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教育小學,蒙氏班后上小學
開學啦!開學啦!朋友圈已經被鋪天蓋地送孩子上學的信息淹沒了。家長們一邊感慨孩子又長大了,一邊開心自己終于解放。整體看下來就是——家長的快樂建立在孩子上學的“痛苦”之上!
新學期伊始,很多家長未雨綢繆,已經開始琢磨孩子上小學的事情。在幼小銜接過渡階段家長既不想送孩子去市場上的培訓機構,又因對蒙氏幼兒園的誤解,導致家長們覺得蒙氏教育的內容與小學課程大相徑庭,似乎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要向各位家長說明的是,蒙氏幼兒園有和小學接軌的幼小銜接課程,內容更加豐富和注重孩子全面發展。本篇文章以華杉為例,講講幼小銜接到底是什么,小朋友在蒙氏幼兒園的幼小銜接課程都學習哪些內容。
什么是幼小銜接
孩子從幼兒園教育走向小學教育的這個過程就是幼小銜接。
幼小銜接的目的
為了讓孩子兩個階段的銜接更為順暢,孩子能很快的適應小學的生活和學習。
幼升小,孩子面臨哪些改變
責任意識
孩子的記憶方式將從幼兒園無意識的記憶,逐漸過渡為小學階段有意識的記憶。
學習方式
孩子的學習方式將由從感官操作中學習,過渡為抽象概念的學習。
社會性
孩子將從關注個人感受,過渡為更加關注自己與他人的關系。
時間節奏
在幼兒園,孩子有充分的時間根據自己的節奏學習,幼升小階段將面臨按照集體節奏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學習的過渡。
幼小銜接需要做哪些準備
華杉幼兒園把幼小銜接準備分為:能力準備和知識準備兩部分,這兩部分需要家長配合幼兒園幫助孩子建立和鞏固。
蒙特梭利教育培養孩子的七種能力,順利適應變化。
七種能力:視覺能力、聽覺能力、知覺轉換能力、運動能力、數學準備能力、語言能力、社會適應能力。
除了社會適應能力,其他的六種能力通過蒙氏工作幫孩子逐漸建立,也就是在孩子來到華杉的第一天開始,就在為幼升小做準備。“兒童的一切教育都必須遵循一個原則,即幫助孩子身心自然的發展。”這是蒙特梭利的教育名言。同樣也是華杉教育的宗旨。
蒙氏教育各區域對學習能力的培養
一、感官區工作(視覺能力、聽覺能力、知覺轉換能力)
從孩子入園開始就在蒙氏工作中逐步培養,在教具操作中通過肌肉記憶增強感官辨析能力(感覺精致度),促進認知發展。從而達到各感官能力的發展。
二、生活區工作精細動作練習(運動能力)
抓、舀、倒、握、夾、擰、提、按、畫、剪、折、穿,加強手指運動促進小肌肉的控制能力和手眼協調性,為孩子握筆書寫打好基礎。
三、數學區工作培養孩子數學準備能力
1.集合與分類:找出特征,按單一或多個特征分類
2.數概念與運算
①認識數量、數字、數詞——數數是算數的基礎
②比較、排序——數字常要比大小
③理解關系——加減乘除分得清
④記憶結果——編碼、反應速度
3.模式:重復模式、漸增模式、同心模式、對稱模式、動作模式、語言模式
4.測量
①所有物體都可根據其屬性對其進行測量——辨認特征
②所有的測量都涉及到“均等”的比較——先基準線后測量;所有測量結果都是相對的
③定量測量有助于更加精確地描述和比較——使用統一的測量單位、使用數字可以讓測量更準確
5.統計
①收集數據的目的是回答那些答案不明顯、不直接的問題(知道數據分析是有用的)
②收集什么數據、如何整理數據取決于問題本身(掌握一些工具和方法)
③對局部數據進行比較有助于預測整體情況(通過數據獲得新的信息)
6.空間關系
①數學可以準確地描述物體與方位之間的關系(知道某個東西在哪兒,能通過語言、繪畫、書寫來表明物體移動的方向)
②特定視角的觀察影響我們對空間的經驗和二維表征(知道從不同角度、不同空間看物體是不一樣的,認識主體、客體的關系)
③大腦可以形成并操作空間關系的視覺圖像(空間轉換,如一個東西切成兩半,把另一半翻過來、或旋轉使物體匹配)
7.幾何圖形
①根據屬性特征對圖形進行定義和分類(知道名稱和特征)
②立體圖形的表面是平面圖形(立體與平面的關系)
③圖形可以組合和分割成新的圖形(圖形間的轉換、組合、圖形部分與整體的關系、數量關系)
④圖形變換包括平移、翻轉、旋轉(45°)等變化
8.時間
①時間是流逝的
②時間的長度可以測量
③了解、認識時間測量的工具
④認識一日生活中時間順序
⑤學習時間的管理
四、語言文化區工作培養孩子語言溝通能力
1.口語表達流利
2.語氣表達到位
3.語言情趣富有情感:有感而發,詩歌、童話體會其中的思想感情、身體語言
4.音量大小的控制
5.豐富詞匯:組詞、造句、看圖說話、教學游戲、編故事
生活能力
1.能按時起床、入睡(有時間觀念)
2.會整理書包及鉛筆盒(從書籍大小排序整理)
3.會根據氣溫安排次日的著裝(學習根據天氣預報準備衣物)
4.保持個人衛生(能自己洗澡、更換衣褲)
5.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能尋求幫助
6.能安排好課間休息時間(主動入廁、喝水、做課前準備)
能力準備貫穿在華杉幼兒園的一日生活當中,老師會在教學活動環節、生活環節和常規環節隨時給予引導和提出要求。能力準備在幼小銜接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力準備其實就是孩子的精神支持。只有心里上接受自己即將成為一名小學生,同時確認自己具備這樣的能力,他(她)才能對小學生活充滿了無限期待,才能自信地邁入小學的校門。
幼小銜接課程
幼小銜接課程具體包括語言(識字、閱讀、寫字、拼音),數學(數字運算、思維訓練)。
通過儲備基礎的小學知識,孩子能更快跟上學校的課程,減輕學習帶來的壓力,能更好地融入小學生活。
幼小銜接課程從多個方面幫助孩子完成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讓孩子的小學生活更加輕車熟路。同時,孩子即使已經做好充足的準備,仍舊避免不了來自新環境的壓力。接受幼小銜接教育可以給孩子減輕小學學習和生活的負擔,但家長更應多多注意孩子情緒方面的起伏,關注孩子心理狀態的變化,幫孩子順利適應小學生活。
來源:華杉教育(HuaShanKids2016)樂享童年,點亮人生。