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普惠教育、信用貸款哪個平臺好
視頻加載中...
一期簡筆畫教會你一個財經知識。本期是簡筆畫財經和金融C計劃的聯名款,我是小C。新一期金融C計劃的公開課開課啦!今天特邀平安普惠廣東分公司一起來聊聊“債務減免”那些事兒。
我們先來聽一個真實發生的故事吧。
今年3月,伍先生在短視頻平臺看到推送的債務“減免”“重組”的廣告,就點擊視頻聯系該公司人員,要求協助處理信用卡欠款及小貸借款。
該公司承諾可以為伍先生的未還借款申請全部減免,同時重新分期,并收取了服務費1.3萬元。
在該公司的教唆下,伍先生主動逾期并向金融機構發起投訴。然而該公司不僅沒有幫助伍先生減免名下的欠款,反而讓伍先生的征信存在逾期記錄。事后,伍先生再也聯系不到該公司的工作人員,親自到辦公地更是發現公司已人去樓空。
類似的故事也發生在市民熬女士身上。熬女士因聽信不法公司的宣傳,相信該公司可以“百分百修復征信”,不聽金融機構人員的勸阻主動逾期,最后導致征信及個人信息都受到巨大的損失。
當前,在視頻網站、電商平臺、社交平臺和線下,均出現很多不少非法金融中介。這些機構宣稱可以“為客戶減免債務、有專業團隊指導、成功率高達90%”,向消費者收取金額不等的手續費。
金融監管部門早已發布警示,代理“處置債務”“延期還款”“減免逾期息費”“征信修復”等違規騙局和行為,本身對債務清償并無作用,反而存在很大的風險,有可能給債務人造成進一步的民事違約。輕信黑中介教唆,不僅擾亂消費者還款計劃,而且嚴重損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對消費者個人征信和經濟財產等均會造成嚴重危害和損失。
平安普惠廣東分公司提醒廣大金融消費者,遇到困難情況無法正常還款時,應第一時間通過官方客服等正規渠道聯系金融機構,按照機構要求提供證明文件,或者通過正規法律途徑解決逾期欠款問題。此外,切勿隨意告知陌生人個人身份證、銀行卡賬戶、債務情況等信息,避免被非法利用并遭受損失。
平安普惠廣東分公司提倡合理貸款、理性消費。金融消費者要從自身的經濟實力出發,合理消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還款糾紛和經濟負擔。
本期公開課由南方客戶端和平安普惠廣東分公司聯手打造。上+學金融,我們下期再見!
【策劃統籌】陳穎
【腳本】黎華聯
【配音】周美霖
【繪畫/海報】林曉倩
【視頻】付宗亮
【出品】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素養教育公益聯盟
【作者】 黎華聯;林曉倩;付宗亮;陳穎;周美霖
金融C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