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獅子樓什么意思;水滸傳里的獅子樓
看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陽谷縣,因為書里的許多重點章節故事都發生在這里。陽谷縣隋朝時析東阿縣設立,取縣界故陽谷亭為名,陽谷亭在谷城山之陽。
這里是打虎英雄武松的故鄉:其址在陽谷城東16公里處,這一帶沙丘起伏,莽草無涯,林蔭蔽日,野獸出沒,飛鳥群集,一派荒野景象。
如今這里還有“三碗不過岡”酒店、鄉民告示處、縣衙告示亭、山神廟、“武松打虎處”石碑、虎嘯亭、武松廟、碑林、虎池、猴山、鹿苑等景點20余處。
獅子樓坐落在陽谷縣城大隅首西南角,始建于宋景佑三年,現為水滸旅游線上重要景點。“水滸”英雄武松為兄報仇在此怒殺西門慶,獅子樓因而名揚四海。當代名人沈雁冰、劉海粟、李苦禪、顧頡剛等均有題詠留此。
近年來,陽谷縣圍繞獅子樓建設了旅游區,建有西門慶七進庭院、王婆茶館、武大郎炊餅鋪、古戲樓、玉皇廟、縣衙、獅子樓酒店等。
這里是古代著名軍事家孫臏的誕生地。孫臏,戰國時齊國阿人,今陽谷縣東部人。舊時阿城鎮有孫臏廟,陽谷城北有孫臏閣。孫臏所著兵法失傳久已,1973年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孫臏兵法》殘編,整理得到440簡,1.1萬余言。
陽谷境內名勝古跡星羅棋布,文化積淀深厚。古阿井在陽谷縣城東20公里,古運河西岸,東阿故城遺址中央。井旁有一石亭,建于清光緒五年,至今仍堅固如初。亭下有一石碑,高約5尺,寬2尺余,上鐫“古阿井”三字,篆刻完美,古樸自然。
有關阿井的記載,最早見于《本草》,酈道元的《水經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等典籍均有記述。井水色綠而 重,清冽甘美,富含鈣、鎂、鉀、鈉、鍶等十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用以煮膠,易除雜質,且能增加療效。
陽谷有特產烏棗,亦稱熏棗、焦棗。 1936年修《陽谷縣志》在“特產烏棗”中記述道:“邑為產棗之區。烏棗用鮮棗加火熏制,手術特精。遠銷南省,歲以數萬袋計,獲利甚巨。
陽谷郭屯王家燉雞店自清末祖輩開店始流傳至今,已成為聊城地方名吃。今郭屯王家燉雞傳人又推出“燉雞”和“炒雞”。采用上等公雞做原料,輔以白芷、丁香、茴香等二十余種材料,口味純正,營養豐富,老幼皆宜。
陽谷還有一種布袋雞,其做法獨特,整雞脫骨,將五臟抽去,腹內裝入海參、魷魚、海米、竹筍、香菇、火腿,脖頸裝入水氽丸子,雞蛋煮熟剝皮放于腹后,吃時用筷輕一按,當眾即可下雞蛋,故又名“鸞鳳下蛋”。
參考資料:《陽谷縣志》等。喜歡文章,請點關注、收藏或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