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井沢酒廠的歷史—啤酒
近幾年,日本威士忌的價格可謂是一飛沖天,許多人想買瓶來品嘗,都被價格勸退。然而在日威瘋漲之前,也經歷過一些煎熬的時光,其中一些沒能撐過危機最終倒閉。雖然留下來的酒款被拍出天價,但酒廠本身卻成為了歷史,令人唏噓。今天就來盤點一下那些消失的日威酒廠。
藝妓系列:又名很好看但買不起系列
曾經的愛爾蘭威士忌、蘇格蘭威士忌、美國威士忌總給人掛嘴邊,而日本威士忌卻無人問津,直到十年后的今天,日威已然封神,高端日本威士忌是一瓶難求,價格也是青云直上,早已超出了日常消費,成為上流社會的奢侈品。
就是在2007年進入歐洲市場,并在次年斬獲許多大獎,因而迅速被歐美酒圈所接受,價格也開始水漲船高。
有些酒的基因是刻在骨子里的,對于而言,它的基因叫高傲。
1956年建廠的它規模雖小,但品質要求卻不低。無論是設備還是原材料,都選用昂貴的進口貨,同時堅持費時費力的傳統生產工藝。另外專心制酒的它連廣告也不屑于打,像日本皇太子到該地旅游并訂購一大批原酒,也不愿宣傳,性情可見一斑。
高傲的它終于沒能熬過經濟危機,一邊是高昂的成本導致高昂的售價,一邊是90年代日本對高檔威士忌購買力的下降,于是被迫關廠。2000年12月31日,最后一任蒸餾師內崛修省完成最后一瓶的蒸餾。2007年,被賣給麒麟集團,2016年,酒廠被夷為平地。一邊是上百萬的拍賣價,一邊是凋零的酒廠,頗有種霸王自刎烏江的感覺。
羽生早期酒標:聽說那個猙獰的浪花源自日本浮世繪
你可以沒喝過羽生,但你一定聽過羽生撲克牌。這家老牌酒廠在1941年由清酒世家東亞酒造建立,主要釀造清酒。1980年引入壺式蒸餾器后開始釀造蘇格蘭風味的威士忌。90年代日本經濟衰退,雖然創始人之孫、研習了大半輩子威士忌的肥土伊知郎在同一時期加入公司,但還是擋不住歷史潮流,羽生被迫停產易主。新老板對威士忌不感興趣,于是羽生在2004年關停,只剩酒窖里的400桶原酒。
羽生撲克牌系列:有錢人都舍不得拿來的撲克
“羽生”這個名字帶著日式的美,又給人一種凋零的感覺,它的沒落讓人惋惜。后來肥土伊知郎又創辦了“秩父”威士忌,憑著對品質的堅持,以年輕的資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可以說延續了爺爺“羽生”的心血了。
肥土伊知郎:不要在意我的名字,在意我的酒就可以了。
鮮為人知的白河威士忌:連酒標都感覺像P上去的
關于白河的記載并不多,乍聽之下還以為是中國的白酒,實際上它是日威的一個品牌。白河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39年,那時候的酒廠生產燒酎和葡萄酒。二戰后被寶酒造(Takara Shuzo)收購并生產威士忌。白河在2003年關停,關停之前也已經不生產威士忌,只作為裝瓶廠了。在90年代停產后,僅有的庫存也被一位神秘人買走。而作為日威歷史的一環,它的生長和消亡都顯得那么神秘和不為人知,可以說代表了那個年代一部分日威的生命史。
麒麟集團:沒錯正是在下,我也沒想到他們后來這么值錢
川崎的名字跟山崎有點像,但是命運卻大不相同,后者是如今的大賣款,價格銷量都水漲船高。而川崎的命運卻有點崎嶇,像及了它的姐妹廠——。沒錯,就是前面提到過的。他們兩家出自同一公司,被一同賣給麒麟集團,又一同被麒麟集團關閉。
川崎“龍”威士忌:小威找了很久才找到的,夠珍稀了吧
川崎主要生產谷物威士忌,他們將蒸餾后的酒倒入雪莉桶和朗姆桶中陳釀。用著復雜的工藝和昂貴的原料,得到了超高的酒精度,細膩的口味和豐富的口感,被公認為是日本有史以來最好的谷物威士忌。如今川崎威士忌已經很難見到了,稀有程度甚至超過了,如果你有一瓶,建議好好收藏。
以上就是給大家帶來的四家酒廠介紹,每一家都很經典,但消失的日威卻不僅只有這些。那是日威歷史上一個瘋狂的時代,經歷了開花,盛放,和凋零。許多的酒廠消失在了歷史中,但也留給了我們彌足珍貴的回味。
歷史的潮流總是擋不住的,總有舊人,總有新貴。我們唯一的遺憾,大概就是沒有在日威盛開的時候——多屯幾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