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款最新汽車報價大全-2023款最新汽車報價大全豐田
十年前,日、德系車在中國市場可謂是如日中天,它們無論是市場銷量,還是品牌口碑都深得中國消費者的信賴。近十年來,中國自主品牌轎車飛速崛起,它們以強大的產品競爭力奪回了本該屬于它們的市場份額。
其中,中國和外國品牌在緊湊級轎車市場的競爭最為激烈。那么如今的中、日、德系車型的實力究竟如何呢?
2022年,日產軒逸、大眾朗逸、以及比亞迪秦家族分別以420665輛、351130輛、341943輛的銷量成績位列2022年緊湊級轎車銷量排行榜前三甲。
接下來,教授就分別對這三款熱銷車型進行對比,看看誰更能打。
日產軒逸作為2022年的年度轎車銷冠,它為消費者提供了相當豐富的車型選擇。在教授看來,較低的起售價和豐富的車型選擇是它能夠大賣的主要原因之一。
具體來看,2022款的日產軒逸擁有3種不同的動力總成,動力系統涵蓋了燃油和混動兩種,并根據配置差異共為消費者提供了11款在售車型,售價區間為9.98萬-17.49萬元。
大眾朗逸一共提供了13款在售車型,售價區間為10.09萬-15.09萬元。和日產軒逸一樣采取兩代同堂銷售的大眾朗逸的車型數量比之前者有過之而無不及,只不過后者的起售價相對而言會更高一些,并且也沒有提供新能源版本車型。
有意思的是,中國自主品牌車型即便在數年以前也是主打低價高配的,但秦PLUS DM-i這款國產車反而是三款車型之中價格最貴,終端優惠最少的車型。
前不久才上市的2023款秦PLUS DM-i冠軍版只提供了5款在售車型,售價區間為9.98萬-14.58萬元。此外,秦PLUS還是三款車中唯一一款提供了純電版本的車型,它的6款EV車型售價區間為14.18萬-17.88萬元。
中國消費者喜歡大車,因此無論是中國自主品牌車型,還是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品牌車型,都會想方設法盡可能將汽車的三圍尺寸、內部空間往大了做。
比亞迪秦PLUS的長寬高分別為4765mm、1837mm、1495mm,軸距為2718mm。車身尺寸方面,比亞迪秦PLUS全面領先。
日產軒逸的長寬高分別為4649mm、1815mm、1447mm,軸距為2712mm;大眾朗逸的長寬高分別為4678mm,1806mm、1474mm,軸距為2688mm。這兩款合資車型在車身尺寸方面各有勝負。
眾所周知,軸距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決定轎車的車內乘坐空間上限。
總體來看,日產軒逸雖然車身長度最短,但它的軸距已經超過了2700mm。在夸張的軸長比加持下,日產軒逸的軸距和秦PLUS一樣達到了緊湊級轎車的中上水準,而大眾朗逸的軸距則仍然處在同級中游水準。
從空間上來看,2712mm的軸距加上日系車堪稱藝術的空間優化能力,讓日產軒逸造就了它優異的乘坐空間。反觀大眾朗逸,它作為一款中國特供車,在軸距方面的表現卻只能算是中規中矩,這多少有些不應該吧?
