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323和馬自達323一樣嗎(海馬323與馬自達323)
海馬汽車的恩怨情仇。
海南馬自達成立于1992年,是國內較早成立的合資車企,當時海南汽車廠從菲律賓購置了一套福特的生產設備。馬自達方面又拿出一些過時的模具和生產資料作為出資。海南馬自達就這么成立了。海南馬自達雖然成立了車子也生產出來了,但車子過時落后卻不是它們真正面對的問題。
事實上由于國內的汽車市場當時處于完全沒有發育的階段,所以第六代323在當時還算得上是不錯的車。海南馬自達真正所面臨的問題是沒有生產資質,沒有生產資質造出來的車就是不合法的,沒有辦法正常辦理手續銷售到全國各地。所以早期海南馬自達生產的車都主要集中在海南島內部消化了。但海南島畢竟市場有限,于是無奈的海南馬自達只得做出了一個無奈的選擇-找有生產資質的廠家掛靠。
后來在政府的撮合下,海南馬自達劃撥了自己的一部分資產給一汽,雙方成立了"一汽海南馬自達有限公司"。由于是海南方面找到的一汽,所以雙方的合并肯定是一汽說了算的。在當時的情況下一汽甚至可以決定海南馬自達的生死。在這場重組中一汽幾乎沒有付出任何代價。甚至在當年簽訂的協議上用的還是"兼并"一詞,是一汽"兼并了海南馬自達。
雖然生產資質的問題解決了,但海南馬自達的噩夢才剛開始。畢竟一汽對海南汽車廠完全不感興趣。一汽真正惦記的是這家公司的后三個字"馬自達"。重組之后海南馬自達開始重新生產第六代323,并開始面向全國銷售。
海南馬自達當時還為新版的第六代323換上了一顆"豐田芯"-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8A發動機。但此時已經接近千禧年了汽車市場飛速發展,六代323已經錯過了它占領市場的最佳時機,所以復產的323銷量慘淡也并不意外。
有了生產資質的海南馬自達肯定不會就此甘心,它必須要引進新車型來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
2001年第一代馬自達5-馬自達,Premacy在海南馬自達投產,海南馬自達給它取名"普力馬"。據說當時一汽方面想要在長春生產這輛車,未能如愿。2002年第八代馬自達323分命令在海南投產,一汽再一次提出想要在長春生產這款車,海南方面依舊沒有答應。
一年之后馬自達又來新車了,經過一汽的不懈努力,這次一汽終于成功的爭取到了新車的生產權限。與國際市場接軌的最新型轎車,這次將由一汽轎車馬自達生產。這輛車就是我們都非常熟悉的馬自達6。借著海馬搭的橋,一汽終于成功的與馬自達聯姻。
故事發展到這里對于一汽來說,海南汽車廠已經失去了它的利用價值,所以在馬自達后來的故事里就沒有海南馬自達什么事了。
2006年馬自達和海南汽車廠的合約到期了,雙方的合作自然也就終止了。此時一汽靠賣馬六就已經賣到數錢數到手抽筋,并且長安方面的合資公司也已經在部署中了。就算未來馬自達會依照法律在國內組建兩家合資公司,無論如何也是輪不到海南的。雖然彼時的長安汽車還不是很強,但干掉海南汽車廠還是輕輕松松的。就這樣海南汽車廠對馬自達也失去了利用價值。
從2006年開始,海南馬自達這個公司就不復存在了。但馬自達允許海南。彼時被馬自達拋棄之后的海南汽車廠更名為海馬汽車。繼續使用馬自達的技術進行生產和研發,只是不能夠繼續使用馬自達的商標,外觀和馬自達323是百分之一百完全一樣的,但車標換成了和馬自達商標頗為相似的海馬商標。原車名"Famili"也改成了一字之差的"Family。不得不說海南這一手擦邊球打的還真是六到飛起。
2009年海馬僅剩的最后一條命根子也沒了,馬自達終止了與海馬的技術合作,也就是說海馬從此以后不僅不能使用馬自達的專利技術,就連近幾年延續下來的外觀設計也得改,因為這里面涉及到外觀專利的問題。于是大家就能看到從那之后的海馬汽車越來越放飛自我了。從此以后馬自達跟海馬汽車你是你,我是我恩斷義絕相忘于江湖。對此你怎么看?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