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發教育(升發物流有限公司)
為促進南京市金陵匯文學校青年教師隊伍的茁壯成長,我校于2022年5月12日舉行了為期兩天的第十三屆“匯和杯”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課堂教學比賽。
本次比賽邀請了江蘇省特級教師、鼓樓區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曹茂昌老師,江蘇省特級教師、鼓樓區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徐樹忠老師,江蘇省特級教師、鼓樓區教師發展中心中學研訓部副主任倪軍老師等校外專家及我校各教研組組長等校內專家作為本次課堂教學比賽的評委。
本次比賽選手采取自主報名形式,擇優篩選的方式產生。文科組有俞蒙蒙、余佳禾、杜佳勛、代璽、朱佩瑩、陳群、黃愛芳、姜菲菲、蔣金陵、陳文倩、李瑞瓊、王涵、王琰、呂文欣、吳航、顧笑、張藝和吳夕雯老師;理科組有李葉彤、楊珊、趙心怡、黃可為、英艷、黃芳、秦霞、蔡慧穎、李玥、王婷和郭清儀老師;綜合組有孫青、王向榮、張菡、沈秦言、陸婉清、趙瀚雯、韓露、湯鈺、邵廣玲、周宇、郭瑞娟、金香玉、寇恒磊、蔡霏兒和王曦老師。本屆課堂教學比賽參賽選手人數創我校建校以來新高,共44位青年教師參賽。
精彩再現
選手們雖然在比賽前一天才拿到賽課題目,但是各位選手仍然展現了匯文青年教師深厚的學科素養及較高的教學功底。比賽過程中,參賽選手以飽滿的熱情、精湛的設計、生動活潑的形式積極調動學生的興趣,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積極思考,融入課堂。
文科組選手風采展示
俞蒙蒙老師
余佳禾老師
杜佳勛老師
代璽老師
佩瑩老師
陳群老師
黃愛芳老師
姜菲菲老師
蔣金陵老師
陳文倩老師
李瑞瓊老師
王涵老師
王琰老師
呂文欣老師
吳航老師
顧笑老師
張藝老師
吳夕雯老師
理科組選手風采展示
李葉彤老師
楊珊老師
趙心怡老師
黃可為老師
英艷老師
黃芳老師
秦霞老師
蔡慧穎老師
李玥老師
王婷老師
郭清儀老師
綜合組選手風采展示
孫青老師
王向榮老師
張菡老師
沈秦言老師
陸婉清老師
趙瀚雯老師
韓露老師
湯鈺老師
邵廣玲老師
周宇老師
郭瑞娟老師
金香玉老師
寇恒磊老師
蔡霏兒老師
王曦老師
評委們在認真聽完課后進行了分組評課。他們一致認為課堂比賽的形式,不僅展現了匯文青年教師的風采,還鼓勵了廣大青年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是非常有效的磨礪自我提升自我的方式,促進青年教師向更廣闊的方向砥礪前行。
專家點評、集體研討
我校非常注重對學校青年教師的培養,積極構建并優化我校的師資隊伍,促進學校的不斷發展,促使我校贏得教育競爭的主動權。每一屆緊張激烈的賽課活動,都有效促進了我校青年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和專業能力的提升。
課堂授課比賽雖已結束,但課堂教學仍在繼續,相信各位青年教師會在此次活動中汲取養分,滋養自我,促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有質的飛躍。
第十三屆
“匯和杯”基本功大賽
課堂大賽獲獎名單如下:
特等獎:
朱佩瑩、蔣金陵、吳夕雯、英艷、楊珊、孫青、周宇
一等獎:
俞蒙蒙、趙心怡、趙瀚雯、郭瑞娟、金香玉、余佳禾、杜佳勛、黃愛芳、王涵、顧笑、張藝、蔡慧穎、王婷、張菡、王曦
二等獎:
姜菲菲、陳文倩、李瑞瓊、李葉彤、呂文欣、吳航、黃可為、黃芳、秦霞、王琰、沈秦言、代璽、李玥、韓露、湯鈺、陳群、蔡霏兒、郭清儀、王向榮、陸婉清、邵廣玲、寇恒磊
附:各組專家點評
語文組:
