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中如何教育孩子、教孩子的七種能力陳大惠
在家里對孩子的教育,不是報班學習,不是陪著做作業,而是在于家長的言行。
除了家長自身行為要有表率作用外,其實平時語言的功能尤為重要。
有這么三句話,對孩子心理傷害極大,而且是長期地存在于深層次。
這三句話很多家長無意識的都說過了,但也別害怕,以后改正彌補,還是來得及。
第一句話,常常出于父母祖輩之口,“你知不知道,我這么做,都是為了你好!” “我讓你快點做作業,不是為了你好嗎?” “我幫你報輔導班,不是為了你好嗎?”
其實這是在精神上對孩子的親情綁架。想過沒有,說出這句話后,孩子是什么感受呢?
他們沒有選擇的權利,只有順從;反駁,就會說成沒有良心呀,好壞不分呀,慢慢地孩子就沒有了主見,一切都聽家長的。
我們做家長的,應該懂得效果與動機相統一,把這句話換成,“孩子,我很愛你,怕你走彎路,所以才忍不住提醒你,這只是我個人對你的建議,你的事情還得你自己負責,自己做主。不過一切后果,如交不出作業之類,還得你自己承擔責任哦”,相信孩子聽后,會自我思考,做出決定的。
第二句話,“我和你爸這么辛苦,努力工作賺錢,就是為了讓你過得好一點嗎?你就不能體諒我們,給我們省點心嗎?”
如果此類的話說得多了,孩子內心就會產生負罪感,是不是因為自己的到來,才使父母變得辛苦不堪,產生自卑自責的心理。
但是換一種說法,“孩子,我們賺錢是可以用來花的,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只要花錢是合理的,用在上進上的,都是應該的”,相信孩子,聽了這樣的話,也會很高興的。
第三句話,“哎,你出去要安分點,別給我到處惹事。寧愿吃點虧,也別和他人鬧糾紛”,家長經常這么說,慢慢地孩子就會養成懦弱的性格,失去自我保護的能力,若受到霸凌也不敢反抗。
我們應該當這么說,“孩子,這世上沒有人可以隨便欺負你,我們不惹事,但也不怕事。有人欺負你,你要第一時間告訴爸爸媽媽,或者老師,我們一起來面對”。孩子聽了以后,腰桿也就硬起來了。
我們家長無意中常說的三句話,可以說抵消掉很多對孩子的愛,卻養出了一個沒有主見自信,且自卑懦弱的孩子。
所以做家長的一定要在孩子心理層面上,說出正確的話,就像對小苗施上正確的肥,才能讓他們健康地茁壯成長。
#我要上微頭條# #微頭條日簽# #生活感悟# #生活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