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探索官網,教育+app官網
2020年8月9日,“從心出發——面向未來的教育”子藤教育集團品牌發布會,于上海1862時尚藝術中心盛大舉行。
子藤教育集團成立于2019年,是愛家集團“從心”戰略布局的教育板塊。今年將迎來9家子藤托育園及1家子藤幼兒園的陸續開園。第一家K12學校和大自然學校也將隨著愛家集團的產業布局在2022年落地湖州安吉。
子藤教育創始人,愛家集團總裁李彥漪女士,本科畢業于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專業,碩士畢業于日本早稻田大學東亞經濟和產業發展并博士(Ph.D)在讀。憑借藝術、科技與經濟的扎實背景,以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心,秉承著愛家讓每一個生命更精彩的愿景,致力于以學校為基礎,積聚社會共識與資源,構建以創造力為核心,面向未來的教育生態,培養擁有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的終生學習者、擁有堅定意志和有趣靈魂的創新行動者。
發布會上,李彥漪女士講述創辦子藤教育的初心和自己關于面向未來的教育的理解,引發了來賓的共鳴與思考。子藤教育集團總經理尹臣以“教育新力量”為主題做了發言,介紹了子藤教育集團自成立以來如何腳踏實地將教育理念貫徹落實到學校辦學和發展規劃中去。而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則通過視頻的方式,與來賓分享了對創造力培養的專業想法以及對子藤教育的期待。
“面對未來擁抱變革探索教育的更多可能性
立足根文化以創新為紐帶尊重教育的時代性”
李彥漪女士在主題發言中,回顧了自己的教育經歷,以及得益于父輩的思想教益,闡述了好的教育對孩子及社會的重大影響。讓來賓感受到李彥漪女士對于企業傳承與發展的責任和義務,以及推動社會進步的使命感。同時也分享了自己對面向未來的教育的理解。
她說,教育是帶有時間傾向性的,當下科技迅速發展,如果我們往后看30年,人工智能將會替代人類去完成很多的重復勞動和基礎計算,47%的既有崗位都將消失,知識的獲得將會變的越來越容易,那有價值的是什么,是我們人類特有的——創造力,能夠用新的辦法去解決問題,為自己或者為社會創造價值。我們希望從現在開始,通過以創造力為核心的教育幫助孩子去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創造力可以分為科學創造力和藝術創造力。科學與藝術其實就是硬幣的兩面,融會貫通后可以爆發出巨大能量。所以子藤創造力的培養一定是科學與藝術同行的。
在傳承民族文化方面,多年的海外學習生活,讓她更加感覺到如果一個人沒有“根”,就沒有靈魂,更別談在未來代表中國站上世界舞臺。但是對傳統文化的教學一定要具有時代性,不能簡單地把以前的教育形態原封不動的復制到今天的孩子身上,要思考這些教育形態背后追求的目標或傳遞的精神是什么,用創新的形式實現在我們新的時代。
從心教育新力量
子藤教育集團總經理尹臣在發言中說,子藤會開設托育園、幼兒園、小初高和大自然學校來實現教育培養的一貫性。通過在環境、教學、師資和管理上的高標準,將教育的理念真正落實到辦學中。子藤教育未來3年內將開辦60家托育園和幼兒園,希望這種切適中國兒童的教育能惠及更多的家庭,能對行業產生更大的積極影響,推動行業一起為中國的年輕父母提供更高品質的可信賴的托幼教育產品。
集團的第一所K12學校和大自然學校計劃于2022年開學。為此子藤教育團隊已經做了很多的準備:設立了子藤教育研究院,基于子藤創造力培養的六大基石——健康生活、人文素養、科學精神、審美感知、責任擔當、多元合作,進行教育探索。同時還開展了安吉當地文化和教育情況的在地調查。因為子藤教育相信每一所學校都有其獨特性,是不可以簡單的復制粘貼的,不能拋開他所處的人、文化和環境來孤立的考慮辦學。
尹臣表示:“子藤教育作為一家新成立的教育公司,未來的工作是任重而道遠的,我們更要腳踏實地。”
子藤教育提倡面向未來要以創造力培養為核心。這場發布會的設計安排也處處透露出子藤教育自身卓越的創造力和對教育的深刻理解。
開場演出是主題為《新生》的現代舞臺劇,即充滿巧思、又令人觸動。來賓們在短短幾分鐘時間內,見證了一個孩子從出生、蹣跚學步,到成長為一個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青年。演出中,觀眾作為孩子成長的見證者,會思考如何陪伴孩子,教育孩子,讓孩子能夠在未來社會中從容自信。就如同舞臺上的這位青年藝術家帶給人的感覺一樣,無論未來科技如何發展,都能游刃有余、創造出屬于自己的精彩。
而少年詩人姜二嫚帶來的詩朗誦,用簡單的語句,創造出一個充滿想象力的、富有哲思的世界。讓來賓不禁感動于孩子那充滿創造力的思維和豐富的內心世界。
此次子藤教育品牌發布會的另一個亮點是現場在環境布置上做出的高雅藝術設計:國寶級的花藝大師川崎景太因為感受到與子藤相似的教育理念,特意為此次發布會設計了主題為《對生命的感謝》花藝裝置:通過不同種類繁多的花朵,表達了“人類來自自然,被自然呵護養育,又創造了新世界“的思考。此外,會場專門設置來自愛家·中國·安吉白茶小鎮的自然之聲、英國著名調香師制LynHarris的“竹之味“,通過畫面、氣味、聲音、光線的系統設計讓來賓們體驗環境創設帶來的美的震撼和愉悅。這些設計的背后也傳遞了子藤教育對自然的尊重和對創造力培養的理解。
發布會最后的環節是一場關于成功的對話,活動通過視頻的方式看到了孩子眼中的成功、通過投票收集到了現場來賓對未來孩子的成功的標準。最后李彥漪女士分享了自己對于子藤成功的定義:“每個階段的成功都不太一樣。比如這個階段,如果我們可以把創造力培養很好的融入到辦學實踐中,我覺得這個就是成功的;下一個階段,如果學校正式開班,學生、家長都很認可很喜歡,那就是成功,再往后,就是從我們學校出來的孩子,有更多的選擇權、更自由,這就是我們的成功。”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