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混合果汁有什么好處-混合果汁大全與功效
徐女士是一個24歲的寶媽,有一個今年剛滿5歲的女兒,因為水果對身體健康的好處很多,就經常換著花樣給孩子買水果,不論價格多貴都很舍得。
但奇怪的是,買回家的水果,孩子怎么都不愿意吃,有時就算是吃了一口也是嚼兩下就吐出來了,為此,徐女士很是苦惱,特別怕孩子缺少維生素。
當時聽朋友說她孩子也不愛吃水果,但是把水果榨成汁后,孩子就很喜歡喝,經常還主動要求要喝。于是,徐女士就開始給孩子榨果汁,不負所望孩子確實很喜歡喝。
但問題來了,有一天女兒說牙疼,剛開始沒在意。直到一天早上給女兒刷牙的時候,看到牙齒出現了黑點。去醫院看了口腔科醫生,醫生了解發現沒讓孩子吃過什么零食和糖,但經常喝鮮榨果汁,告訴她,這是果汁喝得過于頻繁,造成孩子出現齲齒!
這不禁讓徐女士疑惑:喝果汁怎么還傷害到牙齒了?就不能給孩子喝果汁了嗎?
口腔疾病是全世界最普遍的健康問題之一,2022《全民口腔健康計劃》口腔健康白皮書數據顯示,我國就有9成以上成年人有牙周疾病,全球近9成的學齡兒童也都或多或少地被口腔疾病所困擾。全世界最常見的口腔疾病包括齲齒、牙周疾病以及口腔癌等。
如今隨著人們的養生觀念越來越強,人們對口腔問題也越發關注。許多人都知道碳酸飲料喝多了會腐蝕牙齒,便用營養豐富的鮮榨果汁來代替飲料。不少家長也會選擇新鮮的水果榨成果汁后給孩子喝,其實,即使是自家鮮榨果汁,也建議少給孩子喝。
根據實驗結果顯示,果汁壓榨后會釋放出更多的果酸和糖分,鮮榨果汁中的PH值與碳酸飲料不相上下,所以果汁對牙齒的酸蝕不亞于碳酸飲料,而糖是致齲性食物,長期攝入會導致兒童齲齒,齲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蛀牙。
果汁對牙齒的酸蝕常常集中在門牙上,尤以上門牙最為突出,此處的牙釉質最薄,孩子喝果汁的時候,喜歡長時間含在嘴里,一點點的咽下去。這不僅增加了食物與牙齒的接觸面積,果汁的殘渣也容易在牙齒上殘留。而吃水果時,需要牙齒不停咀嚼,口腔在咀嚼時會分泌大量的唾液,唾液中含有鈣鱗等成分,對牙釉質有一定的保護和修復作用。
但盡管實驗證明了大多數種類的果汁都屬于偏酸性液體,但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尤其對于沒有咀嚼能力以及消化功能發育不全的嬰兒來說,正確地飲用鮮榨果汁能幫助其攝取營養,是剛添加輔食的嬰兒不可或缺的食物之一。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果汁之外,像果醋、啤酒、葡萄酒等含天然酸的飲料以及酸奶類飲品,也都是誘發齲齒的危險因素,果汁并不是唯一的罪魁禍首。
雖說常喝果汁容易導致兒童牙齒被腐蝕,但不是說一點也不能喝,應該控制好果汁攝取的量、頻率和注意事項。根據美國兒科學會和“美國膳食指南”推薦,1歲-6歲兒童每日飲用果汁量不應超過177ml,年滿7歲兒童及成年人每日飲用果汁量不應超過236ml。同時在飲用果汁后立即使用清水漱口,可以減少果汁殘留,能有效減少對牙齒造成酸蝕,預防齲病的發生。
鮮榨果汁雖好,但很多人還是會選擇果汁飲料,而如今市面上各種各樣的果汁飲品,該怎么選擇呢?