教授曾經不止一次說過,和目前主流的自主品牌緊湊級轎車比起來,配置并不是比亞迪秦PLUS 的強項。然而,和大眾朗逸、日產軒逸這兩款合資車型比起來,前者的配置仍然有著不小的優勢。
以最低配車型為例,盡管三款車型都全系標配了ESP車身電子穩定系統、胎壓報警等安全配置,但只有秦PLUS標配了6個安全氣囊,而大眾朗逸、日產軒逸的入門車型則只配備了2個安全氣囊。
駕駛輔助方面,秦PLUS和大眾朗逸標配了后駐車雷達、上坡輔助功能,倒車影像、定速巡航、自動駐車、無鑰匙啟動、遠程啟動等功能則是比亞迪獨有。至于日產軒逸,它的入門車型所搭載的駕駛輔助配置幾乎為零。
舒適性配置方面,秦PLUS是唯一一款全系標配了支持四向調節的皮質方向盤、皮質座椅,以及自動恒溫空調的車型,大眾朗逸和日產軒逸的入門車型只配備了僅支持上下調節的搪塑方向盤、織物座椅以及手動空調。
智能化方面,秦PLUS一樣也是唯一一款標配了智能車機的車型,它入門車型配備了8.8英寸液晶儀表盤,以及10.1英寸可旋轉液晶中控大屏。軟件層面,它標配了支持OTA升級的DiLink4.0智能網聯系統。
總的來說,盡管比亞迪秦PLUS作為一款并不以配置為最大賣點的車型,但它的配置和同價位主流合資品牌緊湊級車型比起來也仍然是一大優勢。
動力性能方面,比亞迪秦PLUS、大眾朗逸、日產軒逸這三款車型都有著相當豐富的動力總成,并且它們的動力形式也各有不同。
其中,秦PLUS根據動力形式的類別分為了混動和純電兩種車型,在這兩種車型下又根據性能、續航差異分為了55KM、120KM兩種DM-i混動版車型,以及EV400KM、EV500KM、EV600KM三種EV純電版車型。
由于秦PLUS的車型后綴對應的都是它在NEDC工況下的純電續航里程,因此教授不再過多贅述。
電機性能方面,秦PLUS DM-i 55KM版本車型電機總功率為132kW,總扭矩為316N·m,0-100km/h加速時間為7.9秒。120KM版本車型電機總功率為145kW,總扭矩為325N·m,0-100km/h加速時間為7.3秒。
秦PLUS EV車型除了頂配的EV600KM車型搭載了總功率為135kW,總扭矩為280N·m的電機之外,其余車型的電機總功率、總扭矩均為100kW和180N·m。
軒逸一共擁有傳統燃油版和混動版兩種不同的動力類型,但它的動力組合相對而言并不復雜。燃油版車型均搭載了1.6L自然吸氣發動機,但它們在發動機動力調校以及變速箱匹配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
其中,軒逸經典款車型提供了手動(MT)和CVT變速箱,發動機最大功率為90kW,最大扭矩為155N·m;全新軒逸則全系標配了功率更高的發動機和CVT變速箱,發動機功率達到了99kW,最大扭矩也提升到了159N·m。此外,軒逸電驅版車型的最大功率為100kW,最大扭矩達到了300N·m。
大眾朗逸全系只提供了傳統燃油版本的車型,在三款車型當中動力形式最為簡單,但它有著包括1.5L+5MT、1.5L+6AT、1.2T+7DCT、1.4T+7DCT、1.5T+7DCT在內的5種動力組合。
其中,1.5L+5MT最大功率為82kW,最大扭矩為145N·m;1.5L+6AT最大功率為83kW,最大扭矩為145N·m;1.2T發動機最大功率為85kW,最大扭矩為200N·m;1.4T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10kW,最大扭矩為250N·m;1.5T+7DCT最大功率為118kW,最大扭矩為250N·m。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10萬-15萬元價位段的緊湊級家用車,消費者最關注的往往是它們在日常用車生活中的能耗表現,而不是它們在極限狀態下的性能如何。
能耗方面,比亞迪秦PLUS EV作為一款純電動汽車,它的電能當量燃料消耗量僅為1.4L/100km。這也就意味著它每百公里能耗折算下來約等于1.4L燃油,和傳統燃油車基本沒有可比性。
在NEDC工況下,秦PLUS DM-i車型的虧電油耗為3.8L-4.6L/100km;軒逸電驅版綜合油耗為4.1L/100km,燃油版綜合油耗為4.9L-6.1L/100km;大眾朗逸綜合油耗為5.6L/100km左右。
盡管比亞迪秦PLUS、日產軒逸、大眾朗逸都是實打實的家用買菜車,它們都有著相當出色的能耗表現,但我們仍然能夠從動力形式上看出三者之間存在的明顯代差。
拼硬件、拼配置、拼堆料,中國車企近年來從來都沒有輸過,到了秦PLUS這樣的銷量神車這里自然也沒有輸的理由。如今,中國汽車已經開始和外國品牌在同級別、同價位的市場上正面硬剛,而這其實才是中國車企需要堅持的一場硬仗。
在教授看來,秦PLUS在2022年已經幾度將日產軒逸、大眾朗逸等車型推下銷量神壇。到了2023年,以秦PLUS為首的中國車在百花齊放的緊湊級轎車市場還將更加大放異彩。接下來,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