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650i報價及圖片2021(寶馬650i敞篷多少錢)
[ 資訊 - 牛車網 ]
堅持自我這四個字總讓人拿來與固執、偏執一詞聯系在一起,還有人說所謂的堅持自我無非是沒本事的人給自己找借口罷了。但若不是這個世界上有這些人存在,那么很多能稱之為精髓的東西,可能我們這一代人已經了解不到了。
中大型豪華 GT 轎跑車向來都是有錢人的情人,平民眼中的藝術品。比起傳統的旗艦商務轎車,這類車型更適合摘掉領帶自己駕駛,更好的駕駛樂趣更能讓懂它的老板愛不釋手。全能的定位下,他們又有著屬于自己的個性,面對極為挑剔的消費者,設計師在他們身上竭力做到盡善盡美,除概念車外,GT 轎跑車的設計往往也是最令設計團隊頭疼的產品了。
奔馳 CLS 以及奧迪 A7 已經紛紛完成換代,而這幾天在我手上的寶馬 6 系還是 2016 款的,再精彩的設計、再優雅的線條,終究逃不過時間的洗禮。比起 CLS 如今現代化的優雅、A7 全面科技化的武裝,這臺 6 系各個角度看起來都來到了不惑的年紀,但這臺車仍是這一整年里我最不想與別人分享的車型之一。我并不圖它能給我帶來多先進的科技配置,也不圖這把寶刀還能否吸引小姐姐的目光,我只知道每次點火的剎那間,這家伙排氣爆發出的每一聲吼,總能激勵我努力奔向有錢人的生活,而且還必須快點有錢。沒錯,I'm a layman.
# 也許未來的 8 缸機要自己造
其實寶馬 6 系剛進入中國銷售的時候,并沒有一款四門車型,競爭兩大對手占不到任何便宜,所以 Gran Coupe,也就是四門車型就在隨后推出了。而且作為同級對手,6 系的門檻要比 A7 和 CLS 來的都高,87 萬元的起售價,在沒有優惠的情況下,算入購置稅、排量稅什么的,落地就變成了百萬級。而我拿到手的 650iGran Coupe,指導價 152.8 萬元,加上一些稅費和選裝,妥妥能買到 GTR 了。
雖然從 2016 款開始,6 系還未經歷過換代,外觀及各項配置已經無法與對手抗衡,但 V8 的存在,足以調動每位玩家的芳心。站在去年,可以說 2.0T 是未來的大趨勢,但在今年,混動及新能源漫天刷屏,并且 3 缸發動機也逐漸盛行,未來大排量發動機將會消失在視野里,節能減排的日子早已開始。在美國,大排量發動機可能還會伴隨玩家多年,但在中國,未來的 8 缸發動機可能需要我們自己動手造了。所以大排量發動機如同倒計時般讓熱衷粉兒焦急,珍惜眼前能體驗到的機會也是這幾天我所想的,甚至還會恨自己為何現在買不起,為何不能買一輛收藏起來。
6 系有兩個動力版本,3.0T 6 缸的 640i,4.0T V8 的 650i。驅動方式也有兩個版本,xDrive 四驅版本和后驅版本。這臺 650iGran Coupe 也就是原廠 6 系的最強動力版本,當然 M6 不算。這臺 4.0T V8 的渦輪發動機,最大馬力 408 匹,峰值扭矩 600 牛 · 米。和 8 速變速箱以及 xDrive 四驅系統匹配,破百成績為 5.1 秒。
其實國外的寶馬 6 系 8 缸版本,用的并不是這臺發動機,而是另一臺 4.4L 的雙渦輪增壓發動機。但進入國內后,受排量稅影響,所以國內能買到的 8 缸寶馬統一使用 4.0T 發動機,當然這里還是不包括 M 系列。由于排量打了 0.4L 的折扣,所以絕對動力也會稍弱一些,加速成績慢了大約 0.5 秒。
