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裝倒車影像嗎_為什么不建議裝倒車影像
360°全景影像還是很有用的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汽車上面流行起了攝像頭,最先出現的汽車攝像頭是用于倒車影像的后部攝像頭,后面又發展為了360°全景影像用的前后左右4個攝像頭,另外有部分高級車到有車道保持功能,需要有在前擋風玻璃上方的ADAS攝像頭。隨著道路事故的多發,很多人又在汽車上裝上了具備行車錄像功能的“行車記錄儀”,當然,很多中國品牌汽車都有內置行車記錄儀。接著又有人繼續往車上加入各種各樣的攝像頭:人臉識別攝像頭、車內動作監測攝像頭DMS、車外拍照攝像頭、輔助駕駛信號捕捉攝像頭、流媒體內后視鏡攝像頭、流媒體外后視鏡攝像頭……完全有比拼誰的攝像頭更多的意思。
▲部分車型上搭載的攝像頭數量
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攝像頭也讓人擔憂
▲某車型的DMS攝像頭
▲某車型的車內動作識別攝像頭
▲前擋風玻璃上面的ADAS攝像頭
▲流媒體外后視鏡+360°全景影像
隨著攝像頭的增多,人們開始陷入了一種很焦慮的境地:這么多的攝像頭,感覺自己的隱私都無所遁形了,尤其還有一部分車內攝像頭,感覺隨時都有人盯著自己一樣!
▲老被盯著的感覺不爽
▲個人信息保護立法
沒錯,當這種焦慮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有人站出來:
2021年1月1日,《個人信息保護法》開始實施,里面就有明確的條款要求,嚴格保護敏感個人信息。另外還有補充的《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試行)》,將包含人臉信息、車牌信息等的車外視頻、圖像數據定義為“重要數據”,規定“因保證行車安全需要,無法征得個人同意采集到車外個人信息且向車外提供的,應當進行匿名化處理,包括刪除含有能夠識別自然人的畫面,或者對畫面中的人臉信息等進行局部輪廓化處理等”,也就是要把人臉、車牌等信息刪除或者打馬賽克。
回到我們講的車內攝像頭,大家瞬間就覺得個人權利受到了侵害,于是我們就有了一系列信息保護的訴求及措施。
▲車內攝像頭確實可以看到很多非常私密的信息
有段時間大家發現原來的手機APP查看車輛攝像頭的功能被下架了,行車記錄儀還要進行專門的授權……
而大家最關注的車內攝像頭,也有一些不一樣的解決方式。首先會要求用戶進行隱私授權才能開啟相關功能,接著還提供了關閉車內攝像頭的選項,但關閉攝像頭也有幾種思路。在比亞迪的一系列車型上,我們就看到了個不錯的思路——直接使用物理蓋板蓋住車內攝像頭。
▲比亞迪漢車內攝像頭帶有物理蓋板,處于開啟狀態
▲比亞迪海豹車內攝像頭位置處于關閉狀態
是的,直接用蓋板蓋住就是最安全的思路,為信息安全防護加持,給再多都不為過。當然,除了物理上的蓋板之外,還有其他方式來保障信息安全。比如比亞迪汽車在手機APP和車機系統中均為用戶提供了權限管理方案,用戶可自主選擇對應的權限管理策略。同時,比亞迪開發的應用和系統,均采用安全策略防止自啟動,為用戶提供可自主控制的產品方案。
安全方案分為拍攝、傳輸及存儲、應用三個環節,上面攝像頭解決了拍攝環節的風險,而手機APP和車機應用則解決了應用環節的風險,剩下的傳輸及存儲環節,則需要數據加密及放破解的手段。比亞迪則在這方面則是數據多層加密,并進行高強度網絡攻防測試,提升自身能力及產品的安全防護。
▲某筆記本電腦攝像頭采用彈出式設計,不使用時候可直接隱藏關閉
不過現在有個小問題,我手機上面的攝像頭怎么關閉呢?
參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