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質保期內免費項目-4s店三年質保檢查有必要去嗎
作者:擼車師兄
本期問題:
1、“正廠”零件和“原廠”零件,有什么區別?
2、為什么換原廠零件沒質保?也不能開發票?
3、為什么副廠零件又便宜,又有質保?
一、“正廠”零件和“原廠”零件,有什么區別?
汽車維修和汽車日常保養不同,在維修的時候,有很多零部件我都強烈建議大家用原廠認證的或者正廠的。
原因很簡單,一臺家用車一萬多個零部件,其中很多關鍵零部件的廠家,是被原廠給綁定的,也就是它只服務于主機廠,比如車上大多數的橡膠零部件:發動機機腳墊、底盤膠套、車燈、減震器等等。
就拿本田思域發動機機腳墊來說,在各大電商平臺能搜到的相同產品,但是只要去咨詢,都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就是這些機腳墊大部分都不是原廠的,而是所謂的“原廠品質”,說白了就是所謂的“正廠”或者“配套廠”的。
也就是說雖然和原廠機腳墊不是同一家工廠生產的,但是他的工廠也是正經工廠,也采用了比較高的生產要求,自我感覺能在品質上和原廠有得一拼,并且能夠提供發票和質保,一般情況下是一年質保甚至是三年。
這種正廠零件的特點就是價格相對原廠比較便宜,質量乍一看,如果是外行也會覺得挺好的,但也有少部分零件會比原廠價格更高,
比如很多大的減震器品牌,他們采用了更高的制作標準,并且減震器這種零部件的溢價也高,市場上炒得很熱,利潤空間大,所以就會出現原廠價格和正廠價格倒掛的情況,這也是正常的。
二、為什么換原廠零件沒質保?也不能開發票?
這是因為很多汽車零部件的制造廠,只服務于主機廠的,它自己不會在官方渠道把零部件賣給第三方。
所以理論上普通消費者獲取這種原廠零部件的唯一渠道就是4S店,這其實是某種意義上的“壟斷”銷售,所以價格往往非常離譜,但是有質保也能開發票。
那網上賣的原廠零部件能不能買呢?可以買但風險很大。因為有很多各路“大仙”抓住這個機會,從各種各樣的渠道弄來的貨,比如從4S店的渠道,或者是工廠的渠道,把這些零部件弄出來賣。
所以在網上和線下也能買得到,價格也會相對4S店便宜一些,但都有同一個問題,就是開不了發票,而且也不能提供質保。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的拿貨的“渠道”嚴格意義上來說,是違反了零件廠和主機廠的綁定協議的,所以他們拿貨自己就沒辦法開票,那他怎么給買的人開票呢?質保就更別提了。
當然,如果它賣的是貨真價實的原廠件,那其實也不需要質保,因為供給主機廠的零件本身質量要求就比較高,不太容易出問題。
也有些大的修理廠,給消費者用了這種非正規渠道原廠零部件之后,對自己的拿貨渠道和施工質量有信心,也能以修理廠的名義提供質保,這個只能說是修理廠老板的本事,和零部件本身關系不大,就算它給你用副廠零部件,它也敢給你質保。
三、為什么副廠零件又便宜,又有質保?
因為家用車的副廠零部件,生產廠家往往都能提供質保,因為他們也是合法的工廠,只是在規模、原料質量和加工精度上,距離能夠給主機廠供貨,還有比較大的差距。
所以生產出來的零配件,質量良莠不齊,可能有一批次質量還不錯,但是另外一批次質量就很差,但好在價格低,也能正常開發票,所以可以提供質保。
即便是有人不幸遇到了質量差的那一批,修理廠也可以在質保期內免費換一個新的,就這樣副廠廠商也能保證利潤,如果能撐過質保期不出問題,那就大賺特賺了。
所以我們普通的車主,去修理廠換零件的時候,往往面臨的就是,換副廠零件,便宜、能開發票、能質保1年以上。換正廠零件,比副廠貴很多,價格接近原廠,能開發票也能質保。換原廠零件,在4s店可以質保也能開發票,但是超級貴,在修理廠會略微便宜一點點,但是不能開發票零件也不能質保。
我相信大多數普通車主,最終還是會選擇副廠零部件,這也就是為什么副廠零部件會充斥整個汽車后市場的原因,修理廠老板是在賭一個它不會馬上壞的概率,往往是能賭成功的。
消費者要么是不懂這些被修理廠騙了,要么以為有質保就沒事兒,要么就是圖個便宜,最后的結局就是大家經常會在各種修車博主評論區,看到的最多的一句話:車,就是被修壞的!
當然,糟糕的零件只是造成這種情況唯二原因中的一個,第一個原因就是我上一個節目里說的,修車的工時費,沒有到真正給到幫你修車的人手上。
所以各位如果想要自己的車盡量保持健康,關鍵時刻不掉鏈子,修車還是要盡量使用原廠或者正廠的零部件,然后找到直接給你修車的人,把錢和零件交給他。
如果這篇文章能讓你的車被修的更好,那么請把它轉發分享給你的朋友,并且幫我點個贊!如果你想要獲得更多自己動手保養汽車的姿勢,關注《擼車師兄。,每周三、周五更新,我們下期再見~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