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40末日版汽車_bj40末日版2022
常聽網絡上說:“有夢想一輩子都不晚”!改車,一直是疫情開始以來我揮之不去的想法。打算改造的車也不是什么豪車或龐然大物,甚至連A0車型都算不上......
這車是我2020年從臨鎮的電動車市場購買的二手貨。電驅動、四門、雙排座,車身是整體沖壓一次成型結構,做工粗糙,縫隙賊大。從底盤懸掛上講,該車算承載式車身;其實縱梁、承重件之類,也就是方鋼焊的。最詭異的是懸掛,根本沒有“雙叉臂”、“麥弗遜”、“多連桿”可談;就是螺旋彈簧配合上筒式避震器,外加幾根縱拉桿——不過值得稱贊的是,這貨真有越野車的那種斜拉桿,只是點位選的不夠準確!
我要改的就是這輛在國內稱為“老頭樂”的小電車。從公司報備的產品名稱看,叫“四驅觀光車”;市場上則多叫它們“老年代步車”!我自去年有了改這輛車的初步計劃,首先是想削平電池倉與底盤的那塊凸起,以獲得更好的越野通過能力。更大的計劃是給這貨焊一個盡量標準的車駕,讓它成為一輛非承載式車身結構的車型。然后把它目前四不像的懸掛改成至少BJ212那種的“板簧+避震筒”結構。然后是自制前鹿欄和防撞尾梁。如果有可能,還會沿車身外部做一個籠式防滾架;車頂加裝行李架,并在車尾安裝一個蹬車梯......
至于動力,只要電機總成和控制器不出毛病,目前將維持原樣。電池的升級方案有兩種:增加電池組或者是改用鋰電池。小修小改還包括換裝越野胎,以及配套的翼子版!總之,就是把這輛二手“老頭樂”像三菱得利卡的方向改裝!設想遠途可以用皮卡的掛車進行拖運!
假如向靠譜的越野面包車目標改進,通過我所購買的書籍來看,懸掛還是要額外下一點功夫的!最好改車四驅模式;至于電機功率什么的,也需要結合車重進行調整……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龐大計劃進行籌備的同時,目前又有了把這里“老頭樂”進行末世戰損涂裝的想法!哈哈,女人嘛,想一出是一出!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想讓即將被禁止上路的這類“老年代步車”爭口氣——它們不只是很多人口中的“公路頑疾”,也有玩的樂趣!
其實作為一個去過日本的國人,回國后很是驚詫。為什么在日本稱為“K-car”的一眾微型車,也就是2016年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在“車和家”計劃中,推崇的滿足1-2人市區內通勤的微型電動車SEV,怎么最終被劃分到老人團了呢?
在日本,如國內“老頭樂”這樣看著不像車的車(我的暫算極簡陋版),可分為K-car和K-Truck,也就是“微型乘用車”和“微型貨車”。K-Car的外形尺寸要求為:長度低于3400mm,寬度在1480mm以下,高度不能超過2000mm;座位不超過4個,載重量不超過350kg。燃油版的排氣量在660mL以下,最大輸出馬力被限制在64hp;最高時速不超過100km/h。也就是說,除了我手中的這輛“老頭樂”,甚至連奔馳的Smart也不能稱為K-Car!
K-car
貨車版的K-Truck,其實就是K-car的衍生版;所以數據限制依舊以K-car為標準,只是K-Truck車型可以等于,而K-car必須是小于所規定的指標。K-car則占據著日本國內1/3的市場,因此向大發、鈴木、本田、日產、三菱等車企,都要量產的K-car車型。根據2021年的銷量榜單,K-car在日本國內累計賣了1652522輛,其中乘用車型賣了1275836輛,輕貨車為376686輛;占日本當年汽車總銷量的37.15%!
日本國內K-car銷量排行
同樣是在2021年,國內相繼出臺了規定停止生產并禁售低速電動車,并對現存車輛設置了停駛過渡期。工信部也在同期對新版《純電動乘用車技術條件》公開征求意見。從目前情況看,已經涉及到對微型低速純電動乘用車的具體要求。如座位數在4座及以下,乘用型車速低于70km/h;長寬高不得大于3500x1500x1700mm,整備質量不超過750kg。除此之外,還對國內比五菱宏光mini還小的這類車型,從牌照、登記、駕駛資質等進行了規定。
假如這些規定最終能得到很好的落實,也算是我國機動車領域的一次巨大進步!畢竟結合日本的情況看,其市場潛力和經濟利益也是很大的!而我手中的這輛“老頭樂”,雖然最終的結局肯定是不允許上路,可是它作為國內K-car車型的探路者,也算有了它不妄一世的意義!
我也會盡自己能力,把它改裝成一種另類、神氣、精悍、漂亮的小家伙,讓它活躍在越野的世界中,而不至于淪為一堆廢鐵!
(本文創作者“長弓爭青”,本條號代發;還請各位朋友多多捧場,點贊評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