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車快兩年沒保養了會怎樣—一直去4s店保養是傻嗎
作者:擼車師兄
在兩年前,我開始了一個長期測試,就是只養護一臺車副駕駛一側可以自己動手保養的位置,主駕駛一側則完全不保養。
目前兩年時間已經過去了,有些位置已經出現了非常明顯的差別,今天就帶大家來看一看車上這些保養和不保養的位置到底有什么差別!
一、門框膠條老化速度不同;
沒有保養過的主駕駛門框膠條已經開始發白了,而且非常明顯,關鍵是這臺車到今天只買了三年,算得上是準新車了。但是副駕駛一側我每隔半年就會用矽質潤滑劑保養一次的門框膠條,目前看起來還和新的一樣,膠條都非常的黑亮,紋路也很清晰。
所以我覺得無論是從膠條的美觀程度,還是從預防膠條老化、變硬、異響,以及最重要的防止膠條日后漏風漏雨的這三個角度上來說,每隔半年保養一下膠條還是很有必要的。
當然有人可能會說,副駕駛車門開關的次數沒有主駕駛多,所以導致主駕駛的膠條老化得更快,但其實膠條老化速度和使用頻次是沒有任何關系的,因為我這臺車使用頻率最低的主駕駛后門膠條也沒有保養過,也一樣存在老化發白的情況。
然后我吸取了很多粉絲的反饋,稍微改進了一下高效矽質潤滑劑使用方法,之前我都是直接往膠條上噴高效矽質潤滑劑,但粉絲這樣操作后說噴的時候容易濺到周圍。
所以現在我是先把高效矽質潤滑劑噴在干凈的纖維毛巾上,然后用毛巾抹到膠條上,這樣施工起來更加精準,而且也更加節省用料,基本上每隔半年保養一次,就能夠很有效的延緩膠條的老化、發白、保持彈性和密封效果。
二、后視鏡折疊速度不同;
上面的動圖大家可能看得不明顯,但實際上我在鎖車后副駕駛的后視鏡停止折疊后,主駕駛的后視鏡還在折疊。
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是因為我每隔半年的時間就會先用高壓氣罐把副駕駛后視鏡縫隙里的灰塵吹干凈,再用高效矽質潤滑劑潤滑后視鏡的電動軸承。而主駕駛這一側后視鏡我完全沒有保養過,雖然它目前沒有出現故障,但是很顯然,主駕駛的后視鏡折疊速度已經明顯沒有副駕駛保養過的后視鏡折疊速度快。
因為矽質潤滑劑不僅可以保養橡膠膠條和塑料零件,它在干燥后還能在物體表面形成一層透明的保護潤滑膜,并且不會粘粘灰塵,所以能夠持續潤滑后視鏡的電動機軸承,防止后視鏡縫隙里因為灰塵越積越多導致的軸承卡滯后視鏡無法折疊或者電機損壞的問題發生。
三、車窗升降速度不同;
為了證明這一點,我特地把主副駕駛的車窗都降到了最低,然后用鑰匙按下一鍵升窗,在玻璃快關上的時候停下來,再用游標卡尺測量兩側玻璃上沿距離車窗上沿的距離,主駕駛約為56毫米,副駕駛約為47毫米,所以顯然副駕駛一側的車窗升起速度要比主駕駛更快一些。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同樣是因為我每隔3~4個月左右,就會清理和潤滑一次副駕駛車窗的導軌,方法就是用一塊干凈的纖維毛巾包住小號螺絲刀插進導軌的下方,再把車窗潤滑劑從導軌上方噴進去,讓潤滑劑順著導軌流下來,大概30秒之后,把螺絲刀順著導軌推上去,這樣就能夠把車窗導軌里面沉積的雜質都清洗出來,一直清洗到導軌里面沒有雜質為止,最后再使用車窗潤滑劑噴一遍玻璃導軌。
這樣就能夠有效地保持車窗的升降速度,延長電機使用壽命,防止隨著車齡增加,電動車窗都會出現的升降速度緩慢、玻璃升降異響、玻璃無法正常升降的故障。
當然我也注意到有粉絲在評論區說,這種車窗潤滑劑如果直接噴在車窗外壓條上的話,玻璃升降時會粘粘在玻璃上,比較難清洗,針對這種情況,我還是建議大家先噴在干凈的纖維毛巾上,然后再均勻的涂抹到外壓條上,這樣既能夠保護和潤滑外壓條橡膠,又能夠節省車窗潤滑劑的用量,也不會噴在玻璃上,一舉三得。
目前這臺車除了以上三個保養和不保養的位置區別比較大之外,還有其它位置區別也很大。
比如用了WD-40多用途產品和高效白鋰潤滑脂保養的車門鉸鏈、荷葉、引擎蓋、鎖扣等等金屬部件。但一臺車一般橡膠部件比金屬部件老化要更早一些,所以這個實驗還會繼續!
并且今年我還加入了底盤容易生銹位置的DIY保養,比如底盤支臂的固定螺栓,因為馬上要到城市的內澇季節了,很多車的底盤在被水浸泡過之后,這些凸出來的螺栓螺紋就很容易生銹,導致日后維修的時候非常麻煩,會增加維修費用。
所以我把高效白鋰潤滑脂噴在這些螺絲上,它能夠有效地保護金屬零部件防止生銹,并且附著力高不易脫落,很適合底盤零部件的保養,自己動手就能做,但同樣我也只保養了副駕駛這一側的底盤,這樣后面就方便對比保養和不保養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