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新能源電動汽車價格表-大眾新能源電動汽車價格表及圖片
關注汽車圈的人都知道,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卷出”了新高度,不少汽車廠商都在主動宣布降價。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上汽“電動雙杰”,同時定位也都是全球電動車的大眾ID.3和MG MULAN也選擇降價:在ID.3宣布降價后不久,MG MULAN也推出了24000元的限時政策,面對這2款有政策支持、定位相近的純電動汽車,許多消費者不知道如何選擇。
今天我們就做個對比,看看大眾ID.3和MG MULAN,誰是更好的選擇?
從定位來看,ID.3和MG MULAN不僅都是純電緊湊型車,而且主打市場都是年輕人的市場,而想要贏得年輕人的青睞,首先就得有不錯的顏值。那么,ID.3和MG MULAN的顏值,能讓年輕人“心動”嗎?
我們先看ID.3。
整體來看,ID.3采用了圓潤飽滿的車身線條設計,前臉處的貫穿式燈帶與兩側大燈相連,并且,這套大燈組的造型微微上揚,既兼顧了科技感,也多了一份呆萌可愛的視覺效果。
側面來看,ID.3還采用了時下流行的雙拼色風格,整車看起來比較潮流時尚。
再看MG MULAN。
其采用了明顯的跨界設計風格,整車姿態比較靈動,沒有太多復雜的線條裝飾。具體來看,MG MULAN的前臉搭載了靈動科技矩陣大燈,搭配主動進氣格柵、豎條參數化設計的碳纖維競技前唇,年輕化氣息比較強。
視線再轉到車側處,MG MULAN采用了簡單的雙腰線修飾;車尾部分,MG MULAN則是搭載了鏤空雙幅氣動懸浮尾翼。
再看內飾設計。
大眾ID.3的內飾設計采用了極簡設計思路,中控臺、座椅織物面料等部位的色彩與外觀色彩保持一致,使得整個座艙看上去年輕又前衛。而且,ID.3搭載了懸浮式設計的5.3英寸液晶儀表盤+10英寸中控屏,科技感較強。
MG MULAN的內飾設計也比較簡潔大氣,幾乎所有的線條都是橫平豎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車廂的視覺寬度;并且,大量搪塑軟材質的使用讓可觸及的區域的手感更柔軟,再加上麂皮材質、高亮黑噴漆材質,質感不俗。
屏幕方面,MG MULAN的10.25寸多彩中控屏、7英寸液晶儀表盤的雙懸浮屏搭配7個功能按鍵,并搭載了斑馬維納斯2.0智能系統,具備90秒連續語音、智能App車控等功能。
在外觀設計上,ID.3和MG MULAN各有特點,那在空間方面,這兩款都采用了“四輪四角”布局的車型,又分別能帶來怎樣的體驗呢?
既然聊空間,那首先我們得聊聊尺寸。
車身尺寸方面,ID.3的長x寬x高分別為4261x1778x1568mm,軸距為2765mm;MG MULAN的長x寬x高分別為4287x1836x1516mm,軸距為2705mm,兩者互有優勢。
實際乘坐體驗上,ID.3后排的純平地臺省出了不少腳下空間,同時,座椅由織物和皮革兩種面料拼接而成,舒適性不錯,但座椅有明顯的抬高,因此壓縮了一定的頭部空間。
從實際體驗來看,MG MULAN的實際乘坐空間表現接近中級車水平,座椅比較寬大,同時全系標配主駕電動調節、前排座椅加熱功能。有些可惜的是,地臺有微微隆起,好在對中間乘客影響不算大。
儲物空間方面,全車設計了28處便利儲物空間,后排座椅支持4:6比例放倒,最大行李容積可達986L。
在動力布局方面,ID.3和MG MULAN還均采用了后置后驅的動力形式。那么,在年輕群體關注的動力操控方面,這2款電動車能帶來良好的駕控感受嗎?
我們先來看看ID.3的動力參數。
其最大輸出功率為125kW,峰值扭矩310N·m,百公里加速時間8秒,能覆蓋用戶的日常出行需求;MG MULAN的最大輸出功率達到了330kW,峰值扭矩600N·m,破百時間僅需3.8秒,動力性能更強一些。
在實際駕駛過程中,ID.3的底盤繼承了大眾家族的德系操控,大小震動過濾得干脆利落,底盤比較有韌性,有一定的高級感。
至于MG MULAN,得益于50:50軸荷比和五連桿獨立后懸架,這款電動車的駕控表現比較出色,一定程度上能做到“車隨人動”,并且它的轉彎半徑僅有5.3m,入彎姿態比較穩健,結合較低的離地間隙和重心,車輛快速過彎時候也能有不錯的側向支撐性。
不過MG MULAN高速時候的轉向手感稍重,剛開始駕駛這款車的用戶,需要適應一段時間。
動力性能是電動車的核心產品力之一,電動車的續航里程也備受消費者關注。
ID.3和MG MULAN的續航表現又如何呢?
ID.3的最高續航為450km,這樣的續航足夠覆蓋用戶的用車需求,也能滿足用戶的跨城市出行需求,不過MG MULAN的續航會更高一些,達到520km。
值得一提的是,在安全性方面,ID.3車身的高強度及以上鋼材占比86%,熱成型鋼占整車24%,還在車身關鍵部位采用了1500MPa的超高強度熱成型鋼,電池包還應用了鋁合金下殼體框架、120道飛行激光焊接加持的底部護板等材質。
MG MULAN的安全性也不賴,其不僅達到了Euro NCAP歐洲五星安全標準,采用了三重防撞梁設計、CPM電容應用,以及擁有上汽“魔方”電池的“零熱失控”防護體系,并采用了REACH法規環保標準工程材料,還通過了歐盟ECE認證及E-MARK認證。
作為合資大廠出品的純電車型,大眾ID.3產品力均衡,用戶想要的基本能給到,降價后更值得考慮。
而同樣是上汽出品,MG MULAN不僅在年輕化的設計上有亮點,而且在舒適性、駕控和續航等方面稍占優勢。
那么,你覺得大眾ID.3和MG MULAN,誰更能贏得你的青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