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隧道長度排名(中國最長的20個隧道)
圖為盾構機
如今中國高鐵里程將近4萬公里,穩居世界第1,即使是第2名到第10名國家的高鐵里程總和,也比不上一個中國,在短短十幾年時間里,中國能夠取得如此巨大的突破,也并不是沒有原因的,4大國之重器可謂是功不可沒,它們分別是盾構機、架橋機、鋪軌機以及無縫鋼軌技術,難怪中國能夠從一個技術引進國迅速成長為世界高鐵第一強國。
圖為無縫鋼軌
在高鐵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進行隧道工程,此前中國挖掘隧道只能通過人力手段來進行,不僅施工效率非常低下,并且還容易發生危險,后來中國掌握了自己的盾構機技術,讓隧道挖掘直接實現了高效化,在盾構機技術上,中國也實現了從無到有,然后再到世界第一的蛻變,過去,中國需要花費大價錢才能夠從國外買來二手盾構機,但現在國產盾構機取得技術突破后,不僅性能不輸國外產品,價格僅需國外的一半甚至更低,這也是為何中國高鐵建設成本可以有效降低的原因。
圖為架橋機
同時,高鐵并不是在平地上行駛的,而是會選擇在高架橋上運行,畢竟高鐵時速超過250公里,必須提供相對安全的環境,高架橋就能夠滿足這一點,而架設高架橋也需要特殊的設備,它就是架橋機,因為現代高架橋采用模塊化設計,先造好各個橋墩,然后將橋箱鋪設到橋墩上,這樣造橋就像搭積木一般,效率可以大幅度提升,中國目前已經成功研制出全球首臺千噸級架橋機,即使是40米長的橋箱,中國也能夠輕松安裝。
當所有工作準備就緒后,就需要在路面上鋪設軌道,傳統鋪設鋼軌都是由人工來完成的,并且每一段鋼軌的長度并不長,多名鐵路工人一起就能夠搬動,但高鐵鋼軌不同,因為長度較長,所以只能交給鋪軌機來完成,它甚至能夠實現自動化鋪軌,極大解放了人力,鋪軌機的前端是作業模塊,后端是運輸模塊,支撐軌道的混凝土枕木能夠一節節自從鋪設到路線上,同時兩側可以自動牽引出鋼軌,工人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將鐵軌用螺栓固定住。
圖為鋪軌機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高鐵運行時之所以能夠做到平穩,靠的是無縫鋼軌技術,這種鋼軌沒有明顯的縫隙,所有列車行駛過程中不會產生震動,平穩到可以在列車車廂里豎起一枚硬幣,雖然提出無縫鋼軌容易,但真正想要實現卻很困難,畢竟鋼軌會產生熱脹冷縮情況,進一步導致形變,而縫隙就是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所有鋪設無縫鋼軌需要特殊的技術。
中國成為全球公認的高鐵技術強國后,也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國家請求中國幫忙修建高鐵,直接讓國產高速鐵路技術走出了國門,而這些大國重器也跟著國內施工團隊一起,出現在了世界各地,就連歐洲國家現在也希望中國能夠出手幫自己建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