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年的悅動質量最好、悅動哪年開始生產
[XCAR 測試 原創]
話說在2003年,北京現代伊蘭特的上市,可謂是一把干柴碰上了烈火般的車市,那形勢,怎一個火字了得?如今我們在北京城隨處可見的雙色涂裝伊蘭特出租車,便是以海外第三代伊蘭特為藍本,由北京現代合資生產的。在2015年,北京現代初代伊蘭特終于宣布停產,結束了“四世同堂”的局面。我們今天的主角——全新悅動,其尾標LOGO已經由ELANTRA(伊蘭特)更換為CELESTA(悅動)。這是否意味著它與伊蘭特家族完全劃清了界限呢?還是通過我們的測試來為您解讀吧。
相比老款車型,全新悅動在外觀上的變化可謂是翻天覆地的,我的同事于碩已經在此前發表的試駕文章中對它的外觀、內飾、空間等方面的變化,以及全新悅動與老款車型的關系進行了的介紹,您可以點擊下方的鏈接進行回顧。
外觀上的變動也許是區分新老款車型最為直觀的部分,全新悅動在外觀設計上運用了現代汽車最新一代的家族式“流體雕塑”設計語言,配合標志性的六邊形中網,使全新悅動看上去運動感十足,與老氣這一形容詞完全劃清了界限。
本次測試的車型為全系最頂配的1.6L自動悅心型,廠商指導價為11.59萬元。
全新悅動的前臉設計動感十足,極富時尚感,六邊形設計的中網使前臉營造出更加寬大的視覺效果,鍍鉻線條的運用也使前臉造型更加精致。
全新家族式的六邊形中網格柵自然不會缺席,鍍鉻的設計點綴地恰到好處,豐富的線條運用勾勒出了立體感十足的前臉輪廓造型。
大燈造型銳利時尚,恰巧與中網造型很好的呼應,配備遠近光一體式鹵素光源前大燈,并配有大燈透鏡,同時還配備了鹵素光源的彎道輔助照明燈。
霧燈嵌于下包圍兩側的鍍鉻飾條中間,同樣采用了鹵素光源,并配有透鏡。
全新悅動采用了16寸多輻造型的雙色鋁合金輪圈,輪胎采用了韓國耐克森NEXEN節能輪胎,輪胎規格為205/55 R16。
外后視鏡采用上下雙色設計,并集成有LED轉向燈。
本次測試的頂配車型配備了無鑰匙進入和無鑰匙啟動功能。
車側腰線十分簡潔,并未使用夸張的線條設計來拼存在感,作為一臺家用緊湊型車來看,這樣的低調設計才是恰到好處。
車身尺寸方面,全新悅動的長、寬、高分別為4510*1765*1470mm,軸距為2650mm。
尾部設計并沒有前臉造型來的搶眼,線條和尾燈的布局設計與起亞K2有些許神似,韓范兒十足。
尾燈造型中庸大方,內部采用全鹵素光源,屬同級中的主流配置。
測試車輛配有倒車影像系統,并同時配有四顆倒車雷達探頭,日常使用十分方便。
內飾:配置工藝全面升級
全新悅動的內飾設計同樣是可圈可點的,年輕化的設計很符合其自身定位。整體對稱式設計簡潔大方,做工用料也比較實在,毫無廉價感。
全新悅動的內飾設計時尚感十足,采用對稱式設計的中控面板稍向駕駛員一側傾斜,兼顧了良好的視覺效果和實用性。
方向盤采用皮質材料包裹,3點和9點位置設有多功能設置按鍵,可進行多媒體、藍牙電話、儀表顯示設置以及定速巡航等功能的設定。
黑底白色背光的儀表盤設計簡單,顯示直觀。中央鑲嵌了一塊單色液晶屏,可顯示定速巡航、時速以及藍牙電話等信息。
中央8英寸懸浮式多媒體顯示屏十分搶眼,內建安卓互聯以及CarPlay系統,通過排擋桿前方的USB插口可進行輕松連接。
舒適性配置方面,本次測試的頂配車型配備有自動單區空調、皮質面料座椅、后排出風口等諸多實用性很高的配置,在滿足日常代步的同時,也能進一步增強乘員的舒適性。
頂配車型配備了自動單區空調,采用旋鈕和按鍵的調節組合,可以在行駛中進行輕松設置。
排擋桿前方配有一個12V點煙器接口,一個AUX in接口以及一個USB接口。
排擋桿下方為兩級可調節的主/副座椅加熱開關、駕駛模式選擇以及自動啟/停設置按鍵。
方向盤左后方為大燈高度調節、ESP系統關閉,以及胎壓監測等功能按鍵。值得一提的是,除最低配入門車型外,全系都標配有ESP系統。
1.6L手動/自動悅心型還配備了后排空調出風口。
中高配車型上都配有一塊標準尺寸的天窗,有利于增強采光和加強空氣流通性。
空間:完全可以滿足三口之家
現如今,緊湊型車的空間真的是被各個廠商想盡辦法拼命地開發,用句當下的熱詞就是:“真的被玩壞了”。為什么這么說?一輛車長僅為4510mm,軸距2650mm的緊湊型家用車,對于我這樣一個身高接近185cm的人來講,不論是橫向還是垂直空間,都絲毫感覺不到壓抑。不必過早追溯,就在2年前,能有這樣表現的緊湊型車也是屈指可數的。
體驗者身高184cm,調整好前排座椅后,可獲得四指的前排頭部空間。
前排為體驗者調整好的坐姿,后排可獲得一拳的腿部空間,頭部空間雖有些局促,但也是意料之中的。
排擋桿前方的凹槽中可以放下一部iPhone 7 Plus大小的手機。
排擋桿后方有兩個杯座,底部配有防滑膠粒。
中央扶手箱的深度表現不錯,內部空間也十分規整,實用性很高。
