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比高好還是低好(壓縮比高和低有什么區別)
消費者在選擇增程式電動車時,會考慮多個因素,其中包括車輛的續航里程、能耗、安全性能、駕駛體驗等。深藍S7正是基于這些因素,推出了一款全面優秀的增程車型。其超級增程技術不僅能夠滿足用戶的續航需求,還能夠在各個方面為用戶提供優質的服務,獲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
在增程式電動車的研發過程中,電池容量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一些車企認為,增加電池容量可以直接提升車輛的續航里程,從而滿足用戶的需求。然而,這種做法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車輛的整體性能和使用體驗。
然而,在實際使用中可能會帶來許多不便。例如,車輛的重量增加會影響到駕駛體驗,大電池容易對車內空間造成擠占,這都會影響到用戶的滿意度。因此,車企在研發增程車型時,需要更加注重用戶的實際需求和體驗。
01暢快出行 高效體驗 深藍超級增程技術體驗
為了打造更暢快的電車出行體驗,滿足用戶多場景用車需求,深藍S7增程版做到了CLTC工況下純電續航200km,最高1120km的超長綜合續航里程,徹底打消用戶遠途里程焦慮,無需沿途尋找充電站,加油即走。而零跑C11搭載大電池組,在純電續航方面也可達300km,最大CLTC綜合續航達到1210km。從參數上看,零跑略占優勢。但,冷靜琢磨,如果每天背著一個大電池上下班,是不是無形中增加了負重,而且大電池容易對車內空間造成擠占,再假設有一輛通勤里程200km已經足足滿足通勤剛需,試問,還有必要單求大電池的長續航嗎?
深藍的超級增程技術的核心本質,是滿足市區用電的最佳里程,以不多占用電池組的前提下,滿足用戶多場景出行需求。當然,用戶去買一輛車,是渴望能夠在更多場景去用的,比如平時上下班通勤、節假日回老家、自駕遠途旅游等,如果有輛續航更給力,能耗更省的車,豈不讓出行變得更美好。這一點,深藍S7做的不錯,能夠以更高效率輸出,達成更低油耗。可實現1L油發電約3.3度,綜合油耗最低0.63L/100km(CLTC),在饋電狀態下,依然擁有CLTC低至4.95L/100km(CLTC)的油耗表現。這與零跑最低荷電油耗為5.2L/100km的數據相比,占據絕對優勢。
這樣的數據背后,是深藍高壓縮比深度阿特金森循環、多段分區調頻技術、智慧能量管理控制技術、微核高頻脈沖加熱等多項技術創新加持。可以做到在-30℃超低溫環境下仍可正常啟動,最短5分鐘便可讓電池從零下30度達到到零下10度,不僅將動力性能最高提升50%,同時充電時間也縮短了15%。這對于北方寒冷地區的純電客戶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驚喜。
深藍S7的增程技術帶來無限可能
深藍S7誕生于行業首創的全電數字平臺EPA1,該平臺具有高效率、高性能、高智能、高安全等4大技術特征,能夠滿足用戶全場景電動出行需求,是深藍汽車加速電動時代的技術自信。行業首發的原力超集電驅,具有傳動效率更高的技術優勢,電驅總成效率高達95%。從電驅到操控,從操控到乘坐,為用戶帶來安靜舒適的駕乘體驗,以及長達一千公里的全域無感運行,以強大技術實力占位行業第一增程技術高地。
基于嘯叫變頻主動控制,NVH智能平衡策略,發動機振動主動抑制技術以及全工況低扭振結構設計等四大技術,深藍S7增程版在NVH、動力性、經濟性上實現了完美平衡,啟動發動機運行工況時車內噪聲突變甚至小于1.3分貝。真正實現增程器全域無感運行,讓用戶在全場景出行中都可以靜享旅程美好,不被噪音干擾影響心情。反觀零跑,這家新勢力說的最多的是“全棧自研”。但事實上,零跑在目前的確有一定的研發能力,但在關鍵技術方面的專利數量卻從并未對外界公布。
深藍S7以“提效率,重體驗”為核心的超級增程技術,不僅能夠滿足用戶的續航需求,還能夠在各個方面為用戶提供優質的服務,獲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而與之相對的,一些僅僅依靠增加電池組來提升續航的車型,雖然在參數上有所提升,但在實際使用中卻可能帶來許多不便,如車輛的重量增加、空間被擠占等,這都會影響到用戶的駕駛體驗。
深藍S7的研發團隊深知這一點,因此他們在設計車型時,注重了電池容量與車輛性能之間的平衡。通過優化電池管理系統、提高能量轉換效率等方式,深藍S7實現了在不增加電池容量的前提下,提升了車輛的續航里程和性能表現。這種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的研發理念,正是深藍S7能夠在市場上脫穎而出的關鍵所在。
誕生于百年軍工國企的豐厚土壤,深藍汽車天生技術優勢基因,再加上長安嚴苛的品控體系,讓深藍S7的超級增程技術更具有信賴感。S7上市2個月連續交付破萬,深藍汽車也在9月完成交付17370輛!隨著增程式電動車陣營的日漸壯大,相信能夠潛下心去鉆技術的企業,才能經受住市場考驗。大浪淘沙,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