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時四驅幾年后容易壞-為什么老司機都不買suv
很多人只要一提起四驅車,就會說:“開車又不去越野,四驅油耗高,根本就是智商稅”。我只能說這些人都是真正的開過四驅車,四驅作用可并不僅僅用來脫困和越野,單純的認為四驅只是能用來越野,那就大錯特錯了!
首先和大家簡單普及一下汽車的幾個基本概念。
汽車在轉彎的時候,內側輪和外側輪的轉彎半徑是不一樣的,車輪的轉動速度也是不一樣的,為了使汽車能夠正常轉彎,汽車的內外車輪之間就必須要允許有轉速差。因此就需要使用差速器。
所謂“差速器”,顧名思義,就是允許車輪在保持動力的情況下產生轉速差。如下圖所示為什么要采用差速器。
差速器使汽車可以轉彎,但是帶來了一個新問題,就是當車輪失去附著力的時候,由于差速器的特性,發動機的動力會從失去附著力的車輪上流失,另外一個車輪,即使有附著力也無法脫困。
因此,為了增加汽車的脫困能力,在特定的時候,需要將差速器鎖止,這就是汽車差速鎖的作用。差速鎖確切地說應該是汽車差速器鎖。鎖定以后形成一根軸兩側車輪不能產生轉速差,從而控制發動機的動力流失。
在有些情況下,單靠一個或者兩個車輪是無法脫困的,需要將汽車的動力分配到另外的一根軸上,實現四輪同時驅動。以提升脫困能力。于是工程師在汽車前后軸之間安裝了差速器,通過差速器實現軸間動力分配。
但是根據差速器的原理,動力總會從附著力較小的一側流失。雖然實現了四輪驅動,但是如果前后同時有車輪打滑,動力也會流失,就形成了交叉軸工況,此時也會導致無法脫困。
為了使汽車在這種情況下也能脫困,于是工程師設計了中央差速鎖,鎖止前后軸的動力分配。這就是早期硬派越野車上安裝四驅系統的最基本的作用。
現代四驅系統不僅僅用于脫困,對汽車的安全性、穩定性、循跡性都有很大的作用。
隨著汽車控制技術的不斷發展,汽車的四驅系統也不斷的進化,結構和原理也有了很大的突破,四驅系統也衍生了很多變化,從最初的只能用于脫困或者越野的分時四驅,到現在發展出很多用于操控和穩定性的全時四驅、適時四驅。
按照四驅系統的結構和作用分類,汽車的四驅系統可以分為全時四驅、適時四驅、分時四驅三種,不同的四驅系統其作用也是大不相同的。下面跟大家簡單說一下。
- 分時四驅:
分時四驅的核心主要是分動箱,主要是由一個牙嵌式差速鎖組成,掛入四驅以后,前后軸形成一個剛性連接,四輪平均分配動力。
早期的分時四驅是手動掛擋的,需要停車在空擋狀態下掛入,現代的分時四驅大都采用電子控制,操作比較簡單。
分時四驅結構簡單但脫困能力非常高,是越野和極限脫困的不二利器,不過分時四驅鎖止分動箱以后,前后軸鎖定,。如果在高速公路行駛時,是不允許掛入低速或者高速四驅的 ,否則會導致差速鎖損壞或者翻車。也就是說,分時四驅只能在非鋪裝道路中速和鋪裝道路低速使用。使用環境比較有局限。
- 適時四驅
結構上,適時四驅大多采用多片離合器作為動力分配裝置,通常在適時四驅上這個裝置叫“限滑差速器”也叫取力器(請記住各個詞)。目前絕大多數的限滑差速器都是用電控多片離合器作為核心,原理就是當傳感器檢測到驅動車輪打滑的時候,電控系統會壓緊多片離合器,這樣動力就會分配到其它車軸上。適時四驅屬于被動式動力傳遞,四驅狀態動力傳遞路徑是:發動機→變速箱→驅動軸→取力器→車輪(前輪和后輪),適時四驅的取力器和變速箱一般是分離放置的,因此,受限于散熱,沒辦法長時間處于四驅狀態。
