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萬提馬自達CX5試駕體驗—最新馬自達cx5的試駕視頻
今天,我們一起聊聊這輛CX-5,也由此分享一些試駕車的購買建議。
這輛CX-5是一輛4S店的試駕退役車,車型是2017款2.5四驅旗艦版,上牌自2018年11月,拿車時里程1.3萬公里,試駕車一般是跑不了這么多的,店內經理代步開了不少里程。
4S店退役試駕車,在二手車交易市場里,占據了準新車交易量的不少份額,配置高成色新,性價比是不錯的,但這里面其實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道道。
不過試駕車也可能會有一些讓人顧慮的問題,需要做好心理準備,比如為其他車做配件出庫。
這輛車就是,有過兩個車門以及輪胎的配件出庫記錄,但本車車門是沒有更換過的,記錄跟4S店核實過,原因是試駕車配件有補貼,通過一番運作出給客戶,可以保證較高的毛利。但這也就是說,會有一輛車維修記錄完好(保險還是能查得到的),但實際上換過兩個車門和一些配件。
而試駕車的保養記錄,則可能會被移花接木到別的車上,通過一番操作,去“提升”客戶進店服務的指標。
這兩點是我的一些發現,和幾個業內的朋友討論過,確實會有一些這樣的案例,希望大家做個參考,這種情況光看記錄會被誤導,所以參考的同時,務必要把實車看仔細(同理,有很多記錄看著很好的車子實際車況很差,不能別掉以輕心),畢竟記錄偏差對將來賣車是有一定的影響的。
不得不說,馬自達的設計簡直撩人,這一代的魂動設計語言,處處都流露著動感與科技。
CX-5的車頭,橫貫的細長元素比較多,顯得高聳,不過因為兩側的豎向線條太過平直,缺乏元素,所以正前或者正后方看起來,會顯得車子比較窄,給人一種重心太高的感覺。
但側面看著就很敦實,大曲面塑造了車身的立體感,高腰線和扁平的側窗,都讓車身顯得很厚重,輪眉的折線就像雕塑刻刀刻出來的,加上黑色塑料防擦條的點綴,讓車身的視覺效果非常動感。
內飾方面,做工用料相比于以前的車型,有著質的提升,以前提到馬自達內飾,總是忍不住吐槽,而現在的內飾,在同級別已經可以用豪華來形容了。
中控的設計簡潔卻又有層次感,還有點寶馬的味道,亞光的金屬質感裝飾,增添了些許的高級感,做工用料基本沒有槽點。
這款車搭載的2.5升創世藍天發動機,最大馬力196PS,最大扭力252N·M,給人最直接的感受是輕快,雖然零百成績9秒之久,卻很容易到達高轉速,加速時營造的快感,真是馬自達的絕活,發動機噪音控制也不錯(至少坐在車里的感覺是這樣的),冷車前15秒基本無解,但坐在車內即便是高轉速,也被隔絕掉絕大部分,隔音絕對是這款車給人的最大驚喜。
第一,看好實車車況(這句其實是廢話,在哪兒買車都得看好車況,自己看不好就找人看),并調取維保記錄作為參考,記錄可能比實車壞,但也可能比實車好,這種車源可以直接查詢原始記錄,這樣就不用費勁去看各種APP上面七拼八湊的殘血版了;
第二,記錄中不能對應的,盡量要求賣方說明情況(事實上,這事兒應該不成立,承認自己作弊不太現實),如果不能得到說明,你就要評估影響了,如果內容涉及主要部件和結構件的修復更換記錄,哪怕實車完美,也建議不要購買,因為將來賣車的時候你很難跟下家解釋清楚,會吃很大虧,如果只是涉及到外觀件,倒也無妨;
第三,4S店不僅有試駕車,也有活動車和領導配車,以我淺薄的經驗來看,活動車(媒體試駕車)的車況一般不怎么好,盡量去核實一下,當然,實車為證,車況好其他的因素可以不用特別糾結,車是用來開的,有些車主日常的駕駛就比較暴力,不可深究;
第四,一定要核實配置,一般試駕車的配置都會是頂配+選裝,但也有的缺斤少兩的,可不能為了去買個高配,最后整個低配回來。
補充一條,有些車友對試駕車心理上抵觸,這種情況建議還是別買了,畢竟以后常相伴,影響心情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