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經濟與學前教育的關系_經濟對學前教育的制約
來源:【讀特】
近日,《深圳經濟特區學前教育條例》經市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將自2022年9月1日起施行。《條例》明確,將公辦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人員工資納入財政保障范圍;納入總量管理的公辦幼兒園教師工資,參照同等條件的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合理確定。
以地方立法形式,為合理確定公辦幼兒園教師工資提供支持和保障,這是一種突破和進步。有了法規撐腰,再輔之以執法檢查等手段推動法規落地,將促進提升公辦幼兒園教師工資待遇,從而增強其職業價值感和榮譽感。
關于公辦幼兒園教師的工資,多年以來一直是各地兩會的熱點話題。由于待遇原因,造成幼師流失嚴重、幼師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也是社會普遍現象。有學前教育專家坦言,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的學生有相當一部分不愿意從事幼師職業,薪酬與付出不成正比是主要原因。深圳專門為學前教育立法,并在其中將公辦幼兒園教師工資納入考量和制度設計的視野,可為其他地方提供借鑒。
人生百年,立于幼學。還有句耳熟能詳的話是:“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而不幸的人則用一生治愈童年。”一個人的成就和發展,和幼時受到的教育、對待息息相關。幼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的幼兒家長只看重幼師教給孩子什么知識或本領,卻忽略了幼師在把握幼兒心理、發展幼兒認知、培育幼兒人格方面的作用和付出。無論是對幼師的素質,還是其付出,家長們應該有全面的認知。
深圳將“幼有善育”確立為城市發展的一個子目標,把幼兒教育擺到了應有的高度,而這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在幼師力量建設下大功夫。資料顯示,深圳已基本形成學前教育廣覆蓋、保基本的普惠發展格局,但也存在著學前教育機構發展不平衡、保育教育隊伍整體素質需要進一步提高等薄弱環節。
進一步提升幼師能力素質,必須重視待遇吸引人才、穩定人才的作用。拿出和城市發展相匹配的待遇,讓幼師崗位“吃香”,是吸聚優秀的幼兒保育教育人才的重要前提,也是穩定人才隊伍、讓幼師安心當好“孩子王”的重要前提。應當說,《深圳經濟特區學前教育條例》在提升幼師待遇方面實現了破題和引領,接下來把這件好事做到位,還需要相關部門一起努力。
(作者:深圳特區報評論員)
本文來自【讀特】,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