雖然適時四驅不能長時間處于四驅狀態,但是現代的適時四驅,可以通過車身傳感器監測車身狀態,在急加速高速過彎等路況主動接通四驅,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汽車行駛的安全性。另外,適時四驅可以結合epc系統共同控制車身姿態,在汽車打滑失控狀態下,適時四驅可以增加汽車糾正的能力。從這個角度來說,適時四驅可以增加安全性的。
目前,國內絕大多數的四驅車型都屬于適時四驅,核心結構都是基于博格華納的NEXTRAC 、HALDEX、TOD等四驅。而對于日系車來說,大部分車型也都有自己的適時四驅技術,比如日系的捷泰格特的ITCC連軸節,被廣泛的使用在日系車上。
- 全時四驅:
一輛車是否是全時四驅?有一個重要的標志就是它是否存在中央差速器(這里有別于限滑差速器),早期的全時四驅的中央差速器通常是機械結構,比如著名的奧迪quattro四驅系統就是由托森差速器構成,現在的部分全時四驅,也有一些使用多片離合器結構,比如斯巴魯的act-4。無論是由托森差速器還是多片離合器構成的中央差速器,都和自動變速箱集成在一起,這樣做的優點就是可以長時間持續的進行動力分配,而不需要考慮散熱問題。
全時四驅動力傳遞路徑是:發動機→變速箱→中央差速器→傳動軸→車輪,全時四驅,顧名思義是四輪時刻都有動力,至于動力的大小,要根據中央差速器的分配,全時四驅是一種主動分配式的四驅形式,相對于適時四驅來說,這種主動分配的四驅形式,可以極大的增加汽車的操控性,同時,在濕滑路面可以避免因為某個車輪打滑而導致汽車的循跡性發生改變。對于安全性有比較大的提升。
全時四驅的代表類型有奧迪早期的quattro系統,奔馳的4matic系統,寶馬的xdrive系統、斯巴魯的VTD、act-4等等。
其實主要還是要根據自己的行駛路況去選擇,如果長時間在城市內通勤,上下班,偶爾有出去釣魚、下鄉郊游等路況,購買一個適時四驅就可以了。
而如果你對于駕駛穩定性比較在意,經常高速出行在北方冰天雪地行駛,那么我會建議你選擇一個全時四驅的車型,當然,不同的全時四驅實際效果也是千差萬別的。
如果經常極限攀爬,極限越野,長途穿越,長途奔襲,這種工況建議還是買一個帶有分時四驅的硬派越野車,極限情況下擁有更強悍的脫困和越野能力。不過分時四驅沒有辦法在冰雪路高速以四驅狀態行駛,也沒有辦法以四驅狀態在鋪裝道路高速行駛,也就是說,在城市行駛和冰雪路行駛時,基本上是沒有任何用處的。
- 分時四驅在兩驅狀態下并不會多費油,四驅狀態比較費油。
- 適時四驅在城市正常行駛,工況油耗比兩驅略多,大概在0.5升左右。
- 全時四驅在城市正常行駛,油耗比兩驅大概要多將近0.7L左右,不過也不是絕對的,比如日系的斯巴魯全系全時四驅,但是它的油耗表現和其他的適時四驅甚至兩驅是一樣的。
我個人是一個四驅擁護者,我購買的四輛車,基本上都是四驅車型,還包括一輛四驅電車。根據前面的論述,四驅不僅適用于越野和脫困,它更主要的作用是提升安全性,在關鍵的時刻,有可能會救你一命。從這個角度來說,我非常建議各位在購買車時優先考慮四驅車型。如果有能力的話,優先購買全時四驅車型。
感謝閱讀到這里,歡迎各位在評論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