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柯達野帝的駕駛體驗、斯柯達野帝評測視頻
斯柯達這次請來了古惑仔的原班人馬出演Yeti的廣告,看到他們酷酷的造型重現熒幕,曾經的兄弟情義、友情歲月又勾起了人們對那個時代的回憶。也讓人們對一起出鏡的Yeti有了深刻印象,Yeti本身就是一款非常有男人味的車,以“一起兄弟”為口號,讓我覺得斯柯達這次終于找對了方向,除了方向找對了,新款Yeti的價格全系下調2-3萬元,入門車型售價已經低至12.98萬元,包括我和我的同事都認為,這回這價格,值得買!
2016款斯柯達Yeti于8月7日剛剛上市,新款車型包含3款動力、共計6款車型,售價區間為12.98萬-20.98萬元,新車售價相比2014款車型有了大幅下調,具體售價信息請參照下表:
外觀:變化主要在細節
對于Yeti的外形到底好不好看這個問題,我們就不必再做評判了,每個人的審美不同,說多無益。我想說的是,在講究家族化臉譜的時代,Yeti的外形是獨樹一幟的,它是目前大眾集團里少有的還保持著“個性”的車型。新款Yeti在外觀方面的變化不大,比較明顯的能一眼分辨的,就是車身側包圍和翼子板上的裝飾板。
新款Yeti的另一個變化就是,從車窗開始整個上半身都被涂成了黑色,比如涂黑的車身B柱,還有涂黑的外后視鏡,這些也是與老款車型的明顯區別。從視覺效果來看,應該說是層次感更強了,比以前更好看。
內飾:設計不變 配置有變化
內飾方面的設計并沒什么新變化,不過新款Yeti對配置進行了更合理的分配,無鑰匙進入和一鍵啟動功能是老款全系都沒有的配置,這次出現在1.4TSI頂配和1.8TSI車型上,對實用性有很大提升,除此之外,全系標配全景天窗是新款Yeti的最大亮點,這直接提升了它在同級別車型當中的競爭力。
空間:比途觀小一圈 但更加靈活多變
Yeti的車身尺寸比途觀小一圈,車身的長寬高分別為4459mm/1793mm/1682mm,軸距為2638mm。國產之后的Yeti軸距加長了60mm,但相比起途觀來說還是稍短了一些。不過這并不說明Yeti的空間表現就不好,我們的體驗者身高1.83米,坐入前排調整好坐姿后頭部空間還有一拳兩指,后排頭部空間還剩三指,腿部空間也有一拳,應該說整體的乘坐空間還是比較寬松的。
儲物空間:多處人性化設計 實用性強
車內儲物空間方面,應該說同樣比較令人滿意,常規的儲物格一個不少,中控臺頂部的儲物槽非常實用,平常開車放個手機或者錢包很合適,蓋上蓋子也比較隱蔽。另外車門板儲物槽上安裝的皮筋也是很討巧的設計,放個書本或是文件夾之類的能方便的固定在上面,很用心的設計。還有就是B住和后備廂上的小掛鉤也很實用,掛衣服或者袋子很方便。
Yeti的后備廂空間是該車的一大亮點,所以我們分出一頁來講。首先來說它的后備廂門,新款Yeti的1.4TSI頂配和1.8TSI車型標配了外掛式備胎,這讓它在外形上看起來就很有特點,很有硬派越野車的味道,我個人還是很喜歡這種設計的。不過比較可惜的是除了1.4TSI頂配和1.8TSI車型是標配外,只有中配的1.4TSI手自一體創行版提供選裝,另外三款低配車型都沒有這項配置。不過外掛式備胎也有個麻煩,遇到靠墻或者比較擁擠的停車位的話,有可能會打不開后備廂門。
Yeti的后備廂空間以主流SUV的表現來看不算很大,常規狀態下的容積為430L,應付日常使用應該完全沒有問題。不過靈活多變的空間組合應該是Yeti的最大亮點,實現這一特點的主要原因應該就是它的后排座椅,除了可以前后移動來增大后備廂空間外,折疊之后還能向前翻折,進一步擴大后備廂空間,如果你嫌這樣還不夠使的話,你甚至可以把后排座椅完全拆下來,拿Yeti當拉貨的面包車使都沒問題。
后排座椅拆下之后的地板也比較平整,縱向最大進深能夠達到一米六左右,橫向距離將近一米四,這樣的空間不論是拉貨還是搬家,應該都夠使了吧。如果不是為了拉貨,平時出去玩的時候后排座椅還能拆下來當椅子用,比如跟朋友去野外燒烤或者是跟幾個哥們一起去釣魚,坐這上面肯定比坐馬扎舒服多了。
動力:TSI+DSG黃金組合 行駛品質出色
動力方面,本次測試的1.8TSI車型所搭載的EA888發動機也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了,最大功率118kW,最大扭矩250Nm,與發動機相匹配的是6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相比7速干式雙離合,這臺變速箱的可靠性更佳。動力強勁同時換擋迅速是這套動力組合的最大特點,這套動力組合也同時搭載在大眾旗下多款車型上,技術成熟度上已經毋庸置疑。
