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微店-中公配套書籍配套網課
大學畢業兩年,陸陸續續發現身邊很多朋友,都在尋求改變。有學會計的朋友,在利用業余時間準備考中級會計職場或者CPA,也有在工地上班的同學,準備回家考公務員,還有的人,則利用下班的時間,辦了張健身卡,鍛煉身體。
安穩的生活確實是大多數人所追求的,不過,現在公務員也是有難度的,有好友連續兩年,利用下班時間復習,最終都遺憾落榜。有好友,考公辦教師,連續考了3年,才最終考上。沒考上之前,一直在輔導機構上班。
所以,每個人都在尋求改變。但是人跟人之間的差距,其實就在于下班后的8個小時里。
下班完,你是選擇天天追劇,跟朋友各種約,還是繼續學習其他技能提升自我。這一切,可能短時間內看不出來差距,但是長期下來,別人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已經成功轉行了,而你,還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從事不喜歡的工作,不敢輕易辭職。想要改變,你就得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努力才對呀。
其實,畢業后很多人會發現,自己壓根不喜歡大學所學專業,畢竟,我們高考完填報志愿的時候,選什么專業,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爸媽幫我們決定的,我們壓根不清楚自己喜歡什么,更別提擅長什么了。我到現在都還記得很清楚,高三填志愿的時候,因為我爸認識一位老師,于是就委托那位老師幫我選專業。我去了兩次那位老師家里,跟他“探討”未來讀什么專業比較好。說是探討,其實我根本不懂那些專業是干嘛的,只認識指南書上印刷的專業名詞,卻不知道那些名詞背后意味著什么。當時那位老師幫我選了很多專業,一開始按性別來選,說男生選這幾個專業比較好,然后又從中篩選了一下,最后幫我把“工程管理”這個專業排在了第一位。
當然,我也不懂,全憑長輩安排,他們似乎也忘記問我一句:“你喜歡做什么呀?”幸好,他們沒問,就算問了,當時的我,估計也是搖搖頭,吐出三個字:不知道。也正是因為報志愿的時候,我們大部分人壓根不清楚自己想干嘛,所以才會出現,上大學后很多人考研轉專業,又或者畢業后換行的現象。
看到這篇文章的小伙伴,很多還是大學生,大學里時間算是比較寬裕的了,所以大家如果有時間,一定要提早規劃好自己的人生,盡早明確自己想干嘛?多利用上課之余的時間,給自己找點事做,不要四年下來,就是教室(指上課,不代表自我學習)—寢室—食堂三點一線。不要下完課,就直奔寢室,抱著手機刷起來。每天學習1h,改變一點點,日積月累下來,能夠跟別人拉開非常巨大的差距。多一份準備,就多一份改變的機會與能力。
同時,想跟大家說的是,臨近畢業,多想一想未來,多一份危機感,給自己列一份目標,寫在紙上,比如“2019年要完成的10大任務”,我在今年年初也給自己定了10個目標,到目前已經完成了一半。定了計劃后,做事的時候,目標感則會強一點。任務完成了,適當獎勵自己一份禮物,沒有完成,就懲罰自己。踏踏實實把事情,一件一件完成,提高學習跟工作的效率,朝著目標,一步一步奮斗下去。
最后。 無論你現在是在大學里,還是已經工作了,都希望你能多利用空余的時間,做一點對未來有價值的事情,武裝自己,多一份能力,也就多一份選擇的權力。如果想要備考公職類考試,那么!從現在開始就學習常識,認識行測、申論。給自己定一個學習目標,提高行動力跟目標感,不要動不動就說自己懶癌晚期就范。也不要盲目去備考,可以跟著專業的老師和同學去慢慢的梳理考點,每天嚴格按照規定時間做一套行測和申論真題,有時間的,請仿真模擬,包括時間、答題卡、鉛筆、橡皮等所有注意事項和工具準備,仿真正式考場進行考試(上午行測,下去申論);沒有時間的,也請利用空余時間來做。模擬題一定要買正版的,中公教育官方微店就有,讓自己的青春多一些有價值的回憶!
作者簡介:午后囈語,一枚愛寫字的工程男,喜歡講道理,偶爾說故事。已出版《哪有什么天生牛人,不過是肯全力以赴》,全網熱銷中,個人微信:wuhouyy,微信公眾號:懷左同學(hztong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