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葫蘆是什么時候出現的—冰糖葫蘆最早出現在哪個朝代
2023-11-27 12:05:33
晶瑩剔透的冰糖葫蘆
是冬日里甜蜜的記憶
進入冬季,
又到了冰糖葫蘆的季節。
曾經那一聲聲溫暖而熟悉的
沿街叫賣聲,
鮮活在許多人的記憶里,
尤其是老北京人。
冰糖葫蘆是老北京的傳統小吃。
它是將新鮮山楂串成串,
再裹以糖稀。
糖稀被寒風一吹迅速變硬,
紅艷艷亮晶晶的外表十分討喜,
咬一口外脆內軟,剛柔并濟,
酸酸甜甜十分可口,
可謂小朋友們的最愛。
冰糖葫蘆通常只有冬季才有。
不僅是因為此時新鮮的山楂果已熟,
更是因為糖稀只有在寒冷的季節
口感賣相才最好。
天熱時,糖稀不但不會凝固,
還會稀里嘩啦的流湯,
不但沒有嘎嘣脆的口感,
而且吃相也頗為狼狽。
因此,在北方的冬天里
冰糖葫蘆最為常見,
而南方則少有。
山楂,
具有開胃健脾、消積食的功效。
相傳,冰糖葫蘆起源于南宋時期,
宋光宗的愛妃不思飲食,
日漸消瘦,群醫束手無策,
后一江湖郎中讓其用
棠球子(山楂)與紅糖煎熬,
每日飯前服用幾粒,
貴妃半月即痊愈。
后來,此方流傳到民間,
老百姓加以改進便有了現在的模樣,
頓時風靡大街小巷。
如今,冰糖葫蘆的用料
已不在局限于單純的山楂,
世人發揮想象裹以各類水果,
讓冰糖葫蘆變得五彩繽紛起來。
但最傳統的還是山楂,
它是冬日里那抹
散不開的甜蜜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