果汁指用水果為原料經過壓榨、離心、萃取等物理方式所獲取到的汁液產品,經加工后制成飲品。果汁中保留了水果中大部分的營養成分,例如維生素、糖分、礦物質和膳食纖維中的果膠等。
美國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規定,如果標簽上標注為果汁的飲品,含量必須是100%的純果汁,而用濃縮果汁配制成的果汁飲品,標簽上必須注明是濃縮果汁調配而成。如果果汁濃度低于100%,必須要標注明確果汁的百分比,且產品名稱中必須包含描述性的術語,比如“飲料”、“飲品”或“雞尾酒”等。
一般來講,果汁分為三種:純果汁、復合果汁和果汁飲料。復合飲料是指用幾種水果和蔬菜一起制作成的復合型果汁,其中的果汁含量在30%左右,并加入了一些水、糖、酸味劑、香料及維生素C和鈣等添加劑。
果汁飲料指的是果汁含量僅有5%-10%左右,其中加入了水、糖、酸味劑等調制成的飲品。
而純果汁又能分為兩種,一種是直接使用水果榨汁后的原汁,果汁含量在 100%,又經過了100% 滅菌后不加水及其他任何添加劑的果汁,才是純果汁,又叫原果汁(注意:不是自己家鮮榨的)。另一種是將鮮榨果汁先進行脫水,再加水還原成為濃縮果汁。而市面上所買到的大多數純果汁都是濃縮果汁。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果汁還存在以下錯誤認知,這會影響水果的營養吸收,嚴重時還會危及生命。
很多家長用果汁來代替水果給孩子補充營養,其實果汁無法代替水果所提供的全部營養,還是建議給孩子吃完整的水果或喝果汁時連同果肉泥一起吃。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兒科學主任Steven Abrams表示,對于任何年齡階段的孩子來說,果汁都不是必需或者推薦飲用的。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多吃水果而不是喝果汁,水果的營養價值果汁無法替代。
與新鮮水果相比,將水果榨汁會導致水果中含有的膳食纖維和部分營養成分流失,比如維生素C。由于不需要咀嚼,果汁在胃里消化速度很快,在腸道中吸收速度也很快,所以血糖上升速度比直接吃新鮮水果要快得多,對中老年人來說尤為不利。
另外鮮榨果汁不能直接加熱,果汁里含有的維生素會因加熱遭到破壞,造成營養成分流失,容易降低果汁的味道和口感。
如果擔心腸胃不好,喝了涼果汁后容易拉肚子,可以選擇隔水加熱的方式,將果汁倒入容器內,放入熱水中浸泡,但加熱的時間也不宜過長,果汁溫熱即可,注意溫度不能超過40°,加熱后的果汁也要盡快飲用完。
人們普遍認為鮮榨果汁更健康,所以對其攝入量并不在意,除了上文提到的不利于口腔健康外,美國一項研究顯示,喝過量果汁,危害其實比喝飲料還大。
美國埃默里大學研究人員通過調查13440人分析得出結論,在隨訪的6年期間,其中有168人死于冠心病,1000人死于其他原因。研究顯示,計入肥胖等因素后,每天每多攝入355ml果汁,就會使死亡風險增高24%;每天每多攝入355ml含糖飲料,死亡風險會增高11%。研究人員對這樣的結果并不感到意外,因為100%果汁與含糖飲料的成分“非常相似”。
英國《每日郵報》援引研究人員的話報道:“100%果汁內含有一些維生素以及植物營養素,這是大部分含糖飲料里所沒有的,但這兩種飲料主要成分都是糖和水。100%果汁里含有的糖是天然存在,但它們所提供給人體的糖其實是一樣的。”即使鮮榨果汁中不額外添加糖,但水果本身的含糖量就已經不低。比如蘋果汁、橙汁的含糖量都達到了8%以上,葡萄汁含糖量幾乎是可樂的兩倍。
不過,相比碳酸飲料,適度飲用果汁對身體是有益的。研究人員之一、埃默里大學教授雅娜·韋爾什說:“由于果汁內含有一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適度飲用果汁仍然會比碳酸飲料和其他含糖飲料對身體有益。”
因此,建議喝完果汁后,立即使用清水漱口。此外,生活中還是要多吃新鮮水果,盡量少飲用果汁,水果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進入口腔咀嚼時,對于牙釉質也有一定保護作用。
我是丁醫生,感謝您在繁忙的生活中耐心閱讀我的分享。
作為一名專業醫師,社會不僅需要我們用專業醫病救人,更需要傳遞關愛。希望大家能夠預防疾病、遠離疾病。如果您讀完文章有任何困惑,歡迎您留言溝通。
傳遞不易,如果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還請您幫忙點贊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