# 能舒適也能咆哮的中和劑
回響在山谷中的 V8 咆哮,讓跟在后邊的司機大哥指手畫腳,心中竊竊私語到 " 寶馬真他娘的好 "。對向車道飛快駛過的小鋼炮,前擋風上總能看到的一個不屑的表情,難道我要掉轉車頭將它攔下,帶著他轉到車尾指一指我 650i 的尾標嗎?前提是我未必能追上它,飆急速?對不起,這里是中國。
相信我,一臺貨真價實的 8 缸機,足夠讓熱愛速度的你保持最長時間的陶醉感,雖然它不如一臺四十萬的小鋼炮快,甚至從起步開始就有可能被秒殺,但除了這點,這臺發動機能給你的才是教科書,而不是十萬個為什么。因此我認為收放自如更像是對這類豪華 GT 轎跑更好的評價,它的性格被硬分為四個標準。ECO 模式下這臺 6 系會變得非常慵懶,而且即使在最節能的模式下,這臺車的市區平均油耗也要達到 14 升左右。不客觀的油耗換來的卻是會令你感到不適的動力體驗,油門踏板的前半段幾乎對這臺車沒什么影響,你會感覺到這臺車變得相當笨重,喪志了全部的駕駛樂趣,而舒適性嘛,確實還可以。但即使是 ECO 模式下,當油門踏板推至一半的位置,不安分的排氣還是會爆發出大排量該有的聲音,而且此時就像系統默認關掉 ECO 模式一樣,整臺車立馬逃出了牢籠。
在 Sport 或是 Sport+ 模式下,整臺車也就進入了狂暴模式,而比起默認關掉 DSC 穩定系統的 Sport+ 模式,前者更適合駕駛技術沒經過培訓的駕駛者使用。倒不是說再關掉 DSC 穩定系統之后整臺車會很難控制,畢竟 xDrive 四驅系統時刻都在介入,只不過前輪分配的驅動力真心太少了,雖然理論上是臺四驅車,但這臺 6 系實際上還是個后輪很不聽話的選手。600 牛 · 米的最大扭矩,時刻能讓它保持不安的狀態,強大的 G 值絕對會讓副駕駛的乘客感到一股熱浪涌上心頭,此時排氣的聲浪也絕不會讓你失望。雖然說即使你火力全開,但零百還是跑不過一臺小鋼炮,但我想 6 系車主也并不會把注意力放在他們身上,畢竟這部分消費群體可是開車用手機的重災區。
講真,這臺 6 系在跑山的過程中并沒有在彎道里給我太多的好感,而我對它的預期遠不止這樣,雖然懸架隨著不同駕駛模式也會做出相應調整,但整臺車的懸架力度還是很符合它的定位,并不偏激,甚至我還覺得有些保守。即使切換至運動模式,整臺車的懸架支撐性和 M 系依然存在一定差距,可以說還是不夠硬,雖然它已經比旗艦轎車在操控方面強了很多,可依舊還是有些 " 抹不開面子 ",放不開。若是你就是個操控迷,那么一臺 M3 才是你的菜。
保持一定的車速入彎,來自前輪的支撐性有些不足,車內側傾比較明顯,若是執意再加快車速,車尾不安的情緒就會立馬表現出來。出彎后每一腳暴力提速,在最開始的剎那間都會伴隨著后輪的稍稍打滑而開始,強大扭矩足夠讓你在不同速度區間獲得想要的加速感受。比起試探過彎的極限能力,倒不如享受每一次出彎之后的推背感與排氣帶來的聲浪,若想此時用上陶醉一詞,那一定要打開一半車窗,否則百萬級車型的隔音能力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這臺 6 系即使時速達到 110km/h,此時的發動機轉速也能停留在 1800 轉左右,更低的轉速提高了燃油經濟性,效果還是非常顯著的,如果是這臺車保持此時速巡航,平均油耗能降到 10 升上下。來自愛信的這臺 8 速變速箱,通常來講升檔會比降檔積極多了,勻速行駛的話會非常樂意升檔,不到 100km/h 就能掛至最高檔位。
轉向并沒有想象的那么緊繃,反倒是城市駕駛不累的基礎上增加一些指向性,同樣也和 M 系列存在一定區別。而運動模式下,轉向手感有意變的沉重,但此時仍沒表現出極強的戰斗氣息,調整至 Sport+ 模式,此時方向盤必須要雙手進行控制,否則較重的力度會讓人吃不消,同時指向也更清晰精準,過彎時除了要保持入彎時車頭的指向,也要控制好腳下的油門踏板,否則這臺猛獸分分鐘也會讓你橫著走,當然前提是電子限制關閉之后。
