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舊換新手機估價;以舊換新手機估價準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日前,華為Mate60系列和iPhone15系列的開售,引發了手機市場的一波換機潮。對于大多數換機用戶來說,原有的手機都會選擇在二手市場賣掉以回血。
眾所周知,二手手機作為非標品,市場的定價不是固定的。即便是同樣的使用時間、同一型號的手機,最終給出的評估價格也有可能不一樣。
多數情況下,二手機的回收定價受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產品本身的市場價值,比如定位、品牌力以及產品力。二則是與手機本身的成色相關,需要對屏幕、機身等多方面進行評估。
為何我的舊iPhone回收價比別人要低200元?面對用戶的疑問,無論是平臺還是市場,都需要一個標準化的質檢和評估體系。更精準的質檢和定級,也是為了買賣雙方都能有一個滿意的價格。在這背后,則是對供應鏈等能力的一系列考驗。
“我們一開始的定級其實也是比較粗疏的,可能就ABCDE五個等級,但兩個等級之間的產品沒辦法得到很好的定義。”
萬物新生(愛回收)集團戰略負責人紀子瀟對鈦媒體App表示,“如果只定5個等級,一個等級相差兩三百塊錢,這里面的空間太大了,所以我們不斷深化等級體系,目前是36個質檢等級,從而能更好地對產品進行精準定義,有了精準定義就有了后面的精準報價和市場流通的價格體系。”
二手機畫出了一條上揚的曲線相比較新機市場的困頓,二手手機行業率先迎來了反彈。來自愛回收的財報數據顯示,其1P(自營)產品銷售收入增長主要是由于二手消費電子產品銷售數量增加。
同時,據IDC此前發布的數據,2022年,包括官方翻新智能手機在內的全球二手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到2.826億臺,同比增長11.5%,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4.133億臺,2021年至2026年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達10.3%。
“新機市場低迷反映的是消費模式的變化,但用戶對手機本身的需求仍然存在“,萬物新生副總裁杜曉忱曾告訴鈦媒體App,“相比于購買新機,用戶其實有更多的動力和更強的意愿對閑置的舊機進行回收變現或者以舊換新,這是行業的機會點所在。”
毫無疑問,在寒氣未散的消費電子市場,二手手機畫出了一條上揚的曲線。不過,多方面存在的痛點,仍讓許多消費者保持著“戒備心”,還有很多被淘汰下來的手機“躺”在家里,變成“電子垃圾”。
對此,紀子瀟指出,不是每年的新增發售才有舊品淘汰,歷史上淘汰下來的iPhone8、iPhoneX、iPhone11、12、13、14,這個量也很大,怎樣喚醒大家的回收心智,把家里越來越多的舊品都拿出來回收,這也是我們一直教育用戶、喚醒市場,不斷把老用戶的增購往上拔的重要抓手。
在他看來,這個存量市場還是非常巨大的,如果不回收,最后變成垃圾只能拆解,就只剩一個材料價值,“一臺手機差不多也就是5塊錢左右,且不說芯片的再利用,純粹看這里面的金屬元素,這些再生鋁、再生元器件、再生黃金,還有里面的一些貴金屬,5塊錢,最多了。”
一條產業鏈,三端痛點解決問題的前提,是要厘清問題的根源所在。對于二手手機產業鏈來說,基本可以分為三端,左側是回收端,中間是質檢流通端,右側是購買端。這三端,分別都有著各自的痛點,比如缺乏統一的質量標準,回收渠道分散價格不透明、消費者對回收商缺乏信任感、隱私安全顧慮交易安全顧慮等。
為了解決消費者不愿意回收、害怕回收的問題,愛回收提供了多種回收方式,比如上門回收、門店回收、快遞回收以及回收機回收等。“我們鼓勵大家進行回收,和用戶做朋友,希望能夠讓用戶感受到身邊有價值傳導、有感染力的回收服務。”
二手手機交易,除了價格,隱私安全也是用戶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對于個人二手交易來說,一般會選擇恢復出廠設置,通常情況下,出廠設置后的信息是不可恢復的。不過,對于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來說,低格式化后的手機,是能夠恢復過往數據的。