語文組邀請了江蘇省特級教師、鼓樓區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曹茂昌老師,江蘇省特級教師、鼓樓區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徐樹忠老師,鼓樓區教師發展中心語文研訓員孫嬋老師、南京第29中學初中部副校長崔晨香老師作為點評嘉賓。他們認真聽取每位教師的講課并對我校語文組老師的教學水平給出了高度肯定,隨后也建議老師們應依體而教,設計時可就“創傷”這個細小的點反復推敲,達到一詠三嘆的效果,發人深省。另外,老師們還可以更加巧妙地進行問題整合,最后強調青年教師應該勤學習,多交流。
英語組:
英語組邀請了鼓樓區教師發展中心英語研訓員谷皖生老師、南京市英語學科帶頭人周偉老師作為點評嘉賓。他們在仔細聽取每位參賽選手的課后對我校英語組教師的教學水平給予充分肯定。他們建議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可抓住“journey”一詞,依據時間或空間順序構建故事框架,引領學生關注文本主角,通過環境描寫的對比和烘托,引發學生共情,體會不同際遇下瓶子的心情變化。另外,閱讀要立足文本,教學活動要深入淺出。閱讀過程中教學活動的設計既要挖掘文本的深度和廣度,也要避免教學手段的復雜化,盡力做到大道至簡,以真正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數學組:
數學組邀請了江蘇省特級教師、鼓樓區教師發展中心中學研訓部副主任倪軍老師和六合橫梁中學校長諸士金老師作為點評嘉賓。他們耐心聽取每位選手的課程并對我校數學組教師的教學水平給出認可。嘉賓也提出了一些小建議:1.教師的教學語言要富有感染力;2.師生互動環節注意引人入勝,融洽氛圍;3.遵循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的教學原則;4.教學中注重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
物理組:
物理組邀請了鼓樓區教師發展中心物理研訓員張靜作為點評嘉賓。她認真聽取了每位教師的課并對我校物理組教師的教學水平表示認可。同時對不同參賽選手提出了有針對性地建議:郭清儀老師可在引入部分適當增加趣味性;王婷老師的板書設計還需要更加規范,提高準確性。
政治組:
政治組邀請了鼓樓區教師發展中心政治研訓員朱益南老師作為點評嘉賓。她在聽完每位教師的課后對我校政治組教師的教學水平深表贊許。對道德與法治課以學生為主體,師生平等對話表示肯定,認為知識生活化、情境化的設計更能幫助孩子理解,達到立德樹人的目標。隨后朱老師提出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師的語言和問題的設計更要精準,素材的選擇更要適切等寶貴建議。
美術組:
美術組邀請了鼓樓區教師發展中心美術研訓員闞曉燕老師作為點評嘉賓。她用心聽取每位參賽者的課并對我校美術組教師的教學水平表示肯定。隨后分別對參賽者提出改進建議;張菡老師需要考慮到不同性別的需求;沈秦言老師需要在示范環節注重對學生的頭腦風暴。
地理組:
地理組邀請了鼓樓區教師發展中心教育科研中心主任丁兆寶老師作為點評嘉賓。他仔細聽取每位教師的課后對我校地理組教師的教學水平給出肯定。隨后丁主任提出了一些小建議,丁主任認為課堂小結時可以讓學生上臺總結這節課的收獲,其他學生進行補充,這樣可以更好的檢測出學生的學習效度。同時,在教學時要注意學科邏輯向認知邏輯轉換。
歷史組:
歷史組邀請了南京市第29中學初中部歷史教研組長吳蔚老師作為點評嘉賓。她認真聽取每位教師的課后對我校歷史組教師的教學水平表示認可。同時,建議三位老師在保持個人教學風格的同時,能夠更規范的表述考點,更靈活的設計不同難度的問題,更有效的使用校本作業。依據新課標的表述,進一步研究部編教材,在復習課中更好的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
心理組:
心理組邀請了鼓樓區教師發展中心心理研訓員肖婕老師作為點評嘉賓。她耐心聽取參賽者的課并認可我校心理組教師的教學水平。隨后提出了一些小建議:適當縮減暖身環節;鼓勵學生多說,老師少講一些,課通過提前給孩子創設安全的心理環境,促進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信任,鼓勵學生分享、交流;注意用中性化的描述;將“對話煩惱君”環節再充實、拓展等等。
