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教育—學大教育怎么樣效果好不好
近幾年,“STEAM教育”成為教育領域熱詞,越來越多的中小學校將其納入教研體系,與此同時,主打“STEAM”教育理念的培訓機構或相關課程也遍地開花。記者走訪發現,不少家長盡管此前對“STEAM教育”并不十分了解,但對于這種教育形式所倡導的理念頗為認同,“STEAM教育”活力可見一斑。
觀察:少兒編程會成為下一個“少兒語培”嗎?
“STEAM”是Science(科學)、Technology(技術)、Engineering(工程)、Art(藝術)、Mathematics(數學)的首字母組合。
所謂STEAM教育,并非一門新的具體學科,而是一種多學科融合的強調動手實踐、自主創造和邏輯思維的教育理念或課程形態。2006年,有學者及其團隊在STEM教育基礎上提出將“Art”融入其中,形成“STEAM教育”。
目前市場上,“STEAM教育”的產品形式主要包括機器人教育、自然科學、兒童編程教育等,其中兒童編程更為家長所熟知。
在白云區一家綜合商場四樓,兒童早教中心、少兒運動館、兒童游樂館等多種兒童教育機構在此聚集。就在本月,這里將新開一家少兒編程教育機構。門口放置的宣傳單頁顯示,該機構是專為少兒提供優質編程教育的STEM機構。
在北京路一家少兒編程體驗中心,記者見到前來咨詢的李女士一家。李女士說,女兒元元今年6歲,平時就很癡迷各種講解類的節目,旁人看起來枯燥無比的說明書元元也能看得津津有味。最近了解到少兒編程,便想帶女兒體驗一下,興許女兒會感興趣。遺憾的是,周末兩天的體驗課程均已被約滿,他們只好約了下周六前來體驗。
該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編程鍛煉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是未來工作生活中的必備技能之一。如今編程教育也已經越來越為家長所理解和接受。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少兒編程與英語培訓行業發展邏輯相似,或將成為下一個“少兒語培”。
“STEAM教育”也成為投融資市場里的“香餑餑”。一項11月教育行業融資報告顯示,在當月的45起融資中,“STEAM教育”融資數量為12起,位列第二名。
推進“STEM”教育:155所中小學校為深入實施試點學校
在中小學校園內,近年來廣州市積極支持中小學開展STEM教育,多所中小學校獲STEM教育實驗項目立項,155所中小學校開展STEM教育課程試點。而在此前,廣州已有不少學校開展STEM課程的相關探索。
廣州市教育研究院課程教材研究室副主任、STEM教育項目負責人鄒立波介紹,廣州STEM教育試點推進兩年多以來,一個明顯的成效是學校對STEM教育理念的認識得到普及。其中一批學校結合學校的資源特色,研發出特色STEM課程或項目,比如南沙區東涌部分學校結合東涌水鄉的自然生態開發具有當地特色的STEM課程;增城高級中學結合學校的中草藥種植園開發中草藥文化的STEM課程等。在STEM課程實施推廣過程中,培養出一批STEM課程師資,學生的創造力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提升。
不過,STEM教育在推廣過程中也確實存在著一些難題,比如,有些學校由于對STEM教育重視程度不夠,開發STEM課程或項目的積極性不高,投入到STEM課程的師資力量不足。
據了解,為了促進STEM課程在廣州的進一步推廣,廣州市教育研究院正在進行一項針對廣州各區中小學STEM課程實施情況的專題調研。
建議:“STEAM”教育這樣學
今年7歲半的王泰兮已是一名編程“小達人”,如今他已經可以熟練運用KOOV、Scratch、Python等編程語言設計編程作品。未來,他想做一名“優秀的程序員”。
2019年寒假期間,家里人在為誰做家務互相“謙讓”,泰兮靈機一動,當即打開電腦制作了一個“家務誰來做”的編程游戲,由游戲隨機決定誰做飯、誰洗碗。這讓泰兮的媽媽陳女士感到很驚喜:兒子能將在課堂上的學到編程應用場景舉一反三運用到生活中。
讓陳女士驚喜的不止于此。陳女士告訴記者,兒子接觸少兒編程一年多以來,她能明顯感覺到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學習的自主性都提升了不少。編程語言使用英語表達,接觸編程后泰兮才知道原來英語單詞還可以這樣使用,背單詞的動力大為提高。游戲中也常常需要用到數學、英語、物理等其他學科的內容,如今泰兮學習相關學科知識的積極性也大了起來。
西關實驗小學五年級在讀的張皓粼小朋友將來也想成為一名程序員。皓粼動手能力強,喜歡玩拼裝,小學一年級便開始學習機器人課程,而機器人課程離不開編程,再加之皓粼喜歡玩游戲,于是家人引導他往編程方向發展。如今,皓粼覺得“開發設計游戲比單純玩游戲更厲害更有意思”。
皓粼的媽媽李蕊認為,皓粼之所以能這么快適應編程的學習,和他喜歡科學探索關系很大。在身邊人眼中,皓粼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科學“小達人”,他好奇于每一樣東西是如何形成的,并且盡可能創造條件動手驗證。
皓粼在讀的西關實驗小學開展的統整課程中有涉及STEM課程的內容,每個學期開展不同的項目和課程,比如2019年針對五年級學生開展了《走讀廣州——博物館真奇妙》的統整課程,其中有中國古代建筑榫卯結構的制作,這些都是他的摯愛。
當一種能力素養進入公眾視野,家長們往往會認為孩子越早接觸越好。有些家長認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孩子還很小時就急于為他報名學習編程。業內人士認為,這有些過于心急了,孩子年齡太小的話理解能力還不足以聽得懂課程,這也是目前大多數少兒編程機構接收的學員至少也要年滿4歲的原因所在。
鄒立波指出,STEM教育對于培養孩子的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有重要作用,建議家長在選擇時根據孩子的興趣以及知識、能力基礎,理性選擇合適的STEM項目參與。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王婧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王婧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唐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