紀子瀟介紹,愛回收會在門店做一層數據清除,在運營中心還會做第二層清除。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不斷地復寫、擦除,避免數據被惡意恢復的可能。
在銷售端,愛回收通過拍機堂和拍拍兩個平臺向B端和C端提供服務。為了確保產品來源正規,愛回收在回收時就設置了一道門檻,不能解鎖、不能開機的一律不收,手機回收過程中也需要用戶通過授權的方式給到個人基本信息,以留存和備用。如果有第三方主張機器丟了、流轉了,要全流程可追溯,要把這臺機器從運營環節中追出來給回到用戶。
而在關鍵的質檢端,是用戶最為關心的價格決定環節。對于二手機來說,不同平臺的評估體系不同,也就導致回收價的差異。重新定義的產品有了質檢定級之后,就有了對應市場的交易價值、流通價值。
紀子瀟透露,目前愛回收是36個質檢等級,從而能更好地對產品進行精準定義,有了精準定義就有了后面的精準報價和市場流通的價格體系。
更高效的質檢,一次供應鏈能力考核二手手機回收,并不是搭個平臺,左手倒右手的生意,對背后的供應鏈能力有著嚴苛的要求。何為供應鏈能力?簡單來說,就是包括質檢、定級、定價、轉售這四部分的能力。
如果質檢不精準,價格就沒法定,等級就沒法定,回收時的毛利就沒有保障。你的舊手機為何比別人少賣200元,這里便是決策點。“定級就是你要把商品定出最精準的等級,質檢等級越精準,所有行業的合作伙伴就有了比較好的參照。”
研究和咨詢公司Gartner認為,越來越多的手動流程正在被規則驅動的智能系統取代,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采用超級自動化(HyperAutomation)技術來實現業務的自動化。
為了更高效的供應鏈,從2017年開始,愛回收開啟建設自動化運營體系,在常州打造首座“非標二手電子產品自動化輸送、質檢、分揀和存儲系統”,2019年投入使用。萬物新生(愛回收)東莞運營中心負責人鐘裕偉對鈦媒體App表示,常州自動化運營中心投入使用后,自動化率達到了90%,手機質檢精準度達99%。
而后,在2021年,愛回收全自動質檢流水線系統Matrix 2.0投入使用。2022年,東莞自動化運營中心開倉運營,全新的自動化質檢系統Matrix 3.0投入使用,布局和流程規劃更合理,坪效也更高。
鈦媒體App在東莞自動化運營中心看到,其主要分為運輸、質檢和倉儲三個模塊,采用全流程數字化管理系統進行中央控制,承擔輸送、分揀、質檢、倉儲、發貨等職能。
其中,質檢模塊承擔精、難、準的質檢內容,包括功能項、外觀項、拆修項,采用全新的自動化質檢系統Matrix 3.0,由X-Ray拆修質檢模組、007功能質檢模組、拍照盒子外觀質檢模組、拍照魔鏡屏幕質檢模組、拍照魔方銷售圖片拍攝模組五大模塊組成。
相比較人工,機器的效率更高,但是面對手機的復雜多樣性,如何做到精準識別以及在多次取樣后不損傷樣品,也是一大難點。對此,鐘裕偉向鈦媒體App介紹稱,這些都是愛回收自主研發的技術,可以適配不同型號的手機,在不拆機的情況下,也能做到對手機產品更為準確的質檢。
“東莞自動化運營中心單日處理量最高可達3.6萬臺,相比Matrix 2.0,Matrix 3.0質檢精準度提升10%,質檢效率提升50%。經過優化后的第二代智能立庫,在同等體積下,存儲數量相比一代機械立庫也提升100%。”
二季度財報顯示,愛回收運營中心倉內費用較上年同期節約了12%,主要是因為華東、華南兩大自動化運營中心的規模化運營,帶來的質檢效率提升。同時由于質檢失誤率降低,以及小倉網絡的優化調整,實現了綜合降本。
需要注意的是,二手消費電子市場不僅僅包括手機,愛回收的自動化運營體系是開始,但絕不是終點。就目前的供應鏈能力來看,能實現完整自動化的也只有手機和平板,電腦和筆記本只能做到半自動化。
對于二手平臺來說,更高效的質檢以及更精準的定級,是一項長久的課題,耳機、游戲機如何自動化,是需要努力的方向。如何讓消費者認可自己的定級、定價體系,不再為了2、300元討價還價,也是需要用平臺能力去進一步完善的。(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杜志強,編輯/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