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受到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我們經常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舉一動對孩子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長的教育方式、態度和價值觀不僅塑造了孩子的個性,還直接影響了孩子的學習成績和未來的職業發展。
如果家長熱愛學習、善于思考,孩子也會養成同樣的好習慣。相反,如果家長不注重自身修養,沉迷于不良嗜好,孩子也可能受到影響。
好的家庭教育如同春雨滋潤幼苗,默默影響著孩子的成長。一個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能讓孩子如沐春風,茁壯成長。相反,如果家庭氛圍緊張、冷漠,孩子便會表現出焦慮、缺乏自信。
我孩子剛剛畢業于某985大學,下個月將開始他的研究生生活。因為大學期間在班長這個崗位上面,為同學和學校做了一些工作,受到了認可。畢業前夕,獲得了“某某大學2024屆優秀畢業生干部”的榮譽。
下面說說我的家庭教育體會:
首先,和孩子朋友式的相處。我孩子從小到大都是和我們一起生活,從他牙牙學語開始,我們就開始交流。每天下班一見面,就有說不完的話題。
兒子高考結束后,他就建立了一個我們家三口人的微信群。由于讀大學不能經常見面,我們就在群里面天天交流,有的時候就各種問題展開討論。
特別是去年9月份開始,兒子到英國留學以后。他在生活和學習當中遇到了許多新挑戰,幾度產生焦躁情緒。我們的及時溝通和建議,幫助他很快恢復了自信心,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快樂。
其次,給孩子創造開拓視野的機會。只要有假期,我們都會聯合別的家庭,帶孩子出去旅游。初二之前,我孩子已經去過國內很多景點和城市。同時,經常組織有同齡孩子的家庭聚會,聚會期間叫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在家里面,擺放碗筷、酒杯,在飯店催菜、倒酒水等等。并且叫孩子敬酒(水)的同時,用語言表達他的心愿和祝福。
再次,于生活當中對孩子進行品德培養。 從小我們就培養孩子的誠信、友善、勤勞、自律等品質。不論是在家附近游玩,還是去外地旅游。 我們都做到了把腳印留下,把垃圾帶走。有的時候還讓孩子幫助打掃別人的垃圾,給孩子一個心中有他人,為他人著想的教育。
再有,是不斷地提升自己。我們家長的認知程度畢竟也是有限的,有很多問題單獨靠經驗,已經滿足不了和孩子交流的需要。比如,我孩子去意大利、法國、德國旅游參觀的景點和風土人情,我們之前學習的地理知識已經無法滿足需求,為了達到與孩子同游的效果,我們就提前通過網絡惡補這方面的知識。這樣,兒子在實地旅游的同時,我們在線上旅游,共同完成了我們的家庭之旅。
在孩子小的時候避免將自己的壓力傳遞給孩子。但是,孩子即將讀研,需要花費大量家里面的積蓄。我們便把家里的經濟情況告訴了他,叫他在以后的學業和職業規劃當中,能夠結合實際,切莫好高騖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