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晨教育、北京明德思齊教育機構靠譜嗎
存安全隱患、聘虛假名師、月花費過萬
寒假如此“培訓”怎安心?
寒假即將到來,名目繁多的培訓班招生廣告鋪天蓋地,在激烈的生源搶奪戰中,培訓班的種種亂象凸顯:非法辦學、虛假名師、高額收費……如此培訓市場,怎能讓家長安心?(2016年1月13日C03版,晚報記者胡小麗)
(2016年1月13日晚報C03版截圖)
亂象一:非法辦學點存安全隱患
據烏市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民管辦)主任任振臣透露,在利益的驅使下,非法辦學點的增長數量已經遠超取得合法辦學資質的數量,這一現狀非常令人擔憂。
記者走訪了解到,很多非法辦學點都藏匿于小區內,不僅沒有辦學資質,更是存在著安全隱患。
1月8日,據烏魯木齊魯班至尊葡萄園小區物業辦相關工作人員爆料,因為居民樓內存在非法辦學點的問題,他們已經接到很多居民的投訴,學生多不僅嚴重擾民,而且設施安全、環境問題也令人擔憂。
“這里來來去去都是學生,不僅損害了大門密碼鎖,還經常亂按電梯,所以電梯經常壞,前兩天電梯直接墜落,里面的人被困了一個多小時,如果是學生娃娃困在里面該多危險啊。”住在該樓的居民王淑慧說。
中午放學時間,該小區高層的1單元3樓非常熱鬧,因為這里有個小鯉魚小飯桌餐館,學生陸陸續續乘坐電梯而上,雖然物業辦已再三告知餐館負責人不能再讓學生乘電梯,因怕出現危險,但是學生均表示不知情。
記者發現僅有小飯桌審批手續的地方,還辦起了教學,負責小飯桌的阿姨告訴記者,他們能接收30多名學生,當被問及辦學的相關手續時,她卻避而不談。
亂象二:“泡沫式”名師吸引生源
記者以家長的身份給首府許多培訓機構打電話詢問師資情況,得到的答案均是師資來自首府名校的一線教師。
“我們的教師都是在職的兵一及兵二一線教師,而且還有參加中考出題的老師,你說是不是好老師?”1月12日,據新晨教育輔導中心的相關招生老師戴紅軍介紹,中心的寒假預科班都是名師云集。
在58同城的招生網站上,記者看到該中心標榜的師資力量是:一中、兵二、八中、八一、實驗中學等名校的老師常年在新晨教育帶班授課,甚至有自治區出題組老師,自治區學科帶頭人等。
虛假宣傳的“新晨教育”標志
這些老師實際從何而來?記者找相關重點學校進行了核實,都表示并未有老師外出代課的現象,一切都是培訓機構的招生噱頭,同時也提醒家長們報班需謹慎。
亂象三:價格不菲,寒假一月花費過萬
假期未到,來自烏市第41中學的初一學生家長魏天明就感嘆:“孩子的假期就是燒錢,我的工資永遠都用到了孩子的補習上。”
今年寒假,魏天明給孩子報了記憶力集訓班,15個課時收費7300元,還是打了八折優惠。于此同時,他的孩子還準備報一個數學和英語預科班,僅這兩門都超過了5000元,這個寒假最少也得花費12000元。
培訓過萬,對于很多家長來說已經習以為常。“這就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教育行業被市場化運行,這也是必然趨勢。”一名長期在某培訓機構負責市場營銷的主管李剛告訴記者,一個假期機構盈利50萬不在話下。
與此同時,記者還發現目前市區的假期培訓似有貴族化趨勢,“一對一輔導”“VIP教師”“精品小班”各種套餐供家長選擇。
來自烏市第19中學的學生家長孫皓說,感覺現在的培訓機構收費越來越貴,但是為了孩子不得不報班。
對策:消除亂象重在治本
記者從民管辦了解到,截止到2015年11月底,全市共排查出非法辦學點115所,目前正在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清理整治專項活動,對不合格的機構進行整治或取締,從2009年到2014年就已經取締了588所。
任振臣說:“我們歡迎社會力量辦學,支持有志之士規范辦學,但堅持打擊非法辦學存在點。我們一直都在努力地進行清理整理活動。
任振臣主任在會議上做主旨發言(右手第二位穿白衣者)
為了解決民辦教育管理常年面臨的“多頭審批,標準不一”的現象,據悉,自今年1月1日起,市文化局,體育局,工商局不在審批教育、培訓機構,教育行政部門和人社部門是教育培訓機構依法審批、管理的主體。
任振臣提醒學生家長,選擇培訓機構,應該注意看清辦學機構是否具有辦學許可證,收費許可證、稅務許可證、非企業法人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凡是不具備上述“五證”的培訓機構,其辦學資格都沒有得到認可。居住小區或住宅性質的樓房中不存在合法教育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