體育組:
體育組邀請了鼓樓區教師發展中心體育研訓員孫輝老師作為點評嘉賓。他仔細聽取參賽者的課后對我校體育組教師的教學水平給出肯定。隨后也提出了一些小建議:1.可以在導入階段采用學校大屏,充分運動現有的多媒體。也可以充分融合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要尊重個體差異,把每一個學生都當成課堂主體;3.練習密度要加大,精講多練,體育課的主要目的還是讓學生動起來。
生物組:
生物組邀請了鼓樓區教師發展中心生物教研員丁麗娟老師作為點評嘉賓。她用心聽取參賽者的課后對我校生物組教師的教學水平表示肯定。隨后也分別對兩位參賽者給出了相應指導:蔡霏兒老師對于實驗操作規范和細節問題缺乏注意,應當結合學生特點進行適當地強化;王曦老師則需要加強板書。
附:部分參賽教師賽后感想
俞蒙蒙
賽課結束后,自己上覺得還不錯,但是聽完其他兩位老師的課以后,深感自己與她們的差距實在太大。自己還停留在讀中文系的時候,對文本的一種感性的解讀,認知,那種風花雪月與文人情懷,脫離了文本,也脫離了教法學法。而那兩位老師才是真正的教學,文本解讀,既深刻,又貼近文本,從文本出發,用教學的方式,層層深入,使學生由淺入深,完成了一次高效而有深度的學習。真可謂無一句廢話,且整個設計渾然天成。實在是我以后學習的方向。
但無論如何,我不感到沮喪。正是因為有落差。才有進步的動力。我相信幾年后的我一定會有所進步。希望我能夠一直在學習中提升自己,不斷成長。
朱佩瑩
賽課匆匆結束,但所教授的文本卻在心里泛起細密的漣漪,久久不散。小說中的舞者在被人遺忘的“花園”里孤獨舞蹈,唯一的觀眾“我”卻也不是知音。歷史時代的舞臺上,個體只是一聲微弱的嘆息,淹沒在“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喧囂中。但現實生活的舞臺上,每個人都渴望演繹一支精彩的生命之舞。
由此,聯想到我們的職業——教師。比之“園丁”辛苦付出與培育者的形象,或許“舞者”這個更具韻律感的形象會帶給我們一些新啟發:是像“木偶”一樣機械地跳著自己熟悉卻已僵硬的舞步,在日復一日中用“路徑依賴”自我陶醉在所謂“成熟”里,還是用可能笨拙樸素但卻生動鮮活的新動作表達對生活的熱愛與思考,和學生一同在生命的舞臺上翩翩起舞?時間沉默不語,但它會給出答案。
陳群
前期準備很關鍵。這次比賽正巧安排在家長會之后,對于我一個新人而言,家長會還是讓我焦頭爛額的。時間緊迫,因此我選擇按照小說教學的一般思路來設計這篇課文的教學流程。今后如果時間充分,我要充分備好課,查閱資料、請教老師、精心打磨,為自己的教學設計增添亮點。
臨場應變不可少。準備得不充分,加上面對不熟悉的學生和聽課專家,我很緊張。雖然流程都進行得比較順利,但課堂上學生與我的互動不夠,我也沒有在上課過程中進行適當引導,導致課堂呈現以老師為主,這是不合理的。今后我在備課時也要考慮到學生的學情和特點,在課堂上多引導,鼓勵學生發言。
黃愛芳
1.如今的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及教學過程中所關注的不再只是教師本身,而是更有意識的讓學生去觀察、去發現、去體悟、去表達。真正做到把學生當做學習的主體,把課堂真正的還給學生,我只是一個參與者,引導者。
2.利用寶貴的產假時間研讀《新課標》及撰寫論文積累了大量的理論知識,這使得我有了較扎實的理論基本功,這在這次有限的備課時間中發揮了較為重要的支撐作用,真正做到了有根有本,心中有數。為了創設真實而富有意義的學習情境,我設計了一個讀寫活動以建立語文閱讀學習與學生經驗之間的關聯,激發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興趣和熱情。
姜菲菲