門板內側拉手的底部為封死的設計,放些零錢和臨時票據等非常方便。
本次測試的頂配車型配備了后排中央扶手,雖然上方并排挖空設計的杯座沒有內嵌式的杯座實用性強,但出于成本的考量,我認為這樣的設計也是不錯的。
行李廂空間十分規整,進深表現也不錯,最大容積為490L,可能還是由于成本的考量,并沒有提供后排椅背放倒功能。
動態表現:擁有良好行駛質感
乍看上去,全新悅動依舊使用的是現款悅動上的那臺1.6L自然吸氣發動機,但事實上并非如此。相比老款車型上搭載的代號為G4FC的1.6L自然吸氣發動機,全新悅動搭載的這臺1.6L GAMMA發動機在保證同等動力表現的情況下,將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數值進行了一定削減,并將現款車型老舊的4AT變速箱升級為6AT,使整體平順性有明顯提升,同時使能耗也能有所降低。
全新悅動上搭載的這臺1.6L GAMMA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90.2kW(123Ps)/6300rpm,峰值扭矩150.7Nm/4850rpm。
傳動方面,與1.6L自然吸氣發動機相匹配的是一臺6速自動變速箱。
底盤方面,全新悅動使用的還是我們在同級車型中常見的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掛,后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掛。
這臺四缸1.6L GAMMA自然吸氣發動機,從賬面數據上來看并不出彩,甚至可以說表現平平,但我并不能由此妄下結論,因為它確實給了我點小驚喜。
油門踏板的初段響應比較敏感,我想這也是為了彌補發動機低扭動力偏弱的缺憾,但當你深踩油門踏板超過1/2的位置時,整體油門響應便少了初段時的機敏,開始轉變為慵懶的性格。
變速箱由老款4AT升級為6AT,換擋齒比的大幅降低使全新悅動在平順性和燃油經濟性上都有了不小的提升,如果我給這套動力總成打8分,我認為其中5分都是這臺6AT變速箱掙得的。
可以感受到,全新悅動的底盤在努力營造一種緊致平穩的行駛質感,這種底盤帶來的些許高級感和現款悅動相比,是顛覆性的。
全新悅動的隔音性表現稍顯遜色,發動機噪音隔絕的還算到位,并不會有過于惱人的嘶吼聲傳入車內,反而是風噪和胎噪會使良好的乘坐氛圍被打破。
性能測試篇
◆性能測試:
本來我以為,這又會是一次我十分不情愿地將一臺性格明顯偏向家用的緊湊型車,強拉上測試場的“鬧劇”。但就這些天的駕駛和接觸來看,這次我對這臺全新悅動的期望并不低。同樣,令我欣慰的是,經過一系列的測試,每一環節這臺全新悅動都表現的讓我十分滿意。
懸掛的整體表現還是相對比較出色的,偏硬朗的懸掛設定此時對側傾的抑制貢獻不小。同時,懸掛對底盤提供的良好支撐性,使激烈繞樁時的車身姿態也相對穩健。
轉向系統在高速繞樁時手感偏重,但指向精度還是不錯的,車身尋跡性表現也同樣良好,確實出乎我的意料。
為了使測試更加貼近消費者的用車環境,在本次加速測試中,我們不僅進行了常規的0-100km/h加速時間測試,還測試了將車輛空調開啟后的加速表現,結果讓我非常意外,請往下看。
加速姿態平穩沒話說,值得一提的是,全新悅動的整個加速表現在空調開啟或關閉的狀態下,差別并不大,完全可以控制在1s之內,所以在炎熱的夏天你并不會在開啟空調后感受到明顯的動力落差。
空調關閉狀態:
空調開啟狀態:
剎車測試成績:
全新悅動的剎車姿態十分穩健,前懸掛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撐性,雖然最終剎車成績表現平平,但整體剎車過程還是能給駕駛員很強的信心。
◆油耗測試:
本次油耗測試共計行駛110.8km,全程開啟空調,車輛默認使用NORMAL駕駛模式,整體行程中包含環路暢通路況約28km,城市擁堵道路約38km,高速暢通道路約45km。行車電腦顯示的平均油耗為7.8L/100km,實測油耗7.59L/100km。
編輯點評:和這臺全新悅動朝夕相處了一周的時間,這臺車給我最直接和最突出的感受就是,你并不用在如何適應它上浪費過多時間,它真的極具親和力,也很好上手。與此同時,這臺全新悅動還擁有豐富的舒適性配置、良好的車內乘員空間以及分布合理的儲物空間。所有的一切,加上它7.99萬元的入門車型售價,無需多言,期待它日后的銷量便是了……
相關車型配置表
添加“愛卡汽車”微信公眾號,每天獲取汽車圈兒一手最新資訊!
myxcar
↑↑↑(長按上方可復制至微信添加朋友并關注)我們每天都會推送最新車事、新車資訊,快來關注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