Yeti的這臺1.8TSI發動機和DSG變速箱的搭配,開起來的動力表現也跟大眾其他車型很相似,動力儲備充足,變速箱換擋平順,起步加速、超車并線都毫不費力。變速箱在D擋模式下的油門調校有些遲鈍,升擋積極,降擋反應不是很靈敏,能帶來非常穩重平順的駕駛感受。發動機轉速達到1750轉時就進入峰值扭矩區間,渦輪介入時機較早并且不會有明顯的渦輪遲滯。
這臺變速箱在D擋與S擋下的駕駛感受差別還是比較明顯的,D擋下油門響應比較緩慢,變速箱升擋積極,日常駕駛中能帶來較好的節油效果,切換至S擋后明顯性情大變,油門變得靈敏,變速箱會把發動機轉速拉至3000轉以上,整臺車都變得亢奮起來。
加速測試:0-100km/h加速成績9.65秒
加速測試中,起步階段并沒有給人帶來明顯的爆發力,由于雙離合變速箱的自我保護,起步轉速控制在2500轉左右,起步瞬間輪胎有很短暫的打滑,動力在一秒鐘之后才完全爆發,最大G值能夠接近0.5g,最終,0-100km/h的加速成績為9.65秒。
剎車測試:100-0km/h制動成績40.43米
制動測試中,由于懸掛行程較長的原因,車身姿態控制的一般,前懸掛壓縮明顯,車尾也有略微上翹。從制動測試曲線上來看,整個制動過程的制動力比較均勻線性,只不過制動力度不大,最高G值不超過-1,最終的制動成績為40.43米,表現屬于合格范圍內。
操控:底盤緊致硬朗同時兼顧舒適性 轉向精準
Yeti的底盤結構與同門師兄途觀類似,都是采用前麥弗遜式、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掛。底盤調校方面,Yeti同樣繼承了大眾車型一貫的風格,緊致扎實、整體感強,在鋪裝路面行駛時,偏硬朗的懸掛能帶來不錯的行駛穩定性。車身側傾的抑制能力也比較不錯,高速過彎能提供充足的支撐力。同時由于懸掛行程較長,也兼顧了一定的舒適性。
Yeti的轉向同樣繼承了大眾車型一貫的出色手感,在日常駕駛中可以感覺到轉向力度調校的很合適,不輕不沉,能提供較為清晰的路感,同時手感又比較輕盈,即便是女性駕駛者也能很輕松的駕馭。
四驅:配備全時四驅系統 具備一定越野能力
新款Yeti依舊只有頂配的1.8TSI車型配備四驅系統,這套由翰德(Haldex)提供的全時四驅系統,中央差速器結構采用主流的多片離合器式,前后橋均配備開放式差速器。整體結構與途觀上的那套四驅系統一樣,只不過Yeti特別配備了越野模式選項,帶有陡坡緩降、松軟路況制動系統、ASR牽引力控制等功能。
日常行駛中動力輸出主要以前軸為主,當遇到非鋪裝路面或者濕滑路面時,系統會分析各車輪的附著力,通過電控多片離合器,將動力更多的傳遞給抓地力較大軸,再通過輪間的電子限滑,對打滑一側車輪進行制動,將動力傳遞給有附著力的車輪,實現脫困。此前我們已經對老款野帝的四驅能力進行過測試,感興趣的朋友可以
繞樁:180米繞樁平均速度55.24km/h
繞樁測試中,Yeti的180米平均繞樁速度為55.24km/h,在連續的重心轉移狀態下,懸掛對車身的支撐力比較充足,側傾幅度抑制的比較出色,配合精準的轉向,車頭的指向性表現也比較出色,整輛車的行駛狀態給人感覺很靈活。不過由于Yeti的ESP系統不能完全關閉,在極限狀態下還是會介入對內側車輪制動,對平均速度造成了一定影響。
油耗:百公里實測8.26L 燃油經濟性出色
最后我們對新款Yeti進行了油耗測試,對于TSI+DSG這套動力組合,除了出色的動力表現外,燃油經濟性也是一直比較令人滿意的。油耗測試中,我們選擇模擬日常上下班通勤的路況,包含城市普通路段、城市環路、高速公路和一部分擁堵路段。整個行駛里程為101.6公里,擁堵路段占到全程的30%,平均速度30km/h,最終消耗95號汽油8.40L,計算得出的百公里平均油耗為8.26L,這樣的成績對于一款SUV來說非常不錯。
噪音:怠速噪音一般 整體可接受
噪音測試中,Yeti在怠速噪音下的控制比較一般,傳到車艙內的發動機聲音比較明顯,實測的怠速噪音為41.2分貝,這個成績應該說不是很好。不過在行駛起來之后情況有所好轉,變速箱升擋比較積極,發動機轉速始終能控制在比較低的范圍內,傳到車內的噪音大部分都是來自路面的胎噪和風噪。
總結:說起來Yeti來到國內后真是有些命途多舛,光是名字和長相就一直是個爭議話題,也許是突然從遙遠的北歐來到國內有些水土不服吧。不過好在經過兩年的適應,新款Yeti的到來讓我們看到它終于有些入鄉隨俗了,請來了古惑仔原班人馬拍廣告,有效的提升了Yeti的品牌形象。更有誠意的是全系價格的下調,入門版車型的價格已經下探至12.98萬元,在這個價格區間里,德系SUV車型一直是個市場空白,Yeti成了這一價格內的唯一選擇,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Yeti的性價比還是非常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