這次賽課讓我收獲頗多。在設計教學時,除了對本課內容的統盤考慮,還要明確它對學生教學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學中要盡可能地發揮出這些功能。在教學設計中,每個環節的設計都要有科學的依據。我在上課過程中銜接過渡時語言還顯生硬,今后在這方面還需多加錘煉。通過此次活動使我明確了自己的努力目標——加強基本功的訓練,在各方面提高自己:深入研究教材,提高教學水平。我要認真研究教法和學法,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要想做好一名教師,不僅要上好課,更要明白自己為什么這么上?這樣的課堂教學設計對學生是否有利?教師要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這樣才能從實踐上升到理論,再用理論來指導實踐。
王琰
通過本次“匯和杯”的賽課,我發現了解讀文本的重要性。在本文本中,不僅要抓住中心詞“journey”,plastic bottle所經歷的地點及其情感上的變化,更要通過一些詞句的分析引導學生去深層次的理解文本。
其次,本次賽課也讓我明白了,要明確每個環節的目標意義,讀完文本后讓學生的改寫環節指令需要更明晰,引導學生思考:plastic bottle的命運從哪里可以開始改變?文中有兩個turning point,其一是the woman喝完水后不扔,可以重新利用reuse,其次,垃圾處理進入工廠進行回收recycle,要明確這兩個轉折點,可以引導學生更好的進行思考。
呂文欣
1.作為一名英語教師,語言素質要硬,時刻要注意語言的嚴謹性。在公開課上,教師要把握語言的正,盡量不要出現明顯的錯誤,如三單、時態等。
2.板書設計需加強。教師需要在板書設計上用點心思,結合課堂上所學內容,設計出簡潔、實用的板書,讓學生能夠了解本節課的重點。
3.活動的有效性需提升。每進行一個task,教師都要確定其對于文章主旨的理解有所幫助。
4.學生主體、教師主體的雙主體性也亟需彰顯。不論教師的教學設計有多完美,教學層次有多完善,教學活動有多豐富,教師都需要考慮到學生這一主體,讓課堂的所有活動都是由學生升發開來,加強課堂的生成性而非預設性。
吳航
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首先應抓住“journey”這一關鍵詞,依據時間或空間順序構建故事框架,引領學生關注文本主角,通過環境描寫的對比和烘托,引發學生共情,體會不同際遇下瓶子的心情變化。其次,閱讀要立足文本,教學活動的設計要深入淺出。閱讀過程中教學活動的設計既要挖掘文本的深度和廣度,又要避免教學手段的復雜化,盡力做到大道至簡,以真正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再次,閱讀活動要能體現閱讀策略。讀中遇到的生詞也可通過上下文猜測詞義。這些都需要通過教師有意識地引導才能傳授給學生。最后,教學目標的設計、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對學生回答所做出的評價都是教師應該在一開始設計教學活動時應該考慮在內的要素。
張藝
在比賽的當日,我覺得我還是需要一些實戰經驗,只有在實踐中才能檢驗自己的課堂設計是否合理,于是我提前選用自己的班級試上了一節課,在這個過程中,我的師傅也全程參與,在試講結束后,又隨即做了一些調整,原來這樣的過程就叫“磨課”。上課的場地在報告廳,不同于往日,真的非常緊張,但是好在準備比較充分,同學們雖然第一次見面,但是也能積極思考,順利完成之后,覺得自己能夠把準備好的內容能夠充分展示已經是很好了。
同課異構也能夠讓我向其他同事們學到不少,每個人各有特色,我也不斷地向大家學習。成長真的是一個過程,而此次的匯和杯像一個加速器,為我們的成長助力,此次課堂大賽受益匪淺!
吳夕雯
賽前,我與授課班級的班主任和英語老師取得聯系,對學生的特點和學情做了一定的了解。上課伊始,我不免有些緊張,但很快我就進入狀態,眼中只有學生。學生們也由一開始的拘謹漸漸地變得活躍積極,紛紛舉手回答問題,課堂也因此得以順利推進。課后,評委的不吝贊揚和中肯建議也讓我備受感動。我認識到了我在這節課設計上的閃光點,更清晰了不足、欠妥之處,日后要多加思考進一步提高。
通過觀摩其他幾位參賽老師的課堂,我也學習到了很多別出心裁的教學設計、新型的教學理念、各具魅力的教姿教態。這樣同課異構的機會實在難得。感謝這樣的比賽給我提供了一個展示、學習、交流的平臺,我會繼續努力的!
