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勵學教育、勵學國際教育怎么收費
?本報記者 劉冰祎 攝影報道
圖一
圖二
圖三
市民張女士在市區(qū)新華路恒順時代廣場的勵學教育培訓學校(以下簡稱“勵學教育”)為孩子報名了“一對一”輔導,并分兩次交納了共計36885元的課時費。
前幾天,張女士突然聽說“勵學教育”關校了,就想將未使用的29359.8元課時費退回,但一直沒有結果。
交3萬多元
報名“一對一”輔導
張女士說,2018年,她給上小學的女兒報名參加了“勵學教育”的“一對一”輔導(圖一),補習數(shù)學等科目。當時,她交了200元報名費和10965元課時費。
此后,張女士的女兒在“勵學教育”接受輔導。
張女士說,孩子幾乎每個雙休日都會去一次“勵學教育”,接受老師的“一對一”輔導,每次使用3課時。因為疫情原因,輔導一度改到線上進行。
2020年,“勵學教育”的工作人員告訴張女士,她此時購買新課時的話,可以獲贈不少課時。盡管之前交納的課時費還剩下不少,但張女士還是購買了25920元的課時。
總部要求關校
費用難退
暑假期間,張女士的女兒因故沒有去接受輔導。7月31日,“勵學教育”發(fā)出一則通知。通知上說,為響應“雙減”政策,校區(qū)自8月1日起不再安排教學。張女士聽說,雖然校區(qū)不再授課,但有老師到學生家里繼續(xù)為孩子輔導。
9月11日晚上,張女士被“勵學教育”的一名工作人員邀請到一個微信群里。這個微信群里有不少學生家長。張女士從其他家長的討論中得知,“勵學教育”關校了,剩余課時費能否退回成了未知數(shù)。
“‘勵學教育’的校長跟我們說,他們的總部突然要求關校,具體原因不清楚。我們之前交的課時費都交到了總部,可現(xiàn)在總部那邊沒法給我們退錢。他們也聯(lián)系不上總部。”張女士說。
張女士給記者發(fā)來了她購課的相關單據(jù)。記者看到,“學員須知”的違約責任一欄中寫到:如雙方不能繼續(xù)履行本協(xié)議,甲方扣除乙方已完成輔導的課時費,將剩余款項退還給乙方。退款期限為7至45個工作日。
9月13日,“勵學教育”的工作人員為張女士算出了剩余課時及對應費用。張女士第一次購買的剩余課時對應費用為3439.8元。第二次購買的課時還未使用,對應費用為25920元(圖二)。“這樣算下來,需要給我退回29000多元的課時費。如今,這些錢不知何時才能退回來。”張女士無奈地說。
記者注意到,張女士給記者展示的單據(jù)上均蓋有“滄州培升致學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章。據(jù)“天眼查”顯示,該公司法定代表人與“勵學教育”法定代表人的名字相同。“滄州培升致學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股東一欄顯示為“北京培升勵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100%持股。
校區(qū)“不定時開門”
員工工資也已停發(fā)
9月16日下午4點,記者來到位于市區(qū)新華路恒順時代廣場的“勵學教育”。
“勵學教育”校區(qū)的卷簾門關著,門口貼著校區(qū)停止教學安排的通知(圖三)。通知旁邊還貼著一張白紙,上面寫著公司法人的電話和校區(qū)電話。紙上還有一行字:不定時開門。記者分別撥打了這兩個號碼,均無人接聽。
記者通過一位家長提供的電話,聯(lián)系了一名曾在“勵學教育”任職的工作人員。這名工作人員說,前幾天,他們得知學校關校了,家長的錢目前退不了,員工將近兩個月的工資也發(fā)不出來了。一些員工正在走法律程序解決工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