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產在售的車的弊端_停產在售的車的弊端是什么
2014年,被稱之為“中國新能源車元年”。此后造車新勢力如雨后春筍般冒出,加上油價的上漲,推動了新能源電動汽車時代的到來。但是,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合資品牌卻少有建樹,各品牌新能源汽車展廳內人潮如織,與合資品牌店內門可羅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現狀一:車型單一,市場競爭力低下
在合資品牌中,并不是都沒有布局新能源領域,但他們投放市場的大多數車型,都是基于原有燃油版演變而來,車型單一,缺乏技術優勢,定價也不親民,導致市場競爭力低下。
通用雪佛蘭目前唯一在售的暢巡純電動車,可以續航500多公里,售價15萬元左右,應該說性價比尚可。但因外觀和內飾做工不討喜,成為網約車工具;東風標致4S店內擺放的唯一一款純電車型,也是靠主打網約車市場勉強維持銷量。
在東風本田某4S店內,銷售人員介紹說,目前在售能上綠牌的就是插電版CRV車型,基于燃油版打造,售價27萬多。雖然有4萬左右的優惠,但和燃油版車型對比,明顯性價比不高,銷量“沒有達到預期目標”。
現狀二:停產或游走在停產邊緣
產品競爭力低下導致的最終結果,或者是這個車型停產,或者是因為銷量欠佳游走在停產邊緣。
通用凱迪拉克4S店的工作人員說,幾年前上市的CT6 PLUG IN插電混動車型,便是定價太高導致銷量不佳而停產,同等價格可以買到很多高配的燃油車型,自然沒有多少人愿意買并不了解的新能源車型了。
布局較早且有多款新能源車型投放市場的要數北京現代。官網顯示,目前在售的新能源車型共有5款,包括途勝L混動車型、名圖純電動車型、菲斯塔純電動車型、領動插電混動車型和索納塔插電混動車型,但銷量依然不佳。某4S店銷售人員表示:“店內只有5款燃油車在售,沒有新能源車,菲斯塔純電已經停產。另外一家4S店可以預訂名圖純電車型,但訂車周期不做保證。”
現狀三:庫存車成為員工福利或工作用車
車型停產之后,如何消化庫存車成為車企頭疼的問題——如果低價賣給消費者,對自身的品牌價值會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于是,以給員工發福利或者成為經銷商工作用車的方式,便成為消化庫存的首選。
在東風日產某4S店展廳內,所有的展車均為燃油車,油電混動版的樓蘭車型,價格昂貴且不能上綠牌,鮮有消費者問津。而門前停放的純電版軒逸,銷售人員說,這是2014年東風日產試水純電動汽車領域,依托燃油版軒逸打造的第一款新能源電動汽車,但20多萬的售價和400多公里的續航能力,加上當時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度不高,投放市場兩年就因銷量慘淡而停產,庫存車輛多以發福利的方式半價賣給員工,剩余庫存便成了4S店的工作用車。
標志2008車型也因為低續航和不菲售價,讓消費者望而卻步,同樣成為4S店的工作用車。
現狀四:依靠品牌影響力勉強支撐
曾幾何時,“合資品牌”憑借深厚的技術底蘊和口碑效應,在很長一段時期并沒有因為銷量問題發愁,也在某種程度上導致新能源領域沒有布局或布局較晚。
2021年,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首款純電車型ID4發布以后,憑借多年沉淀下來的口碑效應迅速風靡市場,借此東風,大眾汽車又相繼發布了ID3和ID6等車型。但隨著市場保有量的提升,電池續航縮水和車機卡頓等問題凸顯,加上燃油車型和純電車型同店銷售,而銷售人員卻不相同,出現“內卷”現象,致使大部分消費者轉而購買燃油車,或把目光轉投到其他品牌的新能源車型上,導致銷量下滑明顯。
在長安馬自達4S店內,工作人員以純電動汽車的諸多弊端為切入點,介紹起了燃油車型;另一位工作人員則悄悄透露:若真想買純電車型,他可以介紹到馬路對面的廣汽埃安4S店內選車。
而福特4S店和起亞4S店的工作人員則表示,還沒有聽說自己服務的品牌有進軍新能源市場的打算。
(燕都融媒體 伊新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