李葉彤
正式上課時,我按照自己的設計開始了講課。講課過程中規中矩,部分同學也能正確回答出我的問題。但是不知道為什么,我總覺得課堂氣氛有點沉悶,孩子們的參與度也不高。一節課結束了,我原本計劃的內容也沒有講完。我請教了聽課的老師,他們也提出了我存在的問題:一是沒有安排一些討論活動,導致課堂氣氛比較沉悶;二是語言不夠精煉,簡潔,導致內容沒有上完;三是傳授的多,讓學生自己探究的太少,使得學生的參與度不高。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針對上述問題進行改進。
王婷
通過這次比賽,真正的感受到“十年磨一劍”中的“磨”字是何深意,課堂設計從無到有,需要自己磨練多遍;課堂生成后,需要師生互動磨練多遍,一遍遍的發現不足和問題。在這個過程中要非常感謝物理組的每個人,每位老師都進入課堂聽課點評提出自己的意見,為解決課堂上出現的難題出謀劃策。由于學科性質,我們有許多的實驗器材,在上課前,組內老師們幫助我們參賽人員整理、清點實驗器材,布置上課場地,讓我們可以安心準備課堂內容,一堂公開課背后不僅僅是個人的努力,更是整個組的心血。
郭清儀
為了設計出精彩的課堂,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基于“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生活”的教學理念,我設計了多個創意魔術與實驗貫穿課堂教學始終。然而經過磨課,我發現為了整個課堂中心的連貫性與目的性,不得不割舍掉部分創意,經歷了糾結與不舍,收拾好心情整裝待發。
非常感謝磨課過程中組內老師們對我的指導與幫助,在他們的建議下我修改逐字稿,最終達成了一個相對滿意的課堂效果。當然,遺憾是在所難免的,驚喜的是,課堂結束后的評課部分,評委對我的學生實驗設計部分提出了改良建議,使我在這一部分的組織上有了更充分的認識。
孫青
一、以生為本展教學
本課內容對于學生而言相對比較陌生。因此我將課程的內容設計立足于學生的興趣與困惑,來自學生的真興趣和真困惑成為探究學習的內驅力。
二、去蕪存菁有取舍
教學素材的選擇和應用,既要貼近學生生活又要反映社會實際。及時、有效、豐富的教學情境為學科知識的教學提供供給。因此,我從大量的素材中作了“減法”,最后選取了兩個情境幫助學生進行探究。
三、真情致信達認同
科學辨析運用時政素材,既要體現學科能力價值,也要體現育人價值,既要增強使命感、正義感,又要追求真善美,觸動學生情感。因此,通過猜一猜、說一說、連一連的小互動,引導學生感悟行政機關就在我們身邊,學科知識就在生活中。
沈秦言
作為首次參加“匯和杯”課堂大賽的新秀,可謂是喜憂參半。興奮的是又可以學習了;緊張的是時間太緊,比賽前一天才得知試題內容和班級,并沒有太多的準備時間。但這次賽課讓我意識到自己還有很多不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比如,區教研員闞老師有建議我在示范環節不要太著急跳步驟,可以給予學生更多的講解和引導,注重對學生的思維啟發和頭腦風暴,選取某個元素的理由以及如何把這個元素變化運用于作品中的部分可以更直觀、更醒目。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在這方面多下功夫,潛心鉆研思考。感謝金陵匯文學校給我提供這次學習的機會,我會再接再厲,砥礪前行的!
趙瀚雯
通過這次匯和杯課堂競賽,我收獲很多,評委丁老師的點評環節對我們新教師的專業成長道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啟發我們在教學時要注意學科邏輯向認知邏輯轉換,課的設計要不斷尋找學生的認知與所教地理區域的聯系與媒介,從而創設問題情景,教材更重視科學邏輯,但上課時教師應更注重學生的認知邏輯,因此對教材要適當整合,可以用逆向設計,正向教學,明確學生應該通過一節課的學習掌握什么核心知識,從而反推教學的起點,同時教學應該更加重視地理學科的“實用性”,可以給學生一些理想,引導學生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更加“有用”的人。
湯鈺
潛心讀書,做的冷板凳是做學問的必要條件,教師應該是一個學習者。教學是教師的立足點,提高教學能力是對學生負責任的表現。優秀的教學設計在實踐中不斷生成,在無數次講演中更新,教師又應該是一個實踐者。教師是一門謙虛的職業,我們既做老師也做學生;教師是個桃李滿天下的良心活,既在教“生”也在教“師”。教師應該是個多角色的個體。
感謝石校長蒞臨,感謝專家吳老師的悉心指導,感謝歷史組老師的聽課評課,祝此次匯和杯圓滿成功!
