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險一年多少錢(教育險險種及價格表)
王小平 濟南報道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金融要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明確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2024年5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下發了《關于推進普惠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普惠保險是我國普惠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持續深化保險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普惠保險高質量發展,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防范化解風險,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山東省濟寧市的高先生,就是這樣一位普惠保險的受益者。2021年9月,41歲的高先生舌根不舒服,檢查后發現舌根下有彌漫性腫瘤,而活檢的結果無異于晴天霹靂,他患上了非霍奇金彌漫大B細胞瘤。醫生給出了治療方案,附帶的是對這個家庭來說高昂的治療費用和后續醫療費用。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他該怎么辦?
解決高先生困境的,是一份保險。高先生無比慶幸,過去這些年對保險的認可和投入,有了實際價值與意義。
初識保險 他從懷疑到相信
高先生與保險的故事,要從初中時說起。“上初中的時候,有鄰居是保險營銷員,經常聽他給親戚朋友講保險,讓我知道了還有這么一個東西,把錢交給保險公司,將來有需要的時候保險公司會給你更多錢。”保險,就這樣出現在當時只有十二歲的高先生認知里。不過,他也坦誠,當時很多親戚朋友都不相信保險,認為保險是騙人的,這種觀念也影響了他。一直到中專畢業踏入社會參加工作,他的想法才開始改變。
“那時候我已經二十歲,漸漸過了人云亦云的年紀。加之了解到很多專業的保險知識,于是漸漸改變了對保險的看法。不過,當時剛參加工作,沒什么錢,加上還年輕,就沒買什么保險。”高先生如是說。
為了家庭 他給女兒買了第一份保險
高先生的購買保險之路開始于2011年,不過第一份保險不是買給自己,而是為了女兒。“那段時間先后給孩子買了兩份保險,一份教育險附加醫療險,一份重大疾病保險附加住院醫療保險。”對孩子無私的愛,讓對保險早有認知的高先生做出了如此選擇。
由于經濟收入低,雖然也有心為自己和愛人投保,但遲遲未能付之行動。一直到了2015年,隨著自己年齡不斷增長,擔心身體會出現狀況,加上親戚朋友有好幾位突然得了大病。作為家中的頂梁柱,本著為自己和家人負責、不拖累家庭的目的,高先生毅然決定為自己也購買了保險。最終,他通過保險代理人為自己購買了一份重大疾病附加住院醫療保險,保額八萬元,年繳保費四千多元,而他當時的月收入才三千出頭。
“我家庭收入不高,能拿出來的錢有限,必須先考慮大病保險和醫療保險。”作為家里的頂梁柱,高先生知道什么才是適合他和家庭的選擇。
觸網互聯網 讓他真正能“買得對”“買得起”保險
帶給高先生更多選擇的,是伴隨著互聯網的科技進步,而興起的互聯網保險平臺。“過去都是線下購買保險,沒有保險代理人推薦,我都不知道有什么產品可以選。接觸到了互聯網保險才知道,保險還能自己在手機上操作購買,而且各類產品一目了然。”高先生如同發現了一片新天地。
2020年,高先生在網上關注到了元保,并被其推出的一款百萬醫療保險打動,于是就有了他與元保此后的故事。
“因為我一直關注保險,也經常琢磨保險條款,就覺得這款百萬醫療險非常好,價格也不高。我剛買的時候每個月只需要繳費54元,完全能夠承受。更重要的是,過去線下購買保險,通常都要年交、至少也要半年交、季交,對收入不高的我來說,每次到了繳費期,短期經濟壓力會很大。而這款產品可以按月繳費,就好像分期付款,能夠減輕不少壓力,讓我可以輕輕松松為全家人投保。”因此,即便高先生得病前家人覺得這每月只交幾十塊的保險肯定賠不了,他還是選擇了為全家人投保這款百萬醫療險。
高先生不知道的是,他遇到這款讓他十分滿意的百萬醫療險,背后是元保通過技術達成的產品個性化定制。元保的“智能保險大腦 ”基于大數據和AI技術優勢,針對不同用戶的特征與需求,為用戶精準匹配保險產品,降低用戶選擇成本;同時,能根據用戶需求反饋,推動保險公司持續研發和定制產品,并快速上線,優化用戶體驗,力爭讓對的保險找到對的人。
今年5月金融監管總局發布的《關于推進普惠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中,便指出普惠保險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原則,就是堅持廣泛覆蓋,提升保險服務的可及性;堅持惠民利民,提升保險服務的可負擔性。用一句通俗的表述來說,就是要讓確保人民群眾“買得到”、“買得起”保險。而互聯網保險的高效觸達和靈活繳費方式,正為普惠保險的可及性、可負擔性,提供了最廣闊的土壤。而且互聯網保險能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真正實現廣泛覆蓋、真正提升可及性。同時,互聯網保險結合保險科技,可以在智能風控的基礎上,將老年人和帶病體等特殊人群納入保障范圍。
九萬余元賠付線上快捷申請 互聯網保險更能“賠得滿意”
事實上,高先生的判斷非常準確。雖然繳費不高,但理賠的時候金額卻不低,每月僅五六十元的保費,截至目前已經獲得了九萬余元的賠付。更關鍵的是,高先生購買的這款百萬醫療保險,理賠范圍涵蓋了特藥等醫保自費項目,比如高先生治療期間靶向藥美羅華(利妥昔單抗)支出占到了醫療花費的80-90%,也都得到了賠付。而且,即便已經出現理賠,這款保險仍能提供持續守護,自2020年初次購買,至今元保已守護了高先生四個年頭。
在親身經歷過后高先生發現,通過元保買保險,不但購買流程簡單,理賠起來同樣方便快捷,只需要在線上發起申請,按要求上傳材料,即可完成理賠。而實際上,元保理賠之所以能如此高效,是因為元保智能理賠系統基于理賠知識圖譜識別、機器人索賠審核和智能風控等技術,實現直賠、閃賠、快賠等多項快速理賠服務。
今年的《關于推進普惠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也同樣指出,要堅持公平誠信,提升保險產品的保障屬性;切實改進理賠服務質量和效率,推進依法合規“賠得滿意”。換句話說,就是要做到應賠盡賠、能賠快賠。同時《意見》中還提到,要提高普惠保險服務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提高線上承保理賠能力。而互聯網保險,正好有能力將智能科技貫穿到保前、保中、保后等環節,打造一整套理賠服務體系,實現線上、線下全鏈路的理賠服務,從而有效解決賠付難、賠付慢等行業和用戶痛點問題。
保險,讓每一步前行更有底氣
經過這場病痛的考驗,高先生對保險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他感慨道:“沒有人希望自己買的醫療險能派上用場,但當不幸降臨時,保險真的能成為你最大的依靠。保險的賠付讓我在面對疾病和經濟困境時,有了努力活下去的信心和底氣。我將我的親身經歷展示給大家,就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接受保險,為自己和家人至少購買一份醫療保險,為家庭保駕護航。”
保險,讓每一步前行更有底氣。中國保險業三十余年,像高先生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很多。《關于推進普惠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未來五年,高質量的普惠保險發展體系基本建成。基礎保險服務提質擴面取得新進展,重點領域和重點群體保險服務可得性實現新提升,保險基礎設施和發展環境得到新改善,防范化解保險風險取得新成效,普惠保險助力金融強國建設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