雖然這臺 6 系并沒有配備可變懸架,但可以通過選裝電驅動防傾桿來間接實現主動懸掛的功能,當然選裝費用也很不菲。雖然這臺車的懸架和 M 系列車型調教的是兩種概念,懸架初段的阻尼會把路面上一些細小的顛簸和震動過濾掉,但如果碰到減速帶一類的障礙,還是會覺得懸架存在感較弱,總結起來就是兩種性格,平常開很舒服,但底子還是非常暴力運動的。
# 古龍香水不易一見鐘 但一定回味無窮
至此,6 系 Gran Coupe 的外觀設計已經不能與當代的 A7、CLS 放在一起談論,但作為一臺中大型 GT 轎跑,當年超前衛的設計理念,還是會留下很多值得回味的東西。
不過這家伙的前臉,現在來看確實不大給力,甚至與如此優雅的車身線條有些不搭,一切的老態都能從前位置依依發現。Gran Coupe 車型比兩門版實用的前提下,樣子也會更和諧一些,畢竟 6 系的車身很修長,兩門車型顯得多少有些不正經,而且越是兩門跑車,就越容易顯出年代感。
或許是因為更加修長和寬大,整輛車看起來會比雙門版的 6 系看起來更為飽滿而有力量感。然而我認為 6 系并不是那種能讓人一見鐘情的車,追求性能 M 家族才是首選,要范兒,可能新款奧迪 A7 在方面做得更優秀,并不張揚的 6 系受眾人群理論上會在 30 歲左右,尤其是 Gran Coupe 車型。
車身側面,2968mm 的軸距為 6 系 Gran Coupe 帶來了行政四門轎車的整體拉伸感,而這也讓人覺得整個車側的輪廓比兩門車型要顯得更加流暢且優雅。6 系 Gran Coupe 的行李廂蓋和車尾裙板的表面塑形對工藝要求更高,加上集成于車頂邊緣、與整個后風擋玻璃寬度相同的高位剎車燈,更有力量感的視覺感受還是與 7 系區別很大,6 系則是寶馬家族最有味道的轎車。
如此熟悉的內飾風格真的無需再設計上再多言什么,從入門到旗艦產品,寶馬這套家族式內飾從未做出較大改變,剛上市的全新一代 X5,除了在細節方面強調質感與豪華型,其余也是如此。這臺 6 系的內飾用料代表了寶馬的最高水準,雖說不是新款,但凡是能觸及到的用料方面,通通都對得起這 150 萬元的售價。
這老款方向盤確實有些煞風景,雖然樣式已經無法直視,但細膩且尺寸較粗的握感,對于我這雙大手來講可圈可點,不過如果這臺車屬于我,第一步我一定換套 " 丁字褲 "。
該中控屏并不支持觸控操作,中控面板和 iDrive 按鈕上的高光黑材質面板很容易留下指紋,陽光照射過來會很煞風景,影響豪華體驗。
全液晶儀表也沒啥可說的,UI 設計一向是寶馬拿手的,但痛點在于顯示亮度微微有點暗,晴朗的天氣下,指針顯得不那么清晰。我是一個不太能接受新潮度極高事物的年輕人,就像寶馬 X5 上全新的液晶儀表,說實話我真不希望傳統的圓盤被替代。
# 總結:逐漸退出市場并不是遭到了淘汰
可能未來的某一天,電動車照樣能利用音響系統模擬出高轉速以及大排量燃油車的聽覺感受,可能到那一天音響會成為改裝市場的香餑餑。6 系的銷量與它 " 任性 " 的價格成正比,在該陣營中它賣的也是最不好的,對手們紛紛把小排量發動機塞進機艙,換來了更低的門檻。不用多想,當 6 系下次換代之時,你一定會見到 2.0T 的身影,到那時不能確定買不買得到 6 缸機,但 V8 版本基本上沒有買到的可能了。除非寶馬繼續為有錢的情懷玩家繼續堅守。當然,M6 的存在依然可以供土豪玩家享受,可五年之后,中國市場還能否買到超過四缸的新車?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