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溝景區現在開放了嗎_海螺溝景區現在開放了嗎?
5月11日,海螺溝景區道路災后恢復重建工程首座隧道貫通。(圖為青崗坪隧道內。)
李蘭可 封面新聞記者 陳遠揚
5月11日,隨著挖掘機揮舞長臂,由甘孜州交通和城鄉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建設,蜀道集團四川路橋交建集團承建的海螺溝景區道路災后恢復重建工程青崗坪隧道最后一層掌子面成功破壁,標志著該項目全線首座隧道順利貫通。
封面新聞記者從項目部了解到,與此同時,該項目共和2號隧道進口至支洞也實現貫通,這座全線最長隧道(全長1453米)掘進進度突破65.5%,為夏季安全度汛提供了有力保障,也為今年10月完成全線基本建成通車目標奠定了良好基礎。
現場
首座隧道貫通 建設者直言意義重大
海螺溝景區航拍圖。
海螺溝景區道路災后恢復重建工程全線起于磨西鎮海螺溝景區大門,經絕壁公路下磨西臺地后,利用青崗坪大橋跨河,沿既有道路布線,由北向南至貢嘎神湯后,再由東向西沿景區專用通道老路布線,止于三號營地,全長約29.130千米。主要控制性工程包含4隧2橋,即青崗坪隧道、共和1號隧道、共和2號隧道、蘭花寨隧道及嘠木溝大橋、向陽坡大橋。
此次貫通的青崗坪隧道全長563米,距項目起點并不遠,入口正對青崗坪大橋。而在隧道對面,這段路曾因垮塌嚴重被稱為“絕壁”的公路如今已面貌一新,邊坡處置基本完成,綠網之下種植的護坡草已經發芽。
“開挖這條隧道,主要是避繞旁邊1處大型高位崩塌、滑坡地點。”站在隧道入口處,海螺溝項目現場負責人陳鵬用手指向左前方。記者注意到,受地震影響,原有道路上方的山體仿佛從山頂往下被撕下了“表皮”,裸露的石頭和泥土在群山之中格外醒目。仔細往上看,數名工人如同“蜘蛛人”一般,從山頂“飛檐走壁”而下,正在進行孤石排危。
提防落石,是海螺溝景區道路災后恢復重建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重要一環。這里地處鮮水河斷裂帶,項目范圍內存在多條斷裂和分支斷裂,巖性極其破碎,受地震影響更甚。全線,項目部配備了15名安全員,設置了23個觀察哨,時刻觀察邊坡落石情況,在確保作業人員施工安全的同時協助車輛、人員安全通行。
青崗坪隧道進口。
而在青崗坪隧道施工中,特殊的地質條件也帶來不小的挑戰。隧道進口出現了較大裂縫,為避免擾動,項目部在洞口段采用機械開挖施工方式進洞,在洞頂采用錨固加掛網噴漿方式進行處置,同時對危巖帶裂縫加強檢測,以確保隧道掘進安全有序推進。
從進洞到貫通,青崗坪隧道施工歷時131天,“對我們來說意義重大。”陳鵬提到,青崗坪隧道貫通后,后續施工的材料運輸及人員通行有了另一條更加安全穩定快捷的通道,同時也極大提振了全體參建者的信心。
捷報
施工有序開展 多個工程節點臨近
共和2號隧道進口。
青崗坪隧道是海螺溝景區道路災后恢復重建工程的一個縮影,項目部建設的4座隧道,也就意味著穿越了4處重大地質災害點,而新建的2座大橋,則是為了繞避2處潛在泥石流沖溝。目前,4條隧道累計進尺已順利突破2456.3米,掘進進度突破59%,除青崗坪隧道實現貫通外,共和1號隧道已掘進650米,共和2號隧道已掘進951.9米,蘭花寨隧道已掘進300.4米,兩座大橋的下部結構已基本完成。
5月11日,共和二號隧道進口至支洞貫通。
此外,項目全線具備條件路段將參照三級公路30km/h技術標準進行建設,把路基拓寬至7.5米,特殊困難路段則參照四級公路20km/h技術標準建設,路基寬度6.5米,并全線鋪設瀝青混凝土路面。同時,項目還將改善部分急彎陡坡線形,增設觀景臺等,全面提升道路行車舒適性及路側護欄安全防護等級。
從青崗坪隧道乘車再往里顛簸前行,記者看到運輸車輛來回穿梭,挖掘機、吊車及工人正在緊張有序地施工。
在向陽坡大橋,橋梁原址設6米石拱橋跨沖溝,為繞避泥石流沖溝路線,設計將橋梁外移同時抬高凈空,從而有效提高行車安全性,降低路段縱坡及路段安全風險,減少路段事故率。
這座長87.13米的大橋,上部結構采用40+40米的鋼-混組合連續箱梁,下部結構采用柱式墩、柱式臺、輕型橋臺,均采用樁基礎,最大橋高約22米。“本月15號,我們計劃進行鋼箱梁首吊,力爭在月底完成吊裝工作,材料運輸和吊裝都是很大的挑戰。”陳鵬提到,因現場施工作業面狹窄,項目部精心策劃,將為鋼箱梁運輸打造專用通道,并采用650噸履帶吊分節段進行吊裝。
據悉,本月內海螺溝項目全線路基、水溝工程將基本完成交驗,共和1號隧道(全長890米)將實現貫通,同時,項目路面施工將全面展開,交安、綠化、房建等工程開始進場施工,項目建設速度再次“升級”。
自今年1月1日正式開工以來,海螺溝項目部始終堅持“開局即決戰”的責任感,高標準嚴要求加快推進施工進度,將“優質、快速、安全、環保、生態、文明”的理念貫穿始終,先后克服了余震頻發、邊坡落石不斷等危險,以及冬季嚴寒施工條件惡劣、道路狹窄材料運輸困難等諸多困難,在規定時間內高質量完成施工節點任務,為今年10月基本完成建成通車打下了堅實基礎,為海螺溝景區開放、推動甘孜州災后旅游經濟恢復做好了交通保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