現遇難者”
發生火災的,是紐約市布朗克斯區的一棟公寓樓。據美聯社報道,紐約市消防官員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稱,初步調查結果顯示,火災可能由公寓樓內使用的電暖氣引發。
由于失火房間和樓層之間的門未關閉,導致火勢迅速蔓延,很快就燒到其他樓層。樓內很多居民來不及逃生,只能擠在窗口求救。有目擊者稱,看到有孩子在窗口大喊救命。
200名消防員在接到報警后,趕到現場。當時濃煙彌漫了整棟樓,消防員幾乎在每層樓都發現了遇難者,其中大部分死于毒氣。
從公寓樓逃生的居民溫特·托馬斯說,她在下樓時,只能避開那些遇難者遺體。61歲的桑德拉·克萊頓逃出公寓時,抱著她的狗狗。濃煙充斥著樓梯間,她打著手電筒摸索著下樓,驚恐的哭聲在樓梯間回蕩。
她對美聯社回憶道,途中她摔倒了三次,還被其他居民踩踏。一次跌倒后,她不小心放開了狗狗。她終于找到了出口,狗狗卻沒有成功逃離,被發現時已窒息身亡。想到自己的狗狗,她忍不住哭泣。
報道介紹,這棟大樓共有120間公寓,始建于1973年,屬于布朗克斯現代化經濟住房項目。紐約房產經紀人甄炘告訴九派新聞,這棟樓為可負擔住房,住戶都是中低收入者,“可負擔住房”為紐約的經濟適用房、廉租房,旨在解決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問題。
發生火災的公寓樓里的居民,大多是岡比亞的非洲裔移民,其中一些人是非法移民。同為非洲裔的紐約市長埃里克·亞當斯強調,無論移民身份如何,都應向當局求助,他向居民保證,他們的信息不會轉給移民局。
【2】消防隱患:無灑水滅火裝置
大火背后的原因引人反思。
起火大樓所在的布朗克斯區,號稱美國非法移民的樂園,這里充斥著廉價公寓樓,住著數以萬計的非法移民。起火大樓的建造質量低,取暖設備老舊。這幾天紐約下著大雪,天氣寒冷,居民們不得不使用電暖氣取暖,最終釀成了悲劇。
甄炘說,這棟大樓比較老,起火后因為沒有天花板的灑水系統,且失火房間房門開著,才讓火災中死傷慘重。“一般要80年代后的房子,才有裝天花板灑水系統,我大多出售新樓盤,新樓盤一般都帶灑水系統。這個系統是整棟樓裝的,無法自費安裝。”
未裝灑水系統給此類公寓樓的居民,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據了解,紐約市上一次發生的嚴重火災,也在布朗克斯區。2017年12月28日晚該區的一幢公寓樓起火,造成13人死亡。
美國全國消防協會表示,減少家庭火災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的最好辦法,就是安裝自動噴水滅火裝置,該裝置可“控制97%的火災”。然而,很多建筑物并沒有安裝。
代表布朗克斯區的眾議員里奇·托里斯說,“我們不能保證,每個公寓和公共區域都安裝完好的火災報警器。布朗克斯區很多建筑物,都沒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因此與紐約市的大部分住宅相比,這里更容易發生毀滅性火災。”
在此次火災中,一名居民透露,他最初聽到警報聲沒當回事,因為樓內煙霧報警器不好使,經常誤報,“早就聽慣了”。等他想逃時,濃煙已灌入他所在的13層,只好在原地等待救援。
據美國全國消防協會統計,從1980年到2018年,美國居民火災的數量和死亡人數均減少一半以上。但在不到一周時間內,美國連發兩起慘烈的公寓樓火災。1月5日,費城費爾芒特區一座改造成公寓的三層聯排房屋也發生大火,12人喪生。
在2021年的一份報告中,該協會稱,根據防火和建筑規范的要求,廣泛使用煙霧報警器,是美國家庭火災從1980年的73.4萬起減少到2018年的36.3萬起的主要原因,火災造成的死亡人數也從5200人下降到2720人。
【3】賠償
紐約市政府官員們,正極力安撫著民眾情緒。紐約市長辦公室10日發表聲明稱,紐約市將在當地時間1月12日日落前降半旗,為遇難者默哀。
甄炘估計,紐約政府會吸取教訓,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改變這些老房子的現狀,可能會要求增加灑水系統等。“火災才剛發生,之后會追究責任,這種情況住戶都會找律師,從不一樣的角度切入告大樓,告管理公司,甚至政府,到最后就是談賠償。”
大紐約地區的美國紅十字會表示,正在為至少21個受到火災影響的家庭,提供支持和緊急救濟,其中包括54名成年人和24名兒童,這些家庭“長期流離失所”。同時,紐約市服務中心將為受火災影響的居民開放,提供服務。
受災公寓的所有者——布朗克斯公園三期公司發言人表示,公寓樓警報系統在火災期間工作正常。該公司發表聲明向火災遇難者表示哀悼,對流離失所者表示同情,并表示如果需要,可提供“長期住房”。
CNN報道,紐約州州長凱西·胡赫爾宣布,政府將設立受災者賠償基金,用以資助尋找新的住所、喪葬費用,以及其他需要用錢的地方。
九派新聞記者 李沐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