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安全教育平臺下載安裝(學校安全教育平臺下載安裝入口)
最近,看到“學校安全教育平臺被家長投訴”的新聞,作為家有兒女正學時的我,對學生安全教育平臺自然也是熟悉,因為我們也時而接到孩子班主任的“指令”,要求孩(家)子(長)盡快完成相應學習任務。
(圖片來自于“學校安全
學校安全教育平臺是誰建立的?
我查詢了一下,安全教育平臺是受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委托,由中國教育學會主辦,經工信部門、網管部門備案設立的正規的APP平臺。中國教育學會是從事教育教學研究及實踐的全國性的社會性非盈利組織。作為一個社會性組織主辦的,致力于開展學生安全教育的APP,為什么會被眾多家長抵制和反感呢?
(圖片來自于“學校安全教育平臺”截圖)
被質疑的理由
很多孩子家長之所以對此比較反感,不外乎幾個原因:
第一,質疑這類學習平臺難以發揮實際作用。安全教育學習以視頻形式投放到平臺,所有在校學生都被要求下載,并定期完成相應的學習、考試任務,實際上多由家長“代勞”完成,這樣對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和安全觀念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第二,質疑這類學習有走過場的味道。增強學生安全意識、加強安全教育本身是一件好事,可卻與考試答題、拍照打卡聯系在一起,這種做法實際上令安全教育喪失應有的意義,充斥著“形式主義”味道,這在現在越來越提倡求真務實的社會環境相背離,更和教育的初衷相背離。
第三,質疑安全教育開展的方式、方法。家長的質疑不是否認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也不是撇清父母在安全教育方面的責任,現在都在提倡“家校共育”,這當然是正確的,但是不應成為學校在教育問題上缺位的理由,開展安全教育有沒有更為有效的方式,教育不是給孩子看個視頻、上堂網課就能解決的簡單問題,學校也不只是教會學生考試、答題的地方,這涉及到教育的本質和核心。我們可以看看日本是如何開展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的,由此可能會有所啟發。日本的幼兒園以及小學,會定期組織學生開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如何安全地過馬路,這些活動還會有警察和社會組織的參與,真正讓學生體會到“安全”是什么,怎么做才是更安全的。
(圖片來自于百家號)
學校、老師的有苦難言
其實,就我所知,不僅很多家長反感這種在線學習打卡的做法,學校、老師對此也是有苦難言。我分析,一方面是學校是學生安全教育的主體責任方,把學生完成安全教育平臺下載、規定在線學習任務作為一種量化考核方式。當安全教育學習成為一種考核指標,學校不得不把這一任務分派給老師、攤派給學生,變相地成為了督促家長、學生完成規定學習任務的監督者和推動者。另一方面,這也無形增加了教師的工作負擔。據我所知,現在教師要花費大量時間在這類事務性工作上,不利于老師聚焦教學工作,完不成任務還要受到學校的批評和責難。學校難啊!老師也難啊!
(圖片來自于”學校安全教育平臺”截圖)
誰不希望國家的下一代——我們的孩子們能夠更好地、更安全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呢?但是,這種披著教育外衣,實為給學校、老師增加負擔,給家長布置功課,對學生無益的打卡任務應該適可而止了!
對這個問題,你怎么看呢?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