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金銘教育,福州金晚學校
黃義鑫,男,1957年出生,籍貫福建永泰,1987年畢業于無錫書法藝術專科學校。
中國交通書畫協會會員、福建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福建省公路書畫協會第一屆會長、羅源縣書法家協會第一屆副主席、鼓樓書法家協會會員、神州陽光書畫院副院長、福建逸仙書畫院鼓樓分院理事、福建新絲路詩書影畫院、福州博海書畫院特約書法家,福建師大附中、福州金銘教育、匯圣教育、元生藝術、大美國藝等學校的書法教師。
書法之所以稱為“法”,既是筆墨運行有不易之法,空間布置有絕妙章法,法度極為重要。有法寫的是正宗書法,無法寫的就是江湖粗糙。但見黃義鑫先生寫的書法,法度精研到無可挑剔,極有書法無欺的真功夫。
黃先生書法八法精妙,疏朗灑脫,很有明心見性的內涵。捧讀先生的心經作品,從書法審美的層面來講,就是楷精法詳,特為真正的印象。從文化覺悟的層面來論,就是修養到了,才可以寫得如此般若的結果。所以他的書法里不僅僅有筆墨的法度精研,更有文化沉淀的深刻內涵。可以反復品味,亦能經久解讀。
讀他的書法作品,如讀李白、謝靈運的抒情、山水詩,既有文人的溫潤典雅,又有俠士的粗獷豪邁;既如觀連綿不斷的逶迤峻嶺,又如聽一瀉千里的江河波濤;既有行云流水的流暢輕快,又有醉舞狂歌的酣暢灑脫。筆鋒所指透出一個中國文人博大內在氣魄和淡泊高雅的靈魂追求。其書法形態婀娜多姿、美觀大方;其想象空間豐富多彩、馳騁千里。既注重表現形式美,又注重表現意境美。
縱論其作,大致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力量感強。力量感是書法線條美的要素條件之一,能在人們心目中喚起力道美的感覺。他努力遵循古人用筆原則,以中為主、偏側歸中。有偃有仰,提按合度,因勢利導、信筆由之。有時點畫以露鋒入紙,以欹側代替平整,以簡約筆畫代替繁復筆畫,以勾挑、牽絲來加強點畫之間的呼應;以圓轉代替方折,點畫之中有一縷濃墨蘊含其中,形成了一種點畫線條渾圓淳和、溫而不柔、力含其中的力量美。
二是節奏感好。平衡、節奏是藝術美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他在創作中十分注重輕重、大小、長短、粗細的筆畫有規律地交替變化,行筆如仙人舞劍、行云流水;行轉提按運用自如、收勒掠努氣貫始終;運筆翻轉有力、勁挺而富有彈性;跳躍行筆、筆斷意連;游絲牽引、血脈暢通;運筆講究節奏、力度,大膽而不妄為,創意而不刻意,尊古而不保守,努力使藝術語言、線條語言達到“仗劍四海、縱橫八方”的豪邁。在虛與實、遲與速、繁與簡、和與諧方面也都達到了高度平衡。
三是重章法美。在布局上,先生注重書法作品的整體布局,注重點畫線條對空間的整體切割,集點成字、連字成行、疏密得當、計白當黑、平整勻衡、參差錯落、變化多姿、起伏跌宕;在創作上,他書前講究充分醞釀,成竹在胸后再下筆。由于每個漢字的高矮、寬窄不同,在書寫時他盡量采用“縱有行、橫無列”、大小錯落的章法,形成了相對自由的創作空間。他很好地利用漢字的左撇右捺和豎的特點,上下貫穿,左右揮灑,不僅使字的神采得以展現,而且有利于全篇行間錯落、穿插自然、行氣流暢、布局美觀。
在整體布局上,黃義鑫不是將獨立的漢字、線條簡單地、呆板地拼湊,而是起筆相呼、落筆相應,用“氣、血、韻”貫通全篇。通過疏與密、偏與正、向與背、縱與橫、枯與潤的對比,使字與字之間筆斷意連,主字與馀字之間排列得當;長短參差如老翁攜幼,疏朗密實似計白當黑,真正達到了順勢巧成而不刻意求工,行云流水皆天然自成的藝術效果。
歡迎點贊留言,喜歡黃老師的作品隨時留言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