邵廣玲
本次“匯和杯”課堂教學比賽讓我收獲良多。經過專家和組內老師的點評,我發現了自身在教學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課堂設問的難度還有待提升,對教材內容的熟悉度還有待加強,課件的相關表述還要更加規范。同時,這種“同課異構”的方式,也讓我在其他選手老師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比如湯老師的課十分新穎,以“唐朝長安城”作為小切口,講述隋唐時期的繁榮與開放;周老師將本節課分解為“繁榮”與“開放”兩個方面,引導學生進行歸納。通過這次比賽,讓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對自己有了更高的新要求,要多花時間認真鉆研教材,多向組內有經驗的老師主動請教,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
周宇
一、教學的規范性
教學課件上的文字及老師本人的語言都要以書本為準。同時要注重課本上涉及的所有材料,可以通過多做中考題來把握規范性。
二、教學的拓展性
要對知識點進行拓展,建立起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系,聯系的角度可以體現在事件之間的聯系,知識點的前后聯系,不同角度之間的聯系等。
三、教學的主體性
教學的主體是學生,通過一節復習課,學生到底能切實留下什么東西,這就需要教師在復習中準備好學案,并且在日常的新授課中可以自主設計作業,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設計作業時是“跳一跳可以夠到”的難度最佳。同時教學要有自己的節奏,不能進行灌輸性的授課,而是要真正地幫助學生學到一些知識、培養一些能力、對學生的長遠發展起到一些作用。
郭瑞娟
直到我上課前的早上,我才知道學校請來了教研員和前輩給我點評和指導。我一陣慶幸自己沒放棄參與比賽。初次在學校報告廳上課,緊張之余,我也很享受課堂。孩子們的配合與認真,參與與收獲,教研員和前輩中肯的建議和指導,令人暖心和備受鼓舞。
在準備課堂過程中,班主任王老師給予了耐心的、積極的幫助,感謝!
感謝一路上所有人無私的幫助!感謝自己的努力和進?。「卸鲗W校提供的平臺與機會!這是我參與匯和杯的最大感想。
寇恒磊
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教姿教態和教學教法都十分重要,此外對教材的深層次理解思考是重中之重,這也是我下一個階段需要著重提升的部分。學校這次比賽請來了專家指導,給我們新教師提供了十分寶貴且難得的機會。我感覺經過這一次比賽,無論是準備過程還是授課實踐,都讓我得到了成長??傊敬钨愓n活動,收獲是主要的,不管是我們參賽教師,還是評委和聽課教師,都通過較低的成本獲得了一次較好的培訓,希望我們新老師能憑借此次賽課活動這股強勁東風,懷著對提高我校教育質量的執著、對事業的追求和無私的奉獻,敬業愛崗,苦練基本功。
蔡霏兒
首先,生物教學需要嚴謹。本節課“關注生物圈,環境在惡化”中也有著一個很重要的實驗探究:酸雨對植物的影響。這就需要教師反復強調實驗操作規范和基本原則,培養學生嚴謹規范的操作習慣和思維方式。
其次,生物教學需要專業。本節課我的教學重點主要有兩部分:酸雨實驗設計和社會責任感培養。而課堂教學不僅僅是按部就班地將理論知識灌輸進學生的腦海中,更重要的是對學生思維的引導。
最后,生物教學需要臨場應變。本節課上學生匯報實驗方案時出現了不好意思舉手的意外狀況,導致最終的學生發言順序不夠切題。我還需要不斷積累更多經驗,加強處理課堂即時生成內容的能力。
王曦
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在互動環節要對學生進行適度的指引,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設計有目的性的討論環節。雖然學生早已接觸過探究實驗的設計,但每到自己設計實驗時還是會出現許多問題,教師要從科學探究的角度加以引導,啟發學生自我完善方案,并實施的的提供學生合適的實驗器具,讓學生動手實踐才能得出完美的實驗方案。在學生展示環節要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并給于反饋,注意對學生進行語言表達能力、實驗設計能力、綜合分析能力的培養。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得好,師生之間的交流才更融洽,對于知識的吸收能力也更好。
張菡
從抽簽、開題、備課、制作課件、準備道具、設計游戲環節再到打磨課堂細節,最后錄制,都要在短短的一天內完成??此剖俏乙粋€人在上課,實則是背后團隊的角逐,有班主任老師的配合調課,有教師發展中心的錄制設備調試,有藍青工程的師父指導等等。這些都無疑為我職業發展的道路上打開一排明亮的路燈。同課異構雖然是非常常見的課堂比賽方式,卻是提高教師發展的有效手段。通過這次賽課,讓我更直觀的發現自身的不足,同時吸收同伴的長處,真的非常感謝學校為年輕教師搭建的平臺,讓我得到了更多的磨練,也得到了更多的指導,關心和鼓勵。我堅信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可以勇往直前,成為一名優秀的美術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