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山風景區-安塞腰鼓山風景區高度
走遍延安區縣,這一集我們走進安塞區。作為安塞文化的代表藝術形式,腰鼓山、馮家營是腰鼓文化的重要地標。云臺山、安塞大佛寺,是安塞歷史文化的體驗地。
安塞,自古為邊塞之地,有“上郡咽喉”之稱。宋代設置安塞堡,于公元1252年南宋期間立縣,距今已有750余年。在長期的歷史變遷中,安塞一直是中原農耕文化與西部游牧文化的交流地帶,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逐漸形成了既有漢民族特點又有西域其他民族特點的文化特色。成為中國西北地區黃土高原文化保存最好、民間藝術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區域之一。2019年被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那么,安塞有哪些旅游景區呢?請跟我們的無人機一起去航拍探訪。
安塞腰鼓是陜北民間藝術中獨特而具代表性的藝術形式,是這個城市的重要名片。安塞市中心的墩山上,建有一個高達24米的腰鼓,號稱“天下第一鼓”。登上腰鼓山,可鳥瞰安塞城區全景。可以說是安塞的地標。
馮家營距離安塞市區5公里,是安塞腰鼓文化最為濃郁的村子。全村有腰鼓手400多名,目前村子建設了腰鼓主題旅游區,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打造千人腰鼓文化村,使古老的腰鼓村煥發出新時代的活力。
延安通往安塞的道路上,有一處非常險要的山峰,叫做云臺山。
云臺山是一處佛道合一的宗教圣地,在河邊的懸崖峭壁之上,建有西天古佛、真武祖師、玉皇大帝、娘娘廟、三官殿、藥王廟、財神廟等殿宇,是這一地區非常重要的宗教文化體驗地。
安塞縣城北,有一處始建于唐代貞觀年間的石窟,稱作安塞大佛寺石窟,石窟內有大小佛像十余尊,其中最大的一尊高6米多,稱作“安塞大佛”。據考證,安塞大佛為北魏風格,開鑿時期大約為北魏遷都洛陽前后。
安塞也有很多延安重要的紅色旅游景區,例如王家灣毛主席舊居。距離縣城比較遠,有50公里。1947年4月13日至6月9日,毛澤東和中央機關在此居住了58天。毛澤東在這里發表了《關于西北戰場的作戰方針》、《蔣介石正處在全民的包圍中》兩篇著作。并在這里指揮了羊馬河、蟠龍戰役,部署了全國其它戰場上的戰役。
安塞縣城的真武洞,也是曾經的毛主席舊居,我們實地探訪,發現在一個居民樓背后。
南溝生態旅游景區位于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距延安市區15公里,北接棗園、南連萬花。是一處新的鄉村旅游目的地。
圖片來自網絡
不知不覺,延安這個系列, 還剩下志丹